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焕之 (1919—2000)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原名钟焕。原籍福建晋江,生于香港。1936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专, 1938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第二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1949年后先后担任中央音乐学院音工团团长、中央歌舞团艺术指导、中央民族乐团团长兼指挥。中国音乐家协会创作委员会主任、《音乐创作》主编、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李焕之在延安的7年中创作了300多首声乐作品,主要有合唱《青年颂》等;为歌剧《白毛女》谱写王大春唱段;1949年后他创作了150多首各种类型的声乐作品,2部大型管弦乐曲,4部电影音乐,多首民族器乐曲,管弦乐曲《春节序曲》较好地解决了陕北民间音调与欧洲大小调体系的现代多声创作的统一,《第一交响曲——英雄海岛》探索了福建南音与西方技法的结合问题,《八月桂花遍地开》探索了以民族音调编写现代合唱的问题,《苏武》以古琴弦歌编写合唱可谓“古曲新唱”首创。筝协奏曲《汨罗江幻想曲》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活动奖。其专著有《怎样学习作曲》《音乐创作讲座》,论文集《音乐创作散论》《论作曲的艺术》等,还发表评论文章100多篇,就民族乐队音乐的创作、民族乐队的建设与发展,歌曲创作,歌剧创作中音乐与剧情的关系、歌剧的结构、歌剧的音乐形象,如何正确研究西洋优秀音乐等问题做了研究与探索。李焕之是福建在全国最有影响、最有贡献、作品最多的作曲家、理论家,是福建人担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