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2-11 09:14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陈文星

心系家乡 恩报桑梓

——香港闽籍实业家林树哲先生



林树哲


海西正春风 慈善进行中


爱心三十载 树哲树先锋

他担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全国侨联委员、福建省侨联副主席、香港港区政协委员联谊会会长、香港福建社团联会常务执委、世界南安同乡联谊会理事会主席等众多社会职务。他在事业有成之际,毅然决定回家乡为人民谋发展,并创办了被誉为“闽南第一枝报春花”的南丰针织厂。事业版图不断拓展的同时,又不忘回报家乡,从而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他就是香港南益集团董事总经理林树哲。

春华秋实三十年

1948年,林树哲先生生于南安官桥,19岁时上山下乡在大田县插队落户。当过农民,也做过工人。1974年独自迁居香港,先在旅港实业家吕振万的织造厂当货仓搬运工,面对被社会歧视的粗活脏活,他依然勇挑重担,秉承着踏实苦干的精神坚持做好每件杂活。他认真负责的态度和踏实苦干的精神深受企业管理层的重视,很快就被提拔到管理岗位。经过几年出色的工作,他在实践中掌握企业管理与生产的丰富经验,就开始与朋友合作办厂,后又接手吕振万旗下的南益织造厂,从此开始了自己事业的新天地。如今,南益已经成为一个多元化跨国经营的企业集团。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改革开放大潮汹涌,香港的纺织业也急需寻找新的发展基地。1980年底,南益织造董事会在林树哲建议下,作出一项重大决策———回家乡投资。公司管理员向他建议,东莞市场大机会多,不必弃近求远,毕竟南安官桥办厂基础比较差。但是一心想回报家乡的林树哲还是坚持在家乡办厂,他说:“即便是投资条件差一些。我也要回去,那里有我的乡亲,我相信在故乡投资一定能带来高回报。”然而投资故乡之路却不那么顺利,但林树哲从不气馁,带领员工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南丰针织厂在南安基建3个多月时,就被时任省委书记的项南誉为“闽南第一枝报春花”。经过一段时间的打拼,南丰针织厂站稳了脚跟,打开了局面,创造了良好的效益。


作者一家和林树哲(右二)合影对联为陈文星(左二)所题赠


“闽南第一枝报春花”的盛开,极大地鼓舞了林树哲率领南益集团回国投资的信心。1978年,他在泉州创办来料加工厂,十多年后,先后投巨资兴建蟠龙工业区、“泉州水上花园”、“厦门莲花广场”等产业,经营范围涉及针织、制衣、机器制造、漂染、仓储、房地产、花卉、娱乐等多种行业。如今,南益集团旗下已经拥有40多家企业,遍布福建、江西、广东、山东、安徽、湖北、天津、黑龙江等地,年产值达40亿元。香港南益集团以雄厚的经济实力成为全国百企侨资之一,其针织业务在香港地区名列第三。

坚持“三心” 慈善扶贫

林树哲的成功在于他始终坚持“推崇良心、责任心、社会的道德心”的“三心”创业理念。30年来,随着事业版图的不断拓展,他的爱心之路也越走越宽。林树哲常挂在嘴边的话是:“生我养我的故土,永不能忘记,为祖国的富强,家乡的进步,作为炎黄子孙,人人有责,当事业有成,报效祖国和家乡就是我的愿望。”为了完成公益梦,林树哲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经济建设,捐资泉州教育事业3000万、泉州慈善总会2000万、南安慈善总会1000万,捐赠四川汶川地震500万……据不完全统计,林树哲先生在教育卫生、文化、慈善赈灾、扶贫、奖教助学等事业上,已独资捐献两亿多善款。

多年来,他高度重视支持高等教育事业,巨额捐资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武汉大学等。作为国内插过队的老三屇生,林树哲深知支持教育的重大意义,他说:我是过来人,贫穷过,那时也希望有人资助读书,现在丰衣足食了,完全可以为社会多作贡献。林先生将自己的拳拳爱心放在了家乡的公益事业上,捐建学校、设立“林树哲蓝桥高考奖学金”专项奖学金,奖励资助家乡学子。

林先生心系桑梓,热爱家乡。他的足迹到哪里,哪里就有他捐赠的公益善款。铺路造桥、捐建医院、扶贫济困、慷慨解囊等仁心善举,受到家乡父老乡亲的高度赞扬,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影响。为了表彰林树哲的慈善义举,时任全国政协主席贾庆霖亲切会见了林树哲先生;国家民政部授予他“最具爱心的外资企业”荣誉称号;时任党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习近平向林树哲先生颁发“乐育英才”牌匾。他还多次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乐育英才”金质奖章及证书;2004年福建省人民政府于五星中学予以立碑表彰;2006年泉州市人民政府立碑表彰;同年9月泉州市人民政府授予“泉州市慈善家”荣誉称号。

面对诸多荣耀的名誉,林树哲一贯常态,始终以爱国、爱港、爱家乡的精神,尽心尽力去做好每件事。诚如他所说:“自己出生在一个传统的爱国华侨家庭,父亲的爱国精神令我十分敬仰,我希望能站好自己这班岗,让下一辈站在高起点上,把爱国、爱民族、爱家乡的中华传统好好继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