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23 22:46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沉 洲



汪洋大海的一滴水

 

 

 

 

 

知晓南宋有过一位叫宋慈的人,是1986年,当时,我在福建鹭江出版社修改一部描写福建历史名人的长篇小说。记得,责编给了我一本新鲜出炉的《神验》,推荐一读。这部历史长篇小说的作者是福建文学新锐王宏甲。近三十年过去了,小说里的具体细节大多模糊不清,但宏甲兄精到、娴熟的结构设置,充满艺术感染力,依然深深烙印脑海。我因此记住了:闽北建阳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这么一位神奇人物,他擅长断案,名字叫宋慈。

七百年后,历史这样盖棺定论:宋慈编撰的《洗冤集录》,集中国宋代以前尸体外表检验经验之大成,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是世界法医学的鼻祖。《洗冤集录》的出现比西方国家的法医专著早三百五十多年,从15世纪开始,它主要以改编书的形式广泛外传,被翻译成朝鲜、日本、荷兰、法国、德国、英国、俄国、美国等多国文字出版。1950年,苏联法医学教授契利瓦科夫写出《洗冤录研究》,随后在《法医学史及法医检验》一书中专门刊印了宋慈画像,尊称他为“世界伟大的法医学家”。中外法医界普遍认为宋慈在13世纪中叶开创了法医鉴定学,并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各国法医学的发展。

当年,南宋皇帝理宗看罢《洗冤集录》,倍加赞赏,下旨颁行天下,使之成为办理刑案官吏案头的必备之书。据《宋史翼》记载,宋理宗惋惜于宋慈的病逝,赐赠朝议大夫,称赞他为“中外分忧之臣”,还“御书墓门以旌之”。

有当朝皇帝参与造势,宋慈的身前生后可谓风光无限。就是如此耀眼的一颗星宿,光芒普照大地、闪耀中外之后,便从此隐没于浩渺苍穹。煌煌二十四史中的《宋史》不见其人之传,也无《洗冤集录》的蛛丝马迹。清乾隆年间纂修的《四库全书》子部虽收录《洗冤集录》目录部分,却曰“宋慈始末未详”。清道光版《建阳县志》“宦绩”词条下有过宋慈百余字简介。清代著名历史和考据学家钱大昕的《养新录》,也仅知《洗冤集录》这样一本书,而不知著者为何方人氏。晚清学者陆心源编撰40卷《宋史翼》以补充《宋史》,终于把宋慈列入“循吏传”,内容基本抄录南宋著名词人刘克庄所撰《宋经略墓志铭》,因为出现人名和卒年两处关键性错字,恐怕连他本人也不知道宋慈究竟为谁。

在传世的《后村先生大全集》里,《宋经略墓志铭》的墓主人为宋普,七百多年来,后人始终没有把这个刻错字的“宋普”与宋慈联系起来。

倘若不是当年有过隆重的传播,元明清三朝也纷纷把《洗冤集录》用作审案必备的参考书,在我国沿用六百多年之久,成为后世各种法医著作的主要参考蓝本,这部伟大著作失传的几率肯定还要增大。如今,曾经颁行天下的宋版《洗冤集录》渺无踪影。藏于北京大学图书馆善本室的,仅是现存最早的元代刻本。

宋慈生活的年代,可是进入了活字刻版印刷的时期呀,遥想此前那些竹简编史的朝代和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更是让人黯然神伤。

宋慈的脸颜无法挽回地消失于历史深处,他丰裁峻厉、望之可威的形象,是今人根据历史文献中关于他形象、职位、品德、行为的记载造像而成。

应该说,宋慈为后人所知,得益于当时的建阳县令刘克庄,他撰写的《宋经略墓志铭》侥幸流传下来,尽管其中有两处要命的错刻,但后人总有一天能够勘误,使之变成了解宋慈生平最主要的史籍。

时间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法医界的宋大仁教授在研究中国法医史时,从卷帙浩繁的史书堆里考证出了宋慈的生平,写出《宋慈年谱》《伟大的法医学家宋慈传略》等一系列文章。就这样,从七百年前的时光隧道尽头,宋慈依稀的身影开始朝我们踽踽走来。

 

 

历史人物常常拥优劣于一身,千秋功罪只能留待后人去评说。譬如秦始皇以铁血暴政最终统一了六国,譬如汉武帝通过穷兵黩武总算驱逐了北方强敌匈奴。而像宋慈这样的本色角色,无论过了多少年,褒扬始终如一。他那一身神验绝活,仿佛就是和解民于倒悬、为天下洗冤泽物相匹配的。

南宋嘉定十年(1217年),32岁的宋慈中进士乙科,授浙江鄞县县尉,后因父病丧而未赴任。闲居在家期间,刘克庄到建阳任县令,两人一见如故,遂成莫逆之交。41岁那年,宋慈首次踏上仕途,出任江西信丰县主簿。

1228年,南安军遭遇严重灾荒,饥民揭竿而起。江西提点刑狱使欣赏宋慈才能,聘他为差遣官。两年后,经太学恩师真德秀推荐,宋慈被南剑州知州陈韡聘为幕僚,参加平定闽中爆发的民变。

1231年,宋慈升为长汀知县。当时,长汀百姓食用的海盐,皆溯闽江航运,不仅翻山越岭,前后还要换两次船舟,等盐运达往往隔年。再加上官商克扣斤两,从中渔利,盐价奇贵。此前两次参与平乱的经历告诉他,百姓就是大海汪洋,可载舟亦可覆舟。民怨要疏导,无视就可能酿成激变。莅任之初,宋慈考察后改变运盐路线,从潮州往返只需三个月,节省运费再以平价出售,慈恩惠及百姓。长汀应该是宋慈最早进行断狱之地,《长汀县志》言其在任期间,“狱无冤囚,野无流民”。而今,汀江边的宋慈亭,就是当地人对这位父母官爱民如子的缅怀。

1237年之后的两年,宋慈任邵武军通判期间,为当地百姓做了许多有益之事。《邵武府志·官志》留下了如下文字:“通判邵武军,摄郡,有遗爱。”这可不是通常之举,他已经关爱到子孙后代了。

1239年,浙西饥荒,宋慈奉诏入境主持赈灾。他了解到当地豪强大户不但逃避赋税,还趁天灾囤粮图利,激化矛盾。宋慈颁布法令,按贫富分民户为五等。最富者拿出存粮的一半救济灾民,另一半平价出售;较富有者拿出存粮平价出售;中等不济也不售,自己管好自己;四等的自己解决一半口粮,另一半平价购买;五等的全部接受救济。贫者得以度过荒年,拯救了众多生命。与此同时,宋慈还免除一半税赋,鼓励和扶持灾区百姓恢复生产。浙西人感恩戴德,集资为他建造生祠(为活人建祠庙进行祭祀),留下“居官所在有声”的赞语。

同年,宋慈被任命为广东提刑,开始了他主管司法、刑狱和监狱的执法官生涯。据《宋经略墓志铭》记载,当时广东疑难积案很多,甚至有拘押狱中数年的案犯尚未得以核实,这些疑案很多是地方官吏不履职和舞弊营私造成的。宋慈“下条约,立期程”,把证据不足、需要重新勘察的案子发回地方,限期重审。年已五十三岁的宋慈,不辞辛劳,奔波于广东各地,据状断之,参会归一。他昭雪了一批冤假错案,抓捕真凶,惩处贪赃枉法、制造冤案的官吏。经过八个月的辛劳,处理了两百多件死刑案子。

还未干满一年,1240年,宋慈又奉命移任江西提刑兼知州,去赣州救火。当时,赣南私盐问题严重,武装走私猖獗。他通过推行“保伍法”,强化基层治安控制,解决了赣闽粤三省交界处武装贩盐的问题,使得道路通畅、盐价稳定。

1241年,宋慈调任常州知州。正是在这个时期,深感于基层办理刑案的官吏经验不足和冤案迭出,他博采近世所传法医书籍,如《内恕录》《折狱龟鉴》等,取精华剔谬误,再结合自己积累的丰富经验,开始编撰《洗冤集录》。

1246年,宋慈再任提刑官,地点是广西。《宋经略墓志铭》写道,宋慈走马上任后,深入广西各地雪冤禁暴,路遥途艰那是家常便饭。就是一些邪恶势力猖獗的凶险之地,他也一定要亲往查明核实,唯恐百姓蒙受不白之冤。

次年,宋慈被任命为直秘阁、湖南提刑。是年冬,他以四任法官的丰富经验,总结了宋代以前的法医学检验知识,编撰成实用性很强的《洗冤集录》,刊刻出版,提供给同道们参考。

1248年,宋慈升为宝谟阁直学士,奉使四路,勘问刑狱。《宋经略墓志铭》有这样的字眼:“听讼清明,决事刚果。抚善良甚恩,临豪猾甚威。属郭官吏以至穷闾委巷、深山幽谷之民,咸若有一宋提刑之临其前。”刘克庄不愧为南宋著名的文人墨客,通过他的描写,宋慈恩威相济的形象已经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一年后,宋慈被提拔为焕章阁直学士,出任广东经略安抚使,同年病殁,终年64岁。

 

 

《洗冤集录》,顾名思义,就是一本为人平反昭雪冤假错案的书籍。有趣的是,法国人1910年把书名直译成《改错误的书》。无独有偶,1981年,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也将之译为《洗除错误:十三世纪的中国法医学》。

可是,全书五卷五十三条的主要内容却与之南辕北辙,书的内容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宋代颁布的关于现场勘验和尸体检验的各项法令;第二、详细论述检验各类尸体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第三、保辜及各种辟秽、救急和解毒处理方法。

这就是一本指导勘查检验的书,取《检验大全》这类的书名不就名副其实了,宋慈为何偏偏要选择这么一个好似暗藏什么深意的书名呢?

客观而言,宋慈一生二十余年的官宦生涯中,先后四次出任高级刑狱法官,后来进直宝谟阁奉使四路,也是“皆司皋事”。长期的司法刑狱工作经历,使他见多识广,“南吏多不奉法,有留狱数年未详覆者”,好友刘克庄讲到的这种事,宋慈不仅耳闻而且也亲眼目睹了太多。天下苍生断然少不了冤枉、冤屈之人,执法者必须听讼审慎,断狱公道,通过洗冤还他们清白之身。

宋慈在《洗冤集录·序》中也直言不讳地针砭时事,揭露冤案产生的缘由:州县总是把年轻的官员委派去调查案情,他们缺乏经验,加上仵作、吏胥收受贿赂,其中的匿真报假很难明察。即使是聪明的官员也常常被欺骗,何况临场勘查的官员,往往高座远离,对尸首掩鼻而不屑一顾。这怎么能弄清案情的细节呢

《建阳县志》对宋慈的评价非常中肯:“居官以民命为重,谓刑狱一有不决之疑,必多所失。”从主观方面而言,手握生杀大权的宋慈,对民命怀有一颗敬畏之心。他认为,人犯是生是死,断案是曲是直,冤屈是伸张还是铸成,全都取决于根据尸体检验而得出的结论。他经常自我反省,案狱之所以会出现误判,很多都是缘于细微之处出现偏差,而勘查验证失误,则是因为办案马虎、经验不足造成。他进而强调,狱事中最重大的莫过于定杀头之罪,定此大罪的依据最重要的莫过于弄清第一手案情,而要弄清第一手案情最重要的莫过于检验。故此,断案时他总是审之又审,不敢萌一毫慢易心。一旦发现案情中存在欺瞒行为,就严厉矫正,绝不留情。如果有谜团难以解开,也一定要反复思考找出答案,唯恐因为自己的轻率,让施暴者逃脱恢恢天网,让冤屈者死不瞑目。

每次读《洗冤集录》的序言,我总是会情不自禁地企图揣摩、还原宋慈当年的心绪,想着想着就血脉贲张。我们应该感谢宋大仁教授,感谢他为今天的社会找回了一面高悬的明镜。作为后来者,我们必须自惭形秽而且羞愧难当。七百年前,执政当局并没有形形色色的条例和各种严厉的“八项规定”,好像也无需特别强调什么公仆意识,宋慈就已经怀揣了一颗执法为民的赤子之心。而时逾今日,我们还在防患刑讯逼供、草菅人命的事件发生,努力杜绝那些匪夷所思的“呼格吉勒图案”和“聂树斌案”。

洗冤,这是宋慈对自己和同道的一种警醒。只有以民命为重,格物穷理,公平公正,才可能杜绝继续酿造冤屈,像医生一样对每一条生命救死扶伤。

一句话,在尊崇生命的宋慈眼里,他发现了太多的不白之冤,他看到了太多的冤假错案。

大宋对北方的游牧民族割地赔款称臣,让后人痛恨其软弱无能,但对世事却还是怀有大胸襟、大格局的。起码在宋朝历史上,还从来没有人对当红的《洗冤集录》有过什么窃窃私语,当朝皇帝也看得非常入眼,欣赏有加。

1955年,宋大仁教授提供史料线索,呼吁寻找宋慈墓葬。建阳县政府首次普查未果,第二次再查找,果然在建阳崇雒乡昌茂坊附近凤山岭的茂密草木间,发现一块断碑,对照《建阳县志》“宋惠父慈墓,在雒田里昌茂坊”和《宋史翼》宋理宗手书墓碑“慈字惠父宋公之墓”的记载,再经有关专家核实,确凿无误。一代宗师百年后的安眠之地大白于天下,这让无数中外同道的精神从此有了泊附之所。

我曾想,这应该不是墓主人本意,体恤民情的宋慈是否一定要心怀青史留名的欲望?他从芸芸众生里脱颖而出,图的是为民洗刷冤屈,最终回归百姓大众。就像一滴纯净剔透的水珠掉落到大海,从原本有别于水体的甘霖,融入母体成为一片汪洋。

我们早已步入了更高级的社会形态,为何整个社会的人道关怀却不见祈盼中的大飞跃?宋慈的一生,不仅让后人掩面赧颜,至今还成为我们的标杆。

本文原载于《走进建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