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9 09:17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闽台文化大辞典

  李贽 15271602)明思想家、文学家。原姓林,名载贽,号卓吾、宏甫。泉州晋江(今福建泉州)人。著有《焚书》等几十种,音乐思想概括有:①童心说,他崇尚真言、真事、真文、真人。《焚书》中云:“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②自然美,《焚书》云:“盖声色之来,发于情性,由乎自然,是可以牵合矫强而致乎?故自然发于情性,则自然止乎礼义,非情性之外复有礼义可止也。惟矫强乃失之,故以自然之为美耳”;③诉心中之不平,《焚书》中云:一切艺术之作皆要“蓄极积久,势不能遏。一旦见景生情,触目兴叹,夺他人之酒杯,浇自己之垒块;诉心中之不平,感数奇于千载”。又云:“古之圣贤不愤则不作矣。不愤而作,譬如不寒而颤,不病而呻吟也”;④声音之道,悟也,《焚书》中云:“成连有成连之音”,“伯牙有伯牙之音”,“不可以学人为也”,要“至于绝海之滨、空洞之野,渺无人迹,而后向之图谱无存,指授无所,硕师无见,…故乃自得之也”;⑤扬“化工”抑“画工”,《焚书》云:“化工指顺应自然,师法造化,不露痕迹的自然美;画工指强调法度,虚为矫饰的人工美”。他推崇化工为艺术的最高境界;⑥琴者,心也,把古琴作为表达情意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