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22 16:20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沈延环

我会与省作协联合采风团走进长泰


为反映长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特色文化,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与省作协联合采风团一行31人在省委原副书记、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何少川率领下,于10月14日-17日深入长泰采风。

长泰,寓“长久安泰”之意,公元955年置县,文化底蕴深厚。森林覆盖率65.8%,处处青山绿水,有着“田园风光,生态之域”的美称。长泰区位优势独特,是厦漳泉的核心区。

近年来长泰县经济社会有了长足发展。

1、定位新。以“厦漳泉生态型核心区”作为新定位,加快推动工业发展由“配角经济”向“总部经济”转变,城镇体系建设由“小县城”向“城乡一体化”转变,旅游发展由乡村旅游向综合度假区转变,全力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区、海西人居环境示范区、海西先进制造业基地、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城、生态总部经济聚集区,力争到2020年在全省率先建成小康社会,在厦漳泉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2、发展好。连续七次获评福建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工业方面,坚持以景区的标准建设工业园,采取“一区多园”的开发模式,加快经济开发区、银塘、官山、港园四大重点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现代农业方面,依托“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地形特点,引导农户山上种树、山间种果、田地种菜,形成“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生产格局。特别是把花卉产业作为推动农业转型的着力点,通过出政策、给补贴、帮流转、扶技术,规划建设龙津溪万亩现代花卉基地,引导种植大户配套发展生态农场、家庭农场、农家山庄等。生态旅游方面,打造一批以生态为主题的旅游特色景区,推动生态旅游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和经济增长点。

3、百姓富。把握“让农民越来越富”这一主题,积极引导农民转产、转业等转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服务产业和劳务经济,用工业、农业、旅游带动农民增收,连续多年农民可支配收入持续两位数增长。

4、生态美。生态是长泰最大的优势和潜力。坚持“幸福和经济共同增长,乡村与城市共同繁荣,生态宜居与发展建设共同推进”的理念,从招商选资开始,严把项目落地关,宁可少一点,也要好一点。特别是从2011年底开始,全面建设“田园风光、生态之城”,率先全省开展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工作,强势推进生猪养殖、农村垃圾、桉树种植、工业排污、石材整治、水土流失等“六个专项治理”,巩固提升良好的城乡生态环境,培育出一批宜居环境典型,如“古桥、古庙、古厝、古树、古琴”等“五古丰登”后坊村,“慢客村、慢客园、慢客岛、慢客亭、慢客路”等“五慢生活”上蔡村,“千年古树、千年古樟、千年古俗、千亩花海”等“四千美景”山重村。

5、文化兴。长泰历来有尊师重教传统,这几年,先后制定出台《长泰县文化发展规划(2009-2018年)》、《关于完善文体设施、活跃文体活动的意见》、创作优秀文化产品和文艺精品奖励办法等措施,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活跃城乡文体活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初步形成包括图书音像、广播影视、旅游、休闲娱乐、体育健身、群众文化等行业在内的文化产业体系,“文化长泰”建设进程加快推进。

6、城乡深度融合。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深度改善民生问题、加快县城发展、推进小城镇建设等方面工作,全面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城乡资源和公共服务优化配合、合力流动、均等发展。

采风团一行参观了龙津江慢道、上蔡大学慢客村、岩溪江滨公园、后坊村、龙人古琴村、古山重民居以及泛华生态博物园和工业园区的企业。并分头深入乡村、企业和文化、旅游景点进行深入采访。

漳州市领导吴玉辉,长泰县领导张慧德、吴卫红、詹伟、曾剑平等或看望采风团,或陪同采风团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