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竹马灯 民间舞蹈。流传在福建永安市城关及其周边乡镇等地。为正月迎灯踩街的一种民间传统表演形式。制灯先用竹篾编成 “马篓”框架,以白土纸裱糊,马头画上眼睛、鬃毛,贴上剪纸马鞍,安上竹编马尾。按照不同要求,还可分为“大马”“小马”。大竹马高80厘米,长2米,小竹马高50厘米、长1.5米。竹马灯的制作集民间竹编艺术、剪纸艺术于一体。灯队从冬闲开始筹划制作、排练。大年初一至元宵夜作踩街表演或场地表演。队形有“圆台”“双鱼上水”“穿双剪”“穿三角九”“跑马”“大围”“小围”等。动作模仿真实生活,脚步有“平步前行”“小跑步”“蹉步”和“秧歌步”等;旧俗认为迎马灯可保人畜平安,迎灯后将马灯焚烧,示送瘟消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