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钱粮改革 明清福建史事。明嘉靖(1522—1566)末年,御史李元阳在闽推行“十段法”,取消力役,实行雇役。所谓十段法,即将十甲划为十段,每年轮差一段,实行整甲轮差,并将全县各种实差费用按甲摊派,每甲内再按丁四米六均摊,一律派征白银。万历六年(1578),都御史庞尚鹏在闽推行一条鞭法。各府州每丁石摊派银数略有不同,大致米每石派征1.3两,每丁派征三钱。与此前区别在于,原来十甲轮差(包括十段法)十年一征,征收次数少而每次输赋重;一条鞭法是一年一征,征收次数繁而每次输赋轻。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朝廷全面清丈福建沿海田地并厘正内地“经界”。五十一年,规定以50年丁额作为常额固定,丁额为1,489,533口,“嗣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二年(1724),全省实行“摊丁入地”,每地赋一两,摊入丁银五分二厘七毫至三钱一分二厘不等;屯地每地赋一两摊入丁银八厘三毫至一钱四分四厘八毫不等。至此,土地税成为农业赋役的唯一形式,一律称“地丁钱粮”(包括地丁银和地丁粮米),亦即田赋别称。清中叶以后,除学田外,官田基本上都转化为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