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04 09:53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林思翔

千古名卿 炳如日星

——明朝闽籍刑部尚书林聪



林聪像


明朝天顺五年(1461年)曹钦造反。讨伐曹钦的将士为邀功请赏,胡乱杀人,严重到割下乞丐的头来报功,百姓都躲在家里不敢出门。当时代理掌管都察院的林聪,获悉情况后急速下令,必须生擒盗贼,才能记功。乱杀的事情始被制止。锦衣卫的官兵因憎恨曹钦杀了指挥逯杲,把曹钦的亲戚朋友都逮捕了。千户龚遂荣和曹钦的岳父贺三也被抓。大家知道他们是被冤枉的,但都不敢为他们辩解。林聪了解案情后说:“贺素与钦绝,惧有今日事。遂荣尝批逆鳞者,岂从贼反?”释放了他们,还为其他众多含冤者洗刷了罪名。

这位以明辨是非、公正执法而闻名朝野的都察院大臣林聪,是福建宁德七都人,字季聪,生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21岁中进士,26岁到刑部任职,先任刑科给事中,后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刑部尚书,又加封太子少保,从一品。成化十八年(1482年)在任上病逝,谥庄敏,葬于宁德故土,墓园至今完好。林聪为官42年,著述多卷,可惜毁于倭乱,如今仅存《奏议》8卷。翻阅明史林聪列传、八闽通志林聪传、林公墓志铭及《林聪奏议》,可知其为官秉性,可感其“心照汗青,凛然气节”。

林聪所处年代,“时方多故”,是明朝多事之秋。林聪步入仕途时,正值宦官王振专权的黑暗时期,王振逼英宗皇帝北上亲征,50万大军在土木堡被蒙古部落2万部队打败,英宗被擒,王振被杀。后来代宗执位,京都保卫战,立太子之争,南宫复辟,英宗回归掌权和宪宗继位,林聪经历了这些三朝四代的重大事件。其间曾三次被贬,还被打入死牢,幸因忠臣仗义进谏,方保住性命。在那动荡的岁月里,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林聪不畏权势、刚正不阿的秉性始终不变,体恤百姓、为民请命的情怀始终不改。故明史《林聪列传》称之为:“聪为谏官,严重不可犯,实恂恂和易,不为崭绝之行。以故不肖者畏之,而贤者多乐就焉。景泰时,士大夫激昂论事,朝多直臣,率聪与叶盛为之倡。”

始建于明景泰年间的冠英坊


林聪存心公正,遇事敢言,法之所在,弹劾不避权贵。驸马都尉石璟,纵家人通同军士,以官船装载私盐,违反朝廷禁令,骚扰沿途军民。林聪上奏《劾驸马都尉石璟违法规利疏》,其中写道:驸马“情词诳,敢玩法以徇私;贪秘无厌,忍害人而利己。臣等惟法莫严于故犯;罪莫大于欺君。若不先惩治以严刑,何以厉法禁于天下。合将拿送法司,明正其罪,以为贵戚大臣将来之戒。”石璟后被罢官下狱治罪。

对皇亲如此,对奸臣更不留情。吏部尚书何文渊等人欺上瞒下,任人唯亲,林聪上奏疏要求弹劾:“伏望皇上断以大义,处以至公,严加黜罚,罢归故里,以示劝惩。”中军都督府带俸右都督汪泉,纵容家人强占官民田地约6000余顷,货卖芦柴,侵夺民利。林聪奏《劾都督汪泉暴横疏》,曰:“虽至仁至被,无不涵容;奈王法无亲,难于宽贷。合将汪泉拿送法司,明正其罪。原占田土,追夺给主还官,以为贵戚暴横之戒。”后军都督府都督同知卫颖、都督佥事郭英、张义,左军都督府都督同知陶瑾、范广,都指挥穆胜等人,因与“乐妇”奸宿,林聪甚为气愤,上奏弹劾疏称:“臣等参照卫颖等,俱受朝廷之厚恩,委以军旅之重寄。当国家用武之日,正各官效力之秋。乃敢沉湎终朝,荒淫无度。罔思边尘未靖,如何陈捍御之方;烽火屡惊,如何献安攘之策……淫酗自若,廉耻荡然……俱合拿送法司,明正其罪,以警将来。”义正词严,毫不留情。甚至连皇帝欲宽恕的罪犯,林聪也敢上疏要求依法定罪。王振党羽周铨“横行中外,势若狼虎。公卿畏其凶恶,而为之侧目”,皇帝却不忍加以“赤族之列”。林聪斗胆上疏陈述周铨罪状,“伏望陛下,奋乾刚之勇,严斧钺之诛。乞将周铨明正斩罪,榜昭天下,以明至公。”结果周铨被处斩,并将其罪状布告天下。据现存八卷《林聪奏议》60道奏疏记载,被林聪弹劾二品以上文臣武将、皇亲国戚、宦官和锦衣卫官员等达26人之多。由于林聪操持端洁,秉法直谏,朝野内外深孚众望,因而“君子乐与公亲,而小人畏公之至。”

林聪老家在宁德七都农村,加上明正统十二年(1447年)其父病故,回乡治丧期间,利用较长假期,深入霍童、九都、虎贝、周墩等地体察民情,对农民的疾苦较为了解和同情。当时宁德有个宝丰银矿(位于虎贝乡),曾是明朝六大官办银矿之一,由于多年过量采掘,到了明中叶正统和景泰年间矿脉已绝,但政府的课银(银税)还在连年增加,年税从最初的36两一直增至3090两,沉重的税赋银场难以支付,地方官就把税银分摊给百姓负担,“银场额重,民不堪”,百姓怨声载道。林聪深入银场和乡村了解后,两次上疏请求免除宁德银课,最后“竟得减免”,解除了百姓的负担。时隔500多年后的今天,宁德一些乡村农民还在传颂林聪当年为官的惠政。

英宗复辟后,林聪被升为左佥都御史。当时山东发生灾荒,林聪奉命前往赈灾。他在深入察看灾情后,奏上《请宽恤贫困疏》,疏文在陈述直隶、山东等地因遭水旱灾后人民饥窘,食草根树皮以充饥惨状后,针对当时灾年未过又催欠粮和征粮的情况,他指出:“窃以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岂可于民困始苏之日,即加征敛之暴哉!”于是他提出:“如是上年曾遭水旱贫民,曾经给粮赈济去处,亦行暂免追征还官。”“并司府州县在官,及劝借银钱布绢粮米等物,辏给赈济。兼令劝借措备牛具种子,督民耕种。”由于林聪赈灾措施有力,救活饥民数十万人,回京后晋升为右副都御史。成化二年(1466年)淮南、淮北发生饥荒,林聪巡视后,奏请朝廷借贷漕运粮食,用来拯救饥民,当地百姓像山东人民一样对他感恩戴德。

林聪从政40多年,多数时间从事刑部、吏部、都察院的司法、监察工作。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法制观点。他提出“法度者天下之法度,司法为天下掌握,朝廷不可得而私,臣下不可得而擅”的“以民为本”的法制思想,向“以君为本”的法律传统挑战。天顺二年(1458年)春林聪向英宗上书《乞缓重狱疏》,建议“朝廷敷德惠民刑辟宜慎”、“今后应决重囚,俱牢固监候,秋后具奏处决”,否则“应决重囚,若皆任拟处决,恐非所以导天地之和而体生物之仁也。”林聪希望把“缓重狱”作为今后“顺时以施政”的措施。英宗接受后,下旨于次年起每年霜降后,对死罪重囚由三法司会同其他官员,从实审录,并且定为常制。有学者研究认为,这“朝审制”在中国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林聪上疏起了重要的作用。《明史》赞曰:“林聪居言路,所表见皆自卓卓其声,实茂著名系朝野,重望有以哉!”明清间人们曾立修坊宇表彰这位“谳狱甚明,清声益振”的刑部尚书,有北京三法司前的贯城坊、福州双门前的十尚书坊等九处,宁德还建有庄敏祠,春秋祀之。

“千古名卿,炳如日星”。数百年来,林聪家乡宁德,人们以各种方式纪念这位好官。明嘉靖十七年(1539年),宁德南门外竖起少保坊,隆庆三年(1567年)又在县衙前立坊,如今基座犹存。县城的文庙塑有林聪神像,供人祭拜。近年宁德新城建设还命名一条大道为“林聪路”。在其老家七都镇,有冠英坊和都宪木牌坊,还建有少保祠,存有林聪夫妇木雕像等。明成化六年(1470年)八月宪宗皇帝赐赠林聪父亲林观为左副都御史和赐赠林聪母亲为诰命夫人的圣旨如今尚在。林聪的优秀品格和建树的法制理论,将彪炳史册,激励后人。



林聪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