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2-31 15:03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沈延环

我会采风团走进翔安



12月26-29日,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作协联合采风团一行32人,在省委原副书记、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何少川率领下,走进翔安区采风,撰编“走进翔安”报告文学散文集。

翔安是2003年10月由原同安县部分乡镇组建起来的新区。取名翔安,寓意翱翔安康。翔安地处海峡两岸经济区最前沿,与金门岛隔海相望,居厦漳泉闽南“金三角”中心地带,是大陆距金门最近的地方(最近距离仅1800米)。全区三面环海,海域面积133.84平方公里,海岸线长75公里,发展空间广阔。

翔安历史悠久,有着“海滨邹鲁之乡,声名文物之邦”之称,自古以来就是闽南重要的经济发达地区,马巷镇为闽南四大古镇之一。翔安还是福建省重要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祖籍翔安的台胞有近40万人,在翔金胞有3500多人。翔安与金门鸡犬相闻,历史上嫁娶往来频繁,“五缘”氛围浓厚,特别是大嶝,更是与金门语言相同,民俗相近,还拥有全国唯一的对台商品交易市场——大嶝小镇·台湾免税公园,称得上是两岸的“大超市”。


翔安建区九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抓机遇,乘势而上,深入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全面推进开发建设,加快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呈现出持续跨越发展的强劲态势。2012年全区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00亿元,九年年均增长33.4%,财政总收入21.7亿元,年均增长38.3%,农民人均纯收入11100元,年均增长11.3%。总规划面积65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已完成20多平方公里,有700多家企业入驻,500多家企业已投产,形成了光电、食品、轻纺等五大支柱产业,初步打造成海峡西岸经济区最大的光电产业基地。新城建设全面推进,新城起步区、新城核心区、市民服务中心片区以及厦门西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都在有序推进。翔安文教区已有6所院校2万多名师生入驻。厦大翔安校区已完成一期建设,2012年9月已投入使用。同时,小城镇建设、旧城改造和综合整治工作也取得新的成绩。基础设施建设也大力加强,先后建成翔安大道、滨海东大道、海翔大道和同安大桥、大嶝大桥等,基本形成了全区“四纵四横”的路网骨架,翔安隧道已于2011年通车,翔安大桥正在规划中,厦门第二机场正在进行吹填造地工程。

翔安区长陈飞铭向采风团介绍了区情和“十二五”目标。他说,“十二五”时期是翔安加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键时期。通过贯彻十八大精神,翔安将按照产业发展、新城建设“双轮驱动”和工业化、城市化“两化并进”的思路。努力实现产业发展、新城建设和人民生活“三个新跨越”。力争到2015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500亿元,年均增长20%,工业总产值2000亿元,年均增长25%,财政总收入45亿元,年均增长25%,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0元,年均增长12%,逐步发展成为厦门新市区、岛外重要的城市组团。


采风团成员参观了新圩小城镇建设、翔安工业园区、银鹭集团、马塘村、厦大翔安校区、大嶝岛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以及非遗主题公园广场等,并深入翔安的乡村、企业和文化景点进行采访,对翔安的发展变化深表赞叹,表示要精心创作,努力反映翔安的发展成就和文化特色,为宣传翔安、为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尽一份力量。

翔安区领导陈永裕、陈飞铭、林进胜、何伯星、莫建鹰、曾东生、刘金柱、齐晓玲、邵文化等分别陪同采风团参加了有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