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14 09:47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马照南



罗川高风

——记朱子与“三黄世家”

 

马照南


 

仲春罗川,满城葱翠,鲜花簇簇,生意盎然。城中街道整洁,新楼林立,鳞次栉比。走在古街小巷,迎面而来的是巍峨耸立的文化牌坊,让人感受到深厚浓郁的文化气息。

罗川紧邻福州,文化经济繁荣,教育兴盛,科举进士多达200多名。朱子与“三黄世家”黄棆友善,二人学术渊源深厚、品格高尚、意趣相投,为人处世、治国理政的理念十分契合。黄棆诚邀朱子来罗川讲学论道,朱子为之题匾写序,为福建文化史留下一段佳话。

“三黄世家”的产生,颇具传奇色彩。北宋大观二年(1108 年),古田少年黄执躬,因家贫随母桂氏来罗川谋生。不料慈母于途中不幸去世,黄执躬强忍悲痛,孑然一身来到罗源县城。聪明肯干的黄执躬,先是在卓家当佣工,后“剪茅结庐”南郊,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十三载,年廿八娶卓家之女成家,育有黄槐、黄枟、黄棆三子。黄执躬和卓氏精心抚育三个儿子,教导他们从小立志,忠孝仁义,刻苦读书,做一个有知识、有本领、品德高尚的好人。黄执躬在圣水寺旁建立书屋,让三个儿子一心一意读书。黄执躬时常守着书桌,一方面,他很享受几个聪明儿子天天读书进步的快感;另一方面,他要时刻提防儿子们懈怠。看到稍有懈怠,他便用手指敲打桌子,几年下来,书桌竟被敲出深深的痕迹。三黄兄弟很懂事,因“家贫不能得书,尝借书抄读,达旦不寐”。功夫不负有心人,长子黄槐于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 登张孝祥榜进士,历官宣教郎、广西经略使司干办公事,赠大中大夫、户部尚书。三子黄棆于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登王十朋榜进士,次子黄枟于绍兴三十年(1160年) 登梁克家榜进士,任平阳县令,其任期内,清正廉明,致力兴学,关爱百姓,政声卓著。三黄兄弟连续三榜都中进士,在罗川是破天荒的事,街谈巷议, 传为美谈。罗川进士林芘,为劝勉世人效法黄执躬重视教育,作《三黄记》,民众敬称“三黄世家”。

最让黄执躬欣慰的是三子黄棆,他聪明懂事,学习特别刻苦,领悟力强,他的老师陈鲔特别欣赏他,18岁时,便以女嫁之。黄棆中进士比二哥早了三年。黄棆历任海盐知县、广东东路转运官,特授朝议大夫,封罗源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敕巡广西东路转运使兼本路劝农使,兼提举本路盐事;历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居官40余载;授秘阁修撰、集英殿修撰,授一品少师;诰命立碑于孔庙,以乡贤祀之。黄棆的次子黄孟永,也中进士,历任朝议大夫,知惠州,封开国宗丞,赠少师衔,其政绩、人生阅历与父亲同样出色。

“三黄世家”不仅书读得好,更重要的是他们有抱负、有情怀。北宋张载曾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有学者考证,最后一句是朱熹加上去的。这句话,指出了自古以来优秀知识分子共同的理想追求——以天下为己任。

黄棆出身贫寒,入仕后把民间疾苦记挂心头。他每到一地任职,立马深入乡间体察民情。组织农民治理水害,建堤筑塘, 发展生产,改善当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深受当地百姓爱戴。他在《论安农》中提出:“农者天下之本也。”他深知“农夫终岁勤苦,未必皆一饱”,对徭役繁多,层层加码,非常反感。他指出,不仅“除荜开道,搬运担擎,竹木之需,花草之索”是农民的事。更糟糕的是“州县追呼,里正、耆丁无日不在其门,送往迎来,过客杂沓”“甚者,胥吏为奸,呼一追五,需五求十”, 农民不堪重负。呼吁 “省征除负” ,为农民减轻负担。有学者指出,在900年前就提出树立“以农为本”“减轻农民负担”的思想,十分可贵。

黄棆一身正气,对侵害百姓利益者,坚决出手阻止。他不畏豪强,秉公办案。他出任海盐知县时,正值豪强凭借财大气粗, 交结恶少,横行乡里,民众敢怒不敢言,多任县官亦无可奈何。黄棆摸清情况之后,将为首者“传唤至衙,以理戒谕”,晓之以理,对他们的行为划出底线,明确指出若不收手,必定严加惩处,迫使“其人悚服,自后不敢扰政”。黄棆依法治理,秉公办案,半年之内,“县境肃然”,民众安居乐业。由此,黄榆声名鹊起,同年受朝廷委托,到江西鄱阳、余干等地审理大案要案, 黄棆都深入调查、实事求是、不畏权势,秉公执法、处置得当, 多次得到褒奖。

黄棆为官清廉,公道正派,敢言直谏,被称为“一代诤臣”。淳熙十六年(1189年),他被特授为右正言(谏官),协助整肃朝纲。他首章即劝皇帝要兼听、虚心、明辨是非。提出“尽言无隐者,臣子之忠诚:兼听不惑者,人君之盛德” “是其所是,非其所非”等,表示“既登谏省,正忠臣有犯无隐之时”。他应“民之所呼”,屡上奏章,言切时务,直言不讳。黄棆针对宋朝冗兵冗政,在《论明政刑》中指出:“民贫兵骄,官多吏冗”“法禁未行,狴奸未清”“皆当讲明而修举也”。他揭露开科取士腐败,“不顾国家之利害,先取亲故,乃误国之罪”, 要求严明法纪,加以整饬。他赴广西考察臧否,深入细察,客观公正,确定知贵州陈谠等7人为“臧”,知吉阳军梁和等5人为“否”,朝野咸服其公。

黄棆的学识与人品很早就得到朱熹的肯定和赞赏,他们书信往来,相互问候,研讨理学。黄棆对朱熹的理论创造,一直给予很高评价。绍熙元年(1190年),朱熹在漳州任知州。他看到黄棆劝上节俭的奏章,“嘉叹久之,即命大书于揭客次,以示僚属。”

图片1.png

罗源县(陈世强 摄)

庆元三年(1197年),春暖花开时节,处于逆境的朱熹携弟子林用中、余偶等,离开建阳考亭到古田杉洋,走宁德,入长溪,游太姥,到罗源。一路在林用中等陪同下讲学授徒,游山访友,题匾书联,传播理学。这天,朱子经过罗川天庆观,回想自己的理学思想被诬为“伪学”,遭到否定,许多弟子受到打击, 更加想念挚友黄棆,写下《天庆观》:

石楼云卧对江城,城角吟霞永夜清。

料得南枝正愁绝,不堪闻此断肠声。

景色清幽的莲花山麓,绿树叠翠,白云缭绕,望之蔚然。圣水寺古寺,土木结构,布局严谨,古朴风雅。朱熹受黄棆之邀来到罗源,两位老友相见,谈论理学思想及传播。黄棆坚定支持朱熹理学,相信正确的学术思想,一定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焕发异彩。朱熹高兴地为《三黄世家宗传》家谱作序、题写“三黄世家”匾额。当地画家画了二人共坐小影。

黄棆精心安排朱熹留宿圣水寺东侧环境幽雅的“连茹斋”书屋,即当年黄执躬儿子们读书之所。朱熹在此静心养性、怡然自得。朱熹空闲的时候在莲花山圣水寺散步,与僧人聊天,并挥笔写下一幅别开生面的对联:

寻僧但觉云生脚;听法居然石点头。

这副对联至今依然挂在圣水寺的山门上,给这座古刹增添了光彩。

黄棆非常珍惜与朱熹的这段情谊。为纪念朱熹此行,黄棆毅然顶住压力将“连茹斋”更名为“文公书院”。历代以来一直作为讲堂,讲授朱熹《大学》《论语》《孟子》《中庸》四书集注,培养了大批弟子。“文公书院”也成为圣水寺八景之一。

尤为令人称道的是,“三黄世家”世代学习朱熹理学思想, 教书育人。“文献接中原几十代名臣世裔,衣冠自南宋数百年乔木人家”“德显一门父子兄弟三显爵,恩荣五代高曾祖考十荣封”,勤奋好学,为国为民勇于担当的优良传统代代相传。在收复台湾统一祖国的战斗中,涌现功勋卓著的金门总兵黄英及精忠报国的其子黄正纲、黄正元等英雄。直到近现代,三黄弟子依然站在时代前沿,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贡献。英才济济,代不乏人,体现了罗川高风的恒久价值。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罗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