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7 12:27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方友德


不忘初心谱写共产党人正气歌

——在上杭陈丕显故居瞻仰缅怀

 

 

方友德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 文天祥《正气歌》

 

陈丕显同志故居位于上杭县南阳镇官余村,是一座典型的客家土木走廊式结构古建筑,梁上刻有龙凤花卉图案。整个故居坐西朝东,上下厅加左右厢房共19间,占地面积1100平方米,是其祖父陈立明于清朝光绪十八年(1892年)为3个儿子所建,命名为“位三堂”。

1916年3月,陈丕显同志出生在故居左厢房的第一间,并在此生活学习13年。解放后,故居曾先后两次进行维修,并在此设立了陈丕显同志生平事迹陈列室,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不久前,我和陈丕显侄儿陈珍如等来到这座故居,瞻仰先辈的伟大行迹,心涛澎湃,浮想联翩,不由地背诵起文天祥《正气歌》中的千古名句。

 

红小鬼初心高远  闽赣路凄风苦雨

 

1929年,只有13岁的阿丕,就是一位儿童团长。南阳会议召开前夕,阿丕接到上级通知,加强站岗放哨,保护首长安全。邓子恢和几位领导因为没有乡里的路条,被儿童团员拦下了。有人告诉他们:“小同志,那位是闽西苏维埃政府邓主席啊!”儿童团员以前没有见过邓子恢,不放行。区苏维埃主席急忙出来和邓主席一行握手,欢迎他们。邓子恢亲切地说:“小同志,你们做得对!”后来毛主席知道了,在会上表扬了“红小鬼”陈丕显和他的小伙伴。

1933年初春,陈丕显赶赴瑞金,担任苏区少共儿童局书记,成了名副其实的“娃娃官”。

从此,陈丕显踏入漫漫革命征程,经历了"风雨闽赣路"。短短数年间,蔡坊遇险、赣南突围、夜渡海关、斋坑脱险……尤其是主力红军出发长征后的3年游击战争,茫茫阴霾、暗夜长天,缺衣少吃,饥寒交迫,他们游走在生死边缘、惊心动魄。

 

身居庙堂忧百姓  大声疾呼为黎民

 

1960年春,国家因自然灾害和浮夸风,进入3年困难时期。时任中共华东局书记处书记的陈丕显,代表华东局到闽西调研浮夸风问题。新近老家上杭县南阳公社副书记刘在春来上海时,向他介绍了家乡粮食跨《纲要》,达到亩产800斤以上,群众不愁吃不愁穿。而前些日子在家乡务农的大哥来信却说,最近家乡缺粮严重,许多人靠吃野菜充饥,他家也快要断粮了。一个说“不愁吃不愁穿”,一个说“野菜充饥”,他究竟相信谁才好?于是决定回家乡看看。

5月2日,陈丕显在地区专员陪同下驱车去南阳。从南阳到官连坑是乡间小道,他们便弃车步行回家。田间正在劳动的乡亲异口同声地诉说没饭吃了,饿得不能劳动。在一片哀怨声中,他们一行来到官连坑,看到群众吃糠咽菜,有的瘦骨嶙峋,他原先那份重返故乡的兴致早已荡然无存!吃晚饭时,听说公社领导准备了一桌酒菜,陈丕显严肃地批评他们,要他们只留米饭和一盘青菜。看着家乡父老吃糠咽菜,他哪里还吃得下啊!

5月4日上午,他回到母校龙田小学参观。在学校门口,数十个衣衫褴褛、拖儿带女的群众跪在路旁,大声哭喊。几位老者捧上手中的糠菜,塞给他说:“陈书记,你尝尝我们吃的是什么啊?”陈书记和秘书、警卫员各自拿了一块,掰了一些吃了,那谷糠和野菜的滋味又涩又苦,难以下咽。他吩咐秘书把这些糠菜带回上海去,放在他的办公室里,作为警示。

众乡亲不约而同地来看丕显,但许多人被县警卫劝到了生产队食堂。丕显得知后,来到食堂看望乡亲,邻近村子的群众也不请自到,一下子聚集了五六百人。一位名叫陈从明的社员激动地跳上桌子,喊着阿丕的乳名大声说道:“我有很多真话要对你说呀,不晓得你走后公社会不会把我打成反革命呀!”陈丕显望了望在场的地、县、社领导,说:“你反映真实情况,怎么会成反革命呢?”陈从明一五一十地诉说起来:去年发大水又下冰雹,粮食减产,可是公社却向上级说粮食跨了《纲要》,并按跨《纲要》的指标征购。我们完成征购任务之后,家里就没有粮食了。现在靠挖野菜充饥,许多人得了水肿病,射山村已饿死了10多个人。我们实在想不通,为什么会弄成这个样子啊!”

陈从明一席话,引起了群众的强烈共鸣。一位头发花白,瘦骨嶙峋的老大娘跌跌撞撞地挤到厅堂中央,“扑通”一声跪在陈丕显的面前,抱住他的脚泣不成声。丕显赶忙把她扶起来。这是他的一位叔婆,老人家拉着他的手说:“我这个60多岁的老太婆从来都没有饿得这样透(厉害)呀!我一家饿得不行,上山采山苍子碓成糠吃,头都被碓破流血呀!你要救救我们呀!”老大娘的哭诉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群众,会场上一片哭泣声。陈丕显再也无法抑制自己的感情,辛酸的泪水刷刷地流了下来。

这一夜,他在床上愁肠百结,怎么也合不了眼。第2天清晨,他把公社副书记刘在春找来,严厉地说:“老刘,你是不是在骗我呀?我问你,南阳公社的群众没饭吃你知不知道?南阳公社究竟饿死多少人,你知不知道?”刘在春被他责问得低下了头,伏在桌子上大声哭起来。陈丕显心里明白,他不敢说实话。当时的风气就是那样,谁说假话、大话,谁就是“革命”,能得到表扬,当上先进;谁说实话、真话,谁就跟不上形势,小则挨批评,重则被打成“右倾”,甚至被开除党籍。

到上海之后,陈丕显把了解的情况都告诉了华东局书记,并把群众吃的糠菜和树叶给他看了,还把这些情况书面向中央汇报。不久周总理到上海,说他看了陈丕显的报告后,心情很沉重。说丕显同志为闽西人民办了一件好事。还说:“中央很重视你的报告,已要求各地领导要深入到群众中去调查研究,帮助群众解决生活困难,搞好生产自救。”

 

非常岁月铸忠诚  铁肩担当著史书

 

“文化大革命”期间,上海成为这场运动的风暴中心。作为上海市委第一书记的陈丕显被“四人帮”及其在上海的爪牙们关押、批斗、诬陷和胁迫长达8年之久,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但他坚持原则,毫不妥协,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铁骨铮铮的正气。

陈丕显是这场大浩劫的幸存者,多年来始终有一个愿望,想以自己的亲历对这段历史进行一番回顾与思考,给自己一个总结,给后人一个鉴戒,给历史一个交代。同时,也想以这种方式,对在磨难中曾关心支持过他及其全家的小平、耀邦、叶帅、陈老总、谭老板(震林)、粟裕、黄知真等同志,以及曾与他一起挨批斗并一起抗争、经受考验的曹荻秋、魏文伯、杨西光等同志表达自己的怀念和哀思。

这部《在“一月风暴”的中心》陈丕显回忆录,从1990年9月5日开始构思至1992年10月底杀青,历时两年多。当年在陈丕显身边的秘书梁茂淦同志(后任福建省台办主任)最近向我详细介绍了他在这段时间一直陪伴着陈丕显、谢志成夫妇完成这部26万字的书稿。两位老首长把自己晚年的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完成这部史书中,把在上海这个“文革”重灾区发生的大大小小80多起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来龙去脉、时间、地点、背景、发展过程和结果都叙述得准确无误,为了取得当时记录的第一手资料,陈丕显请中央办公厅领导联系中央档案馆,让梁秘书住在馆里查阅当时毛主席、周总理、邓小平等领导的批示和信件档案;他还亲自打电话、写信给许多当事人,弄清某些细节。

梁茂淦说,陈丕显在回忆和修改书稿时,遇见曹荻秋、陶铸、陶勇等同志被冤枉迫害致死的情景,会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他也万分感动。

这本回忆录,是国内第一本党和国家领导人以亲身经历系统回忆“文化大革命”的正式出版物,短短几年时间3次重印仍供不应求。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为书名题字、中央办公厅领导温家宝经常给予鼓励,并帮解决实际困难。

陈丕显以他自己毕生的革命经历,谱写了一曲共产党人的正气歌。更可贵的是他在暮年,依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铁肩担道义,文章著春秋。无私无畏地伏案著述,留给后世,以作前鉴。这部史书式的回忆录,无愧是新时代的“正气歌”,浩然塞苍冥,一一垂丹青!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上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