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蔺草编 台湾特色工艺品种。清雍正五年(1727),台湾大甲乡附近归化番社双寮社妇人蒲氏鲁礼及日南社妇人蚋布乌毛2人,采野生于大安溪下游河岸沿海湿地之大甲蔺草,试编席子及日常用品;乾隆三十年(1765)有双寮社妇人加流阿买者,将大甲蔺草撕裂成细条后编制席子,大甲蔺草之栽培及利用逐渐为人重视。光绪二十三年(1897)西势乡妇人洪氏鸯编成大甲蔺草帽,继之以“东洋巴拿马帽”或“仿造巴拿马帽”之名大量生产。蔺草帽席编织主要产地为新竹、通宵、苑里、竹南、大甲、鹿港、彰化、清水、东石、台南、佳里、北门、安平、湾里、茄萣等,为家庭副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