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达 (1905—1981)民间歌唱家。台湾恒春人。祖籍大陆闽南,当地人叫称其为“红目达仔”,是“活的民谣辞典”,为家喻户晓的民歌之宝。他做过水泥工、石工、木炭工、看牛工,以种田、割甘蔗和半职业卖唱为生。他的《思想起》《牛尾摆》《四季春》与《台东调》,唱得真实、纯朴而伤感。让采访他的音乐家许常惠感悟“终于找到了民族音乐的根”。他从20岁到60岁,唱了40年的台湾民歌,足迹踏遍了台东。陈达的演唱全用土音、白话,是台湾的闽南话,他的唱词全是“七字仔”,有的是四句连韵,有的是句末衬字押韵;他的歌中采用许多的衬字衬词;他的曲调多是恒春地区的民歌,以传统曲牌“五孔仔调”与民歌《思想起》《四季春》为主,这使得他的演唱“活泼而富有变化”,“形成独特的风格”,“达到了自由自在的地步”。他的演唱一是短篇即兴类;二是长篇叙事类。台湾作曲家协会理事长许常惠评价说:“陈达是未经人工改造过的游吟诗人;又是作曲家兼演唱家。”1971年音乐学家史惟亮帮他出版了一张《民族歌手陈达和他的歌》唱片,1977年音乐学家许常惠帮他出版了一张《陈达与恒春调说唱》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