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2-12 10:12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游德馨

深切怀念伍洪祥同志


1.jpg

伍洪祥


今年11月,是我省老领导伍洪祥同志诞辰100周年。他德高望重,为福建人民谋解放、搞建设、促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我的记忆中,他是一位热心为民,工作勤勤恳恳,不计个人得失,党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哪里有困难就出现在哪里的优秀共产党员。他作风民主,能倾听各种不同意见,认真执行党的民主集中制。


福州解放时,伍洪祥是中共福建省委青工委书记。有一次,他在仓前山省青委礼堂作“革命形势与青年人的任务”的报告,给我很大启发,留下很深印象。


1961年3月,已是福建省代理省长的伍洪祥同志,经省委报请中央批准,兼任福州市委第一书记。当时,我省自然灾害严重,加上受“左”的思想影响,福州市把市里大量小商小贩、手工业者赶到农村去,造成了店铺关门,物资紧缺,市场紧张,连蔬菜都供应不上,老百姓有抱怨情绪。伍洪祥到任后,首先以整风精神统一市委班子的思想,要求迅速扭转局面,恢复1957年前后的商业体制。他强调缩短重工业战线,集中力量生产轻工业、日用工业产品的同时,加强手工业和家庭副业领导,强化以福州为中心的经济区活动,搞活城乡交流,打破市场壁垒。当时福州市郊蔬菜面积仅2.8万亩,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经市委研究调整了郊区农业生产布局,不提粮菜兼作,采取以粮换菜政策,促进蔬菜生产,使蔬菜面积扩大到3万亩。另外,在远郊公社和连江、长乐一部分地区扩种1万亩,实行品种搭配,按质论价。改善与长乐、连江、永泰等县关系(当时的体制这几个县属闽侯专区,不属福州市),开展经济合作,相互支持。采取这一系列措施后,农副产品源源不断供应福州市场。福州市场供应逐渐好转,群众也比较满意了。这与伍洪祥果断决策和努力分不开。


1972年,伍洪祥在省革委会生产指挥处担任领导,我调到福州市生产指挥处计划组,有两次在他直接指挥下工作。一次是全省农机会战。为了支援农业,集全省机械生产能力搞拖拉机会战。当时福州市好几个机械厂接到省里开会通知接受加工任务。由于没有衔接好,高产日到来时,工厂还没有拿到加工的钢材。伍洪祥知道后连夜把我叫去,严肃地批评了我们工作抓得不具体,不落实。我们诚恳地接受领导批评,回来马上组织调拨,当天把钢材送到工厂,完成了生产任务。还有一次,是三明钢铁厂扩建改造任务,即把5吨侧吹转炉改建为15吨氧气顶吹转炉,搞三炉两吹,使钢产量由年产10万吨,扩大到年产50万吨。为此,把全省有机械加工能力的工厂集中到三明开会,举全省之力,搞三钢技改大会战。当时,福州的一机床厂、通用厂有机械加工能力,锅炉厂有卷板能力,仓山、台江、鼓楼三个冷作厂有钣金能力,他们都去接受会战分工与技改任务。会上,伍洪祥讲了国际上氧气顶吹炼钢新技术和它的先进性。他说,氧气顶吹炼钢是瑞典的专利,不但速度快,产量高,而且质量好。本来此项技术想转让给中国。可是那个时候正值文化大革命,批判“洋奴哲学”、“崇洋媚外”,这个专利就给日本拿去了。经过伍洪祥动员,到会同志情绪高涨。我是福州市生产指挥处计划组的负责人,给福州各厂下达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加工任务,并及时送到三明安装,圆满完成三钢技改的会战任务。通过这两次接触,我深切感到,伍洪祥对新生事物接受快,而且善于发动群众搞会战,坚持自力更生完成扩大再生产的任务。


2.jpg

邓子恢、张鼎丞、伍洪祥在一起


伍洪祥作风民主,群众的意见只要是正确的,就乐意接受。1983年省委贯彻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为使退下来的老同志有个活动场所,要办一所省老干部活动中心,并决定征用西湖边上一片土地(即现今左海公园一带)。那时我担任福州市长,他到我办公室讲了来意。我向他说明,那片地已规划为扩大西湖公园的预留地,作为公共绿地不好占用。对“公共绿地”这个四个字伍洪祥很在意,权衡利弊,也认为不好占用。后来,有关方面在北门思儿亭一带征了近120亩土地供省老干部活动中心使用,也就是现今老年医院、老干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的地址。


1954年,伍洪祥担任省委组织部长,任上为平反福建城工部冤案出了大力,并且取得巨大成绩,受到广大党员干部的赞誉。1948年,临解放前夕,因中共闽浙赣省委主要领导人捕风捉影,不经调查研究,偏听偏信,主观臆断,酿成一起党内大冤案,即闽浙赣省委城工部冤案。解放后,以张鼎丞为书记的中共福建省委很重视这个案件,但刚刚解放的福建,百废待兴,又要剿匪、反霸、支前、土改、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千头万绪,一时顾不过来。此后三年,经过多次政治运动考验,城工部党员虽然党籍未被承认,但绝大多数表现很好。三反与整党运动完成以后,省委即着手进行对城工部案件复查工作。


1954年2月,经党中央批准成立了中共福建省委审查城工部问题委员会,由林一心、伍洪祥、蓝荣玉、刘永生、曾鸣等七位同志组成,并抽调了46位有审干经验的同志参加审查工作。审查委员会成立时,由林一心负责,后由伍洪祥负责。在整个审查过程中,伍洪祥多次强调要按照省委指示,实事求是、客观冷静、认真负责地开展工作。他要求工作人员先把事实逐条弄清楚,而后逐段结案。发现问题要跟踪追击,把事件搞到水落石出,不要乱抓一气,也不要一个问题还没有搞清楚又去抓另一个问题,而造成返工浪费。他还要求工作人员,一方面搞调查,一方面要认真分析、研究,特别要求各组负责同志对问题要运用辩证法进行反复研究。至于关键问题,伍洪祥都亲自到现场调查,察看,深入访问。据统计,经他审查取证的共有1300多件约1000万字的证据材料。最后,关于城工部问题调查结论为:“以大量事实证明闽浙赣省委负责人认为的城工部组织为国民党特务所控制,是捕风捉影,缺乏事实根据。特别是轻率地决定对城工部的领导干部及大批党员采取逼供信和严刑拷打的手段加以杀害是完全错误的,其错误给予党造成的损失是极其严重。”


经过一年多的审查,省委认定,城工部是党的组织,城工部冤案应予彻底平反。为此,省委先后派两批由领导干部带队到北京向中央汇报。第二批由伍洪祥带队。经党中央政治局讨论决定,批准福建省委对城工部问题的审查意见和结论,并指示回省后要有秩序、有步骤地由省委向党内传达,自上而下有秩序地安排平反、昭雪、抚恤等工作。1955年5月6日中共福建省党代表会议召开。根据中央、省委指示,由伍洪祥副书记向大会作《关于审查城工部案件经过情况的报告》,使前后经历八年的福建城工部冤案得到彻底平反。我是城工部地下党员,平反时热泪盈眶,从内心感激党中央和省委,感激为平反城工部案件做出贡献的伍洪祥等领导同志。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伍洪祥同志于1979年12月省政协四届二次全会上当选省政协主席。当时,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就是拨乱反正。1983年省委决定成立落实政策检查团,由伍洪祥主席担任团长,王直、许彧青等六人为副团长,并抽调76名干部组成办公室和八个检查组。各地市也组织相应的检查分团和检查组。全省有1710名干部参加落实政策大检查。伍洪祥主席提出:认真落实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是拨乱反正重要任务之一,关系到国家安定团结,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威望和声誉。落实好一个人的政策会影响一大片人,十分重要,十分紧迫。还提出要拔掉阻碍落实政策的钉子户,要重点解决占用私房、档案尾巴、查抄财物和侵犯民主人士的民主权利等问题。他还召开民主人士座谈会,听取意见,走访政协委员,填写落实政策调查表。他先后邀请5000多党外人士参加400多场座谈会,走访了3000多人,摸清了该落实的具体政策问题。同时,他还向当地党委传达省委落实政策的指示,协商解决党外人士提出的问题,以及分类排队,逐人逐事的解决办法。在工作中,他强调领导机关带头落实政策,集中力量抓“钉子户”、“老大难”为突破口打开局面。


3.jpg

为龙车革命纪念馆题写馆名


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全省平反冤假错案443起,改正错划右派31人,去掉改正右派结论尾巴70人,清理个人不实档案482起,归还私人房屋221处,退还“文革”被查抄物资401件,补发被扣工资161起,恢复干部、职工待遇82人,归还教会、寺庙、工商联、侨联房产791起。改善民主党派省级机关的用车,拨11套住房改善民主党派负责人的住宿条件,改善民主人士看文件听报告等政治待遇。


拨乱反正,党的政策得到落实,极大地振奋了人心。那些得到落实政策的人士感到心情舒畅,有的举家欢庆,有的吟诗抒怀,有的奔走相告,有的把喜讯传到海外,他们盛赞党的实事求是精神,感激政府的亲切关怀,庆幸自己获得再次解放,表示要为四化建设、改革开放、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贡献力量。伍洪祥领导的这次大规模地落实政策为后来的我省改革开放、安定团结和经济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