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深情红袍父
唐浩茫
陈德华,业内人称“大红袍之父”,他与大红袍的缘分,真可谓天意之合。陈德华是福州长乐人,他和遥远的闽北山区武夷山大红袍怎么结上缘呢?人们常说“有缘千里来相会”,陈德华与大红袍也有一条相系的红线:他在家乡长乐一中上学时,美术老师陈礼调曾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次武夷山写生画展,绘画不但展现了奇秀甲东南的武夷美景,还展现了武夷山中九龙窠半崖崖壁上生长着的几棵大红袍茶树。时年17岁的少年陈德华在大红袍面前久久地凝视,把传说中神奇的大红袍深深地植入心间。
1959年,陈德华在长乐一中面临毕业,在填报升学志愿时,他按照自己心中的呼唤毅然报考福安农校茶叶专业。在福安农校,他念了一年中专和三年大专,毕业后,他再次按照自己心灵的呼唤,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莽莽群山中的崇安县,即现在的武夷山市。到县里报到后,就被分配到县茶叶科学研究所任技术员。
大红袍之父陈德华
1969年,我在武夷山天游峰的茶园里初次见到他,他正带着两个职工在育茶苗。一畦一畦的茶苗,整齐规范,青翠欲滴。他依畦介绍道:“这是肉桂,这是佛手,这是水仙……”如数家珍。为了推动茶叶生产机械化,他首先帮武夷山上的茶农拉电亮灯,从而告别了用松明、油灯照明的时代,接着用上了电动机械制茶,替代了繁重的体力劳动。
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武夷山旅游业的兴起及人民生活品味的提高,“大红袍”品名不胫而走。但大红袍母树产量低,每年仅一斤左右。陈德华为了应对市场需要,就研制拼配盒装大红袍,茶香岩韵与母树大红袍几近,盒子由福建师大美术系教授设计,每盒十五克,便于销售。茶界大佬张天福品后,连声说好,青睐有加。著名茶叶专家陈椽品审后更是赞誉连连,特为外包装题写“大红袍,八三茶人陈椽题”。产品一向市场推出,风行一时,供不应求。我建议他赶紧去申请专利,他回复说:“我做的这些事,县委、县政府都知道,成果应该归政府。”他的公心与襟怀令人敬佩。
在武夷山,陈德华心心念念着九龙窠半崖上的大红袍如何实现扩种增产。要实现这个愿望,就要动大红袍母树,而他的权限不够!1964年,福建省茶叶研究所专家来武夷山剪枝扦插大红袍枝条,陈德华作为本地专家一路陪同、协助。在省里专家剪枝时,陈德华提出要几枝枝条在本地扦插,被婉拒。陈德华很无奈,他只能耐心地等待机会。直到1985年,陈德华应邀参加福建省茶科所50周年所庆活动时,他找了省茶科所培育室主任黄修岩,向他汇报了长久以来发展扩种大红袍的耿耿心愿,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他说:“大红袍是武夷茶的极品,居然长期束之半崖高壁,让人可望而不可即,多可惜啊!好茶要让更多的人喝到才好。我想种大红袍不知有多少年了,这次您无论如何也要让我如愿以偿。”他的一腔深情感动了省茶科所,给了他五株正本大红袍茶苗,但要求他不可声张,隐秘栽培。陈德华夙愿得偿,其快何如。但是,大红袍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极为严苛,培育地点选择也至关重要。大红袍母树生长在武夷山天心九龙窠,这样的地理位置日照短,多反射光,昼夜温差大,岩顶终年有细泉浸润滴流。陈德华反复考察和比较后,决定于1985年11月7日在御茶园下苗培育。经过几年精心隐秘的栽培,1991年就产出新育种的大红袍茶,命名为纯种大红袍。经推广,如今在武夷山上已有上万亩纯种大红袍茶园。央视四套曾对此作过专题报道。2012年陈德华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称号,在业界被尊称为“大红袍之父”。
大红袍母树
武夷茶园
陈德华非常重视大红袍和武夷岩茶的研究和传承。他把自己六十余年对大红袍的研究和实践,写成二十多篇(本)论文与专著。他亲身参与了武夷山岩茶当家品种肉桂的培育和大面积推广;领衔对武夷山茶树种质资源的大规模调查,开辟了茶树种质资源圃,移植了武夷名丛、单丛等优良品种160余种,从中选择出十大名丛进行推广;特别是总结了武夷山正岩茶区大红袍母树无性繁殖五株茶苗的经验,并推广了万余亩,成为武夷岩茶的正宗品牌。
陈德华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证书
为了长期科研和实验的方便,他还很有远见地创办了武夷山北斗岩茶研究所和爱德华实验茶场。他后来与儿子共同研制了与大红袍同根、同源、同味又别具一格的“暗香”茶茗,其为色、香、味、韵俱绝佳的仙品,品饮者无不拍案叫绝。一茶友赋诗赞曰:“一泡惊天下,四海留暗香。”“暗香”典出王安石《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陈德华一生喜梅、爱梅,欣赏梅花凌寒傲雪、俏也不争春的品格。现在,爱德华实验茶场和北斗茶研所已由陈德华的两个儿子陈起、陈拯赓续。他们现已都是武夷山茶业界著名的企业家、茶专家。陈德华一执念成终身,一生只做武夷岩茶(大红袍)一件事,真无愧为“大红袍之父”也!
(本文原载于《炎黄纵横》杂志2024年第6期,作者为福州市史志专家库专家,福州市资深法官、检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