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3 09:44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闽台文化大辞典

  台湾福佬系戏曲音乐 地方戏曲音乐。指传播到台湾的福建戏曲。其音乐分为传统戏曲、地方戏曲、歌舞小戏与木偶戏四类。传统戏又分为南管与北管。南管戏全部来自大陆闽南语系地区,有七子戏(梨园戏)、高甲戏、白字戏。北管几乎包括清代四大唱腔的全部,有西皮(皮黄腔)、福禄(梆子腔)、乱弹(乾隆时期的花部戏剧)、四平(弋阳腔)、外江、正音(京剧)。台湾的西皮可能保存有早期的皮黄戏,外江戏可能保存有清末的京剧,正音可能保存有民国初的京剧。北管戏曲主要分布在彰化市、鹿港镇、台中市、丰原市、台北市、板桥市、基隆市及宜兰县。使用“正音”即北方话演唱。“牌子”,用北管乐器清奏乐曲,分“扮仙”与“细曲”, “扮仙”仅喊叫不唱,“细曲”即闽南语的“幼曲”,曲调细致,与“扮仙”风格相对,乐器有笛子、三弦、月琴,仅用小锣小鼓。地方戏包括福佬系的歌仔戏、客家系的採茶歌。歌舞小戏包括车鼓、牛犁、布马等,它们通常在民间迎神赛会或其他节日时,做“出阵”游行或“落地扫”的表演。木偶戏包括掌中戏、皮影戏、傀儡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