新罗静板音乐 形成于清末约1901年间,民国期间逐渐成熟。流传于龙岩市新罗区及周边乡村。新罗静板音乐是一种不用锣鼓,以丝弦乐器为主的丝竹音乐。由于其旋律优美,演奏速度较缓慢,故称之为“静板”。常用调式为宫调式,而徵、羽、商、角等调式乐曲较少。其特色乐器有自制的冇胡、吊柜(即潮柜)。其他乐器还有竹笛、笙、芒管、小唢呐、京胡、二胡、椰胡、三弦、琵琶、梅花琴、广弦、月琴、三音、扬琴、咯板、小钹、碰铃、小叫(碗锣)等。曲目繁多,有曲谱资料的《带利带》《将军令》《进金钱》《哭竹》《粉红莲》《雨滴莲》《倒挂》《春板》《高山流水》《风流词》《天下乐》等45首。演奏形式分座奏和行奏两种,以座奏居多。2005年,新罗静板音乐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