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4 23:06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闽台文化大辞典

    莆仙方言 闽方言的一个次方言,又称莆仙话,简称莆田话。莆仙地区明清时期叫兴化府,所以也叫兴化话。主要分布于今莆田市的涵江、城厢、荔城、秀屿等4区与湄洲岛的湄洲湾南北岸和仙游县。使用人口约300万。但在7世纪,莆田与仙游属闽南泉州府管辖。宋太平兴国四年(979),立兴化军,后改为兴化府。从行政区域的归属和方言材料的对比来看,早期的莆仙方言当属闽南方言。由于其处于福州泉州之间,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在一段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受到闽东方言(福州话)的影响,如古-m、-n、-ŋ一套鼻音韵尾合为“-ŋ”一套鼻音韵尾,古三套入声韵尾-p、-t、-k合并为“-h”一套喉塞入声韵尾,声母连读音变中的类化现象,词语中吸收了闽东方言的一些成分,因而有学者认为它是闽东与闽南方言间的过渡方言。所以主张应分立莆仙方言区,作为闽语的一个次方言区。不过也有学者从莆仙方言在语音、词汇与闽南方言的对应关系上,尤其是仙游话有鼻化韵和文白读音的特点,有人拿闽语常用的214条基本词语做比较,其中莆仙话跟泉州话相同的比例占62%,跟福州话相同的比例占38%,再从广东雷州和海南省方言与厦泉漳台片闽南话通话程度,比莆仙方言低,却又归属闽南方言系统看,认为莆仙方言应归属闽南话,作为闽南话的一个分支。莆仙方言内部也有差异,根据差别、亦可分为两片,即莆田片与仙游片。莆田片以原来的莆田县为主,包括今莆田市的城厢、荔城、涵江、秀屿区;仙游片主要在仙游县,也叫仙游话。这两片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上。一是古日母字,莆田片与仙游片的文读音都一致读“ts”声母,但白读音莆田片读“t”声母,仙游片读“I”声母,如“二日”等字;二是莆田片没鼻化韵,仙游片有鼻化韵,如“鼎山”等字;三是莆田片只有一套鼻音尾韵-,仙游片则有-n、-ŋ两套。如“真”,莆田片读tsjεŋ1,仙游片读tsεn1,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