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戏音乐 在大陆漳州又名芗剧音乐,地方戏曲音乐。由闽南歌仔、车鼓弄等,演变成“七字调”,歌仔阵演变成“落地扫”,20世纪在台湾形成的歌仔戏,从台湾宜兰传回内地。它是我国唯一产生在台湾的戏曲剧种。歌仔戏音乐分为唱腔与场景音乐两部分,唱腔曲牌有“七字调”“杂碎调”和“小调”,均属民歌连缀体;场景音乐有串仔、吹牌、锣鼓经三类。乐器有壳仔弦、大广弦、月琴、台湾笛、六角弦、洞箫、鸭母笛等。20世纪20年代,邵江海创造“杂碎调”,使歌仔戏得到很大的发展。被列入国家与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歌仔戏音乐 在大陆漳州又名芗剧音乐,地方戏曲音乐。由闽南歌仔、车鼓弄等,演变成“七字调”,歌仔阵演变成“落地扫”,20世纪在台湾形成的歌仔戏,从台湾宜兰传回内地。它是我国唯一产生在台湾的戏曲剧种。歌仔戏音乐分为唱腔与场景音乐两部分,唱腔曲牌有“七字调”“杂碎调”和“小调”,均属民歌连缀体;场景音乐有串仔、吹牌、锣鼓经三类。乐器有壳仔弦、大广弦、月琴、台湾笛、六角弦、洞箫、鸭母笛等。20世纪20年代,邵江海创造“杂碎调”,使歌仔戏得到很大的发展。被列入国家与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