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6 22:23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林思翔



宁为开门节度使,不做闭门天子

——闽王王审知

 

林思翔

 

 

王审知,一个福建人并不陌生的名字。

他离我们很远又很近。说远,他所处的唐五代十国年代离我们已一千多年;说近,他的祠、他的墓都在福州。尤其是纪念他的闽王祠(又称“忠懿闽王祠”),就在福州鼓楼区庆城路,是人们每天经常来往的地方。

不过,再近也是一千多年了。要了解王审知,自然得走进闽王祠。祠为穿斗式构架、歇山顶鹊尾脊的红墙青瓦建筑,外墙正中为“奉旨祀典忠懿闽王祠”,左右边门石额分别为“崇德”“报国”。古香古色,在现代建筑楼丛中,显得别具一格。

查史料得知,祠是在王审知府第旧址上改建的。王审知辞世后二十年的后晋开运三年(946年)将府第改为庙祀,以纪念王审知。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宋太宗下诏修复王审知祠,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明神宗下诏鼎建祠宇,敕令春秋祀典,并将闽王祠赐名“忠懿闽王祠”。清代以后又几度重修,故有现在这样面貌。看这个祠的来历就知道王审知这个人不一般。

祠里正厅的王审知塑像、大厅里的文物和图文,让人读一回王审知。尤其是祠的厅坪上立的两座碑,一曰“德政碑”,一曰“乞土胜地碑”,所记述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意蕴更是不一般。

德政碑全称为“恩赐琅琊郡王德政碑”,乃唐天祐三年(906年)哀帝李柷所赐,碑文为礼部侍郎于竞敕撰,将仕郎王倜书。全文两千五百多字,洋洋洒洒,行云流水,历数王审知治闽功绩。赞之“殊勋茂绩,尽瘁宣力,国之丹青,邦之柱石”。朝廷还为王审知立生祠。朝廷为活人建祠、立碑,这在封建社会是不多的。人们赞曰:“天祐三年帝有诏,大书深刻垂无穷……我思此碑足配表忠观,惜哉巨笔不遇东坡公。”此碑不仅内容丰富,就碑本身而言,也是十分难得的文物,“福州唐刻尽零落,唯此古色光熊熊”。清著名学者郭柏苍称之为“天下四大碑之一”。

再说乞土胜地碑。此碑为明刻,原嵌于墙上,质地为花岗岩。高1.2米,宽0.57米,隶书碑文。相传明清两代每年春分,福州百姓都要塑泥牛祈求丰收,而这泥牛之土,一定要取自王审知祠庙前。“每念闽川所归,本由王氏而盛”(忠懿王庙碑文)。这表明百姓对王审知的怀念,连其庙前泥土也成了“神土”。

朝廷旌表,百姓怀念,上下都认可。这样的官应该算好官。王审知就是这样的官。

王审知于唐懿宗咸通三年(862年)生于河南光州固始县。那时正值唐末天下大乱之时。在他成长时期政治黑暗,经济凋敝,而藩镇势力日益膨胀。在逐鹿中原的军阀中,最为强悍的是蔡州节度使秦宗权。他盘踞淮河北岸,其军队剽悍凶残,杀人如草,掠夺财物,搜刮粮饷,百姓苦不堪言。淮河南岸的光州与寿州,有个叫王绪的屠夫,在僖宗中和三年(881年)和其妹夫刘行全一起纠集500人起兵,投靠秦宗权,被封为光州刺史。后因不堪忍受秦宗权勒索,与秦闹翻,秦便调发军队攻打光州。王绪自知实力相差甚远,不敢迎战,遂“悉军举光、寿兵五千人,驱吏渡江”。从此他们离开家乡,转战南方,于光启元年(885年)进入福建。23岁的王审知随其兄王潮、王审邽兄弟携老母亲随军来到福建。

身居高位的王绪,疑心太重,生怕别人取而代之,因此凡被认为才略、勇力超过自己的,或者仅是外貌出众的人,无不遭到毒手,甚至和他一起起兵的妹夫刘行全也被他杀了,搞得军中人人自危。于是军中反王绪的势力开始秘密串联。在军队开往南安途中,王潮和前锋将率几十名精兵埋伏于竹林中,待王绪到来时,发动突袭,捉住王绪,将其杀掉。随后兵众选王潮继任首领。

王潮执掌军队后,整顿军纪,打算打回老家光州。可半路上遇到前来慰劳的泉州民众,恳请他南下泉州解救苦不堪言的百姓。于是,王潮攻打泉州,杀死刺史,控制泉州与漳州大片土地。后来福建观察使陈岩上表朝廷,封王潮为泉州刺史。五年后,福建观察使陈岩病死,王潮为统一福建,举兵攻打福州,任堂弟王彦复为都统、三弟王审知为都监。景福二年(893年)福州守军首领范晖被灭,唐朝廷授予王潮都团练观察使。此时王潮又派王审知等人招抚境内二十多股独立武装的首领,使他们接受招安或自行解散,这样福建很快出现了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和平局面。

乾宁四年(897年),唐朝廷迁升福州为威武军,任命王潮为威武军节度使、检校尚书左仆射,掌管行政、军事、财政一揽子大权。这实际上意味着他占据福建得到了朝廷的默认。可惜王潮于担任节度使不久就患病逝世(898年)。于是其弟王审知继任节度使兼任三司发运使,直至他于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年)离世,王审知统治福建达28年,加上之前王潮统治五年,王氏兄弟治闽共33年。这段时间,福建境内没有大的动乱,百姓安居乐业。“时和年丰,家给人足”,经济社会得到很大发展,逐步赶上中原发达区域的水平。因此一千多年来,王氏兄弟特别是王审知一直受到人们的敬重和怀念。

人们之所以敬重和怀念王审知,是因为他治闽有方,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他为百姓为地方办了不少实事,给人民带来福祉。

王审知出身农家,史书说他脸孔是紫色的,可以推测就是农家子弟黑里透红的那样皮肤。他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因而生活十分俭朴,脚上常趿一双麻鞋,衣料是粗绸制成。由于农家出身,他深知民间疾苦,带头厉行节约,压缩政府开支。当然这仅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把地方治理好,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王审知知道,要治理好地方,首先得有人才。王审知整顿吏治,延揽人才,任人唯贤。对不受馈赠的贾郁、重视农业的颜仁郁及文学家黄滔等人都予以重用。当时在外地任职的翁承赞、王倓、徐寅等见福建乃一方安定乐土,纷纷来归,审知都予以礼用。应该说,人才的起用,这些饱学之士的献计献策,是王审知治闽成功的一大关键。比如,晚唐五代著名文学家黄滔,来闽后王审知任命其为监察御史里行,充威武军节度推官。他悉心辅佐王审知,在治闽方略上提出了许多良策。徐寅与王棨、黄滔并称为晚唐诗赋三大家,入王审知幕府任掌书记,他不仅辅政,还为繁荣晚唐五代文学做出重要贡献。非闽籍知名人士李洵、韩偓、王倜等也纷纷来闽,施展才能。

尤其是翁承赞的出现,给王审知带来莫大的惊喜,也是对王审知爱才之心的回报。翁承赞是福清人,在京城为官,累官至秘书郎、右拾遗、户部员外郎。他虽任职长安,却一直关注王氏军事集团在家乡福建的动向。他曾因受遣册封王氏,而二度使闽,目睹福建在四方战事连绵、民不聊生的情势下,却境内晏然,人民安居乐业,“江山胜往年”,耳闻王审知的励精图治与贤明。于是产生了返回故里的念头,60岁的翁承赞毅然辞官来到王审知身边。审知大喜过望,遂拜他为同平章事,擢居相位,后又晋爵晋国公。翁承赞当然倾心竭力辅佐。为相期间,对王审知整饬吏治、发展经济等重要措施,都起襄助作用,对当时的福建稳定、发展特别是文化教育的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审知知道,要想在福建扎根,没有地方豪族势力的支持是不行的。因此,他对浦城章仔钧、汀州钟全慕和仙溪(仙游)郑良士等都委以重任。还任用了一批当地中下级官员。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土著头面人物进入王闽割据政权,不仅为其出谋献策,也使其统治基础大大加强。

在战事频仍的唐五代时期,王审知考虑更多的是如何保境息民。为了防御外敌入侵,他在各地修筑了许多战备工事,如浦城的西岩山,“屹起平地俯瞰数十里”,控制江西、浙江进入福建的要道。在福建边境各要隘,王审知都设置了军寨。加上王氏军队重兵把守,敌人不敢轻易来犯,保护了一方平安。

在重要城市,王审知大力修建城墙,福州城在王审知时期两次扩建。一次在唐天复年间(901—904年),于子城外加筑城墙,周长40里,称为“罗城”(“大城”);一次在天祐二年(905年),“筑南北夹城,谓之南北月城,合大城而为三”,比旧城面积扩大七倍多。“露屋云横,敌楼高峙,保军民之乐业,镇闽越之江山”。为使福州“水陆无滞”,便利交通,他还整理和改造了福州的江河、沟洫。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王审知还在当年王室、官府和驻军所在地的城内,专门规划了三坊七巷,作为官员和士族的高级住宅区。如今三山盆地中的福州城里格局和纵横交错的城中内河,以及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街”的三坊七巷,与王审知当年打下的基础不无关系。

福建面向大海,海上贸易是一条生财之道。王审知开辟海道,鼓励发展海上贸易。他开辟甘棠港作为福州外港,设乌猪港为福州内港,并在闽安、东岐、怀安等地设对外贸易码头,使福州应时而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中的门户港口。福州港北可到日本、新罗(朝鲜古国)等国,南能达三佛齐(马来半岛和巽他群岛上古国)、印度、大食(古代阿拉伯帝国)等地,在海上贸易中,起到中转和枢纽作用,各地商旅贡使往来其间。王审知还革除弊政,设立榷货务机构,负责“招来蛮裔商贾”,掌管舶货征榷事务,使“海上丝绸之路”贸易迅速发展,改善了治下的经济状况,“外域诸番,琛赆不绝,其廪庾之丰盈,帑藏之殷实”。

王审知“起自垅亩,以至富贵”,因此掌权后注意“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晚唐政府开支增加,田税征收额也不断上升,唐末更为严重。王氏昆仲反其道而行,消除大户偷税,小户税重的不均现象,取消两税之间的附加税。王审知还注意使民以时,尽量把徭役安排在农闲时候。和其他统治者相比,他兴建大型土木工程相对较少,也很少调发军队出外作战,实施“保境息民”战略,因此福建“三十年间,一境晏然”。

安居还要乐业。王审知鼓励农民垦荒,使山区“草莱尽辟”,沿海围垦造田,进一步扩大耕地面积。他还倡导兴修水利,垒坝筑堤,扩浚福州西湖,又兴建或扩建福清祭苗墩海堤、长乐海堤、连江东湖及泉州的陂、塘等。由于耕地扩大、水利兴修加上水稻品种改良,使粮食产量大为增加。王审知还鼓励农民种茶,每年输出五六万斤,建安郡和福州鼓山茶叶,均被列为贡品。

王审知注重发展教育,培养人才。他采纳翁承赞的建议,建普通百姓子弟入学的四门学,在各府县广设庠序(学堂),做到府有府学,县有县学,乡村有私塾。他还令各地搜集遗书,组织文人学士整理,善予保藏。闽中文化教育事业因之空前昌盛。

王审知大力推崇佛教、道教乃至民间神灵崇拜,以巩固王闽政权。一是建庙封神,默许民间的神灵崇拜。许多地方性的传统祠庙也屡屡受到王氏统治政权的封赐。二是利用道教宣传“君权神授”,为王闽政权披上神秘的外衣。三是崇信佛教。王审知上台不久就将名僧义存请到福州说法,并舍钱为义存在雪峰寺大盖房屋修理寺庙,从此雪峰寺成为南方最有名的大寺。他还为福建境内的寺院大盖庙宇。“福州闽清县白云寺,西廊有大轮藏,名曰千福,王氏据闽日所建也”。福州五大寺院——雪峰寺、开元寺、西禅寺、涌泉寺、安国寺,在他统治时期达到鼎盛阶段,每座寺院都建造了大规模的建筑群,金碧辉煌,胜过帝王宫殿。他在位期间,福州诸县共增添166处寺院。福建境内许多寺院也都受惠于王审知。因此,福建历代僧人普遍感激王审知,宋代就有一千七百多座寺院悬有王审知像,他在佛教界极得人心。

由于王审知励精图治,王闽政权日益巩固,百姓也安居乐业。其时,唐朝廷极度削弱,不少强藩巨镇便开国称帝,建立独立政权。与闽相邻的浙江越州节度使董昌称帝,国号大越罗平(后被他老部下钱镠起兵攻灭)。四川的王建自称皇帝,建立蜀国。岭南割据者刘岩建立大越国,自称皇帝。割据江淮的杨行密之子建立大吴国,自称大吴国王。这些割据地盘立国称帝的消息不断传来,王审知也曾心动过。此时王闽政权巩固,如若称帝,旁人一时对他也无可奈何。但他很快冷静下来,分析利弊。他清楚,一旦称帝,政治上目标大,而且称帝意味着政治上完全独立,这是中原政权绝对不能接受的,称帝后福建与中原王朝的关系必然断绝;再者称帝后与邻国关系也会出现尴尬。特别是与闽政权结盟的吴越国首脑钱镠一直不称帝。如闽称帝,势必冒失去盟国的危险。当然最重要的是王审知头脑冷静,审时度势,断然放弃称帝打算,对外宣称:“宁为开门节度使,不做闭门天子!”

其实,王审知在政治舞台上低姿态早已有之。早在南下军队入闽首领王绪被杀时,就有部众推举王审知为帅,但王审知以“事长必顺”为由,恭奉其兄王潮为帅,王氏兄弟三人同心协力,整顿队伍。

王氏割据政权建立期间,唐朝廷极度衰弱,许多割据政权根本不把唐朝廷放在眼里,只有王潮、王审知等少数节度使照常进贡。“公致君愈勤,述职无怠,万里输贡,川陆不系其赊,一心尊戴,风雨不改其志”。唐昭宗被困风翔饥寒交迫之际,王审知进贡恰如雪中送炭,给唐王室带来莫大安慰。直到唐王朝灭亡前夕,王审知仍坚持进贡,可谓忠心耿耿,一以贯之。唐王朝因此一直很欣赏王审知,为其加官晋爵、建生祠,还特敕建德政碑。

朱全忠篡唐建立后梁王朝时,有人劝王审知不要接受后梁的封号,他却认为,作为一个实力不太强的地方统治者,需要中原王朝的支持,因此仍向其进贡。后梁王朝也不断给王审知晋爵加赏,晋封王审知为闽王。后唐王朝建立后,王审知依然向新王朝进贡,双方保持友好关系。作为回报,后唐晋封王审知为“扶天匡国翊佐功臣,食邑一万五千户,实封一千户”。这种爵位在封建王朝已是位极人臣了。

“宁为开门节度使,不做闭门天子!”只为臣不称帝,换来的是中原支持,睦邻友好,境内安全,经济发展。孰轻孰重,王审知能清醒明辨利害关系。可见,王审知是一位成熟的政治家。

这位成熟的政治家于同光三年(925年)走完了人生最后历程。终年64岁,谥曰:忠懿。翁承赞为其撰写墓志。“呜呼!社稷丧元勋之德,生灵失慈父之恩,连营屋以皆号,牧竖樵童而出涕”。闽人皆痛惜!

出了闽王祠,就融入高楼林立、人流如织的繁华市区。脑子里仍萦绕着王审知的形象,心中燃起深深的敬意。现代与历史原来仅一步之遥,看来很远,其实很近。现代原本就是从历史走过来的,历史孕育了现代。王审知治闽方略,王审知时期积淀的闽文化,是历史遗产,也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记取、借鉴并与时俱进予以弘扬。

王审知,一个福建人永远不会忘记的名字。

原载于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作协“走进八闽”文化采风系列之《走进鼓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