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21 14:45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闽台文化大辞典

  杨璇 (?-?)清康熙年间(1662-1722)艺人。又名杨玑、玉璿,字玉璇。原籍福建漳浦,时客居福州。擅于雕刻寿山石人物、动物、兽钮等。其印章装饰集玉玺、铜印之精华,独树一帜,刀法古朴醇厚;人物追求神韵表达,造型近似石窟造像;瓜果依石形施艺,不同石色应用巧妙,首开“巧色利用”之先河;常于作品底部、侧部刻有“玉璇”二字款识,作品多为地方官吏收藏和进贡朝廷,故宫博物院收藏其不少作品,代表作品有《田黄伏虎罗汉》《观音》、各种印纽等。清康熙年间(1662-1722)《漳浦县志》在杨玉璇传中记载:“杨玉璇,善刻寿山石,凡人物、禽兽、器皿俱极精巧”;康熙年间学者高兆所著《观石录》中,对杨玉璇的雕刻技艺描绘为:“韩马,戴牛、包虎、出匣森森向人,槃礴尽致,出色绘事”;稍后的毛奇龄《后观石录》中介绍其一对葡萄、瓜果印纽时赞之为“真鬼工也”。康熙之后的许多书籍中,也对他的雕刻技艺大加赞赏。其技艺对后世影响很大,并得到传承发展,杨玉璇也被后世尊称为“寿山石雕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