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9 13:37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闽台文化大辞典

    闽中方言 闽方言里的一个次方言。仅在于福建省中部山区的永安、沙县、列东、列西等四个县市(区)约35万人中通行。是闽语中使用人数最少,通行地区最小的一种方言永安话是闽中方言的为代表。据史载,这里古代居住着史称“百越”的一支——闽越居民。秦汉以后,东吴、南楚汉人经闽北崇安、浦城等地入闽。当时入闽汉人的足迹已及闽中地区的南平、沙县一带。南朝宋元嘉二年(425),分出南平南乡地设立沙村县,仍属建安郡管辖,隋开皇元年(582)沙村县改名为沙县。今永安市古时称浮流,到明景泰三年(1452)才从沙县南部与尤溪西部地区分出来建立永安县。今三明是在原三元县的基础上于1958年建立的,而三元县在民国年间仍为沙县属地,1940年才置县。所以早期的闽中方言当以沙县话为代表。后闽中地区人们活动的中心才逐渐南移至新兴发展起来的永安县,永安在抗日战争期间又成为福建省临时省会,永安话取代沙县话成为闽中方言的代表地位才得到巩固。闽中方言内部也有一些差异。根据差异情况,可分为三片:即永安片、三明片(包括列东、列西两个区)和沙县片。永安话跟沙县话的差别较大,但可通话。内部差异主要表现在语音方面。如永安话舌叶音tʃ、tʃh、ʃ声母所管的字比沙县多得多。永安话读um韵母的字,在沙县分别读uI(单炭断卵饭村)、ɔi(肝)、uaŋ(放亡王);永安话读iam韵母的字,在沙县分别读iŋ(良浆唱羊)、yŋ(众钟种共);永安的ɔm韵母的字,沙县读aŋ(党糖仓糠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