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2 23:42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闽台文化大辞典

    梁实秋 (1903—1987)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原名梁治华。字实秋,号均默,以字行。祖籍浙江杭州。1915年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23年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先后就读于科罗拉多大学、哈佛大学,1926年获哈佛大学英文系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担任东南大学、光华大学、暨南大学、复旦大学、青岛大学、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教授。1927年与徐志摩、闻一多等人组织成立新月书店,任该书店总编,《新月》月刊主编。1927年到1936年间,与鲁迅展开论战,内容涉及“文学的阶级论与人性论”“第三种人”等论题,梁实秋坚持永恒不变的人性,否认文学有阶级性,不主张把文学当作政治的工具,受到鲁迅的批判。抗战期间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9年到台湾,担任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兼英语系主任、研究所所长,台湾大学教授,台湾编译馆馆长等职,1966年退休后专事写作。他学贯中西,著作颇丰,在西学方面,曾花33年时间独立翻译莎士比亚剧作37种,另译有《世界名人传》124册。晚年著有《英国文学史》《美国文学史》《美国文学选》等。在文学批评方面,他秉持人性论观点,对五四以来的中国现代文学多有批评、反思。在散文创作方面,其作品语言清新明快,风格简洁而幽默,意蕴隽永而深邃,脍炙人口,尤其以“雅舍系列”作品著称。其中,《雅舍小品》《雅舍杂文》《雅舍谈吃》在海峡两岸的读者群中,影响深远。1987年病逝台湾。主要著作有:评论集《浪漫的与古典的》(1927年新月书店)、《文学的纪律》(1928年新月书店)、《偏见集》(1934年正中书局)、《略谈中西文化》(1970年台北进学书局)、《梁实秋论文学》(1978年时报出版公司)、散文集《雅舍小品》(1949年台湾正中书局)、《清华八年》(1962年重光出版社)、《文学因缘》(1964年文星书局)、《实秋杂文》(1970年仙人掌出版社)、《西雅图杂舍》(1972年远东书局)、《槐园梦忆》(1974年远东书局)、《雅舍小品(3、4集)》(1982—1986年台湾正中书局)、《雅舍杂文》(1983年正中书局)、《雅舍谈吃》(1986年九歌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