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0-11 10:00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戎章榕

踏遍闽山人未老

——记闽籍资深建筑师骆中钊


在金淘镇农村建设新理念报告会上


相知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与人的交往是有缘分的,我与骆中钊的相见相识也是机缘巧合。

今年5月下旬,我利用休假参加了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和省作家协会组织的走进泰宁的采风活动。

多年未曾到访,此时映入眼帘的则是齐刷刷的粉墙黛瓦,飞檐翘角的屋宇高低错落,层叠有序,泰宁县城统一的新徽派建筑风格,形成了山、水、城、景共生共融的独特景观让我兴奋不已。

说来也巧,5月25日,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誉的普利兹克建筑奖首次将2012年度颁奖地点设在中国北京,该奖自1979年设立以来第一次颁给中国建筑师王澍。而这一天,我还在泰宁县。三天采风活动,泰宁县城市规划建设在保护古城的同时,新区建设延续古城文脉,提炼和运用泰宁古民居的造型元素、传统符号和地域特色,历史传统与现代气息交相辉映,人文建筑与自然山水相得益彰,给我此行采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网上看到王澍获奖的消息,联想到泰宁城乡建筑风格,给了我写作的灵感。

回榕后,我首先完成了《王澍获奖与泰宁建筑的相通之处》一篇短文,文章在6月5日的福建日报“屏山时评”栏目上发表。

文章引起了原省建委主任严拱钦的注意,泰宁是省建委十几年来抓的点,如今又被关注,自然让他感到欣慰。他将文章推荐给省住建厅村镇建设处的李雄同志,李雄将文章发给了远在北京的骆中钊,同时通过福建日报的责任编辑联系上我。

当李雄告知,泰宁城市建筑设计的原创人是闽籍资深建筑师骆中钊,我自然喜出望外。

对于骆中钊,我已有所知。从泰宁归来,为完成泰宁建筑的采风稿子,我做了功课。其中认真学习了苏树林省长2011年12月6日在全省城乡规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应当承认,这篇讲话对于我完成报告文学《城市建筑的“泰宁示范”》有很大的帮助。也是这篇讲话,让我记住了“骆中钊”这个名字。

在苏树林的讲话中,提到我省城乡建设的两个样板。一个是泰宁,另一个是龙岩的洋畲村。这两个样板均出自骆中钊之手。虽说未曾谋面,却也神交有日。泰宁此行留给我的是名不虚传,洋畲村虽未去过,却早有所闻。

当骆中钊看了福建日报的那篇短文时,就提出想与我谋面的愿望。斯时,骆中钊正好结束了江西一个研讨会,取道前往泰宁,希望我们能在泰宁见面。住建厅的同志还热情联系了泰宁住建局。

出于对骆中钊先生的仰慕之情和盛情邀约,我都应当前往。但碍于公务,不便轻易出行,只好婉拒,道歉再三。就将完成的《城市建筑的“泰宁示范”》初稿发给骆中钊征求意见……

相见

老天不负有心人。骆中钊在泰宁呆上几天后,拟前往建瓯市东游镇。适逢端午节放假三天,骆中钊再度打来电话邀请。更重要的是,骆中钊此行是为了展示一个历经10个月揣摩创作的畲族村规划设计,这是集他在福建12年来村镇住宅小区研究成果之大成。由省住建厅村镇建设发展中心的绘制完成效果图。既有畲族文化的元素,又有多年积累的村镇住宅设计之精华,更为难得的是,一套设计两种色调,以供群众选择,这在设计效果图中并不多见,足见骆中钊的用心。这对于我有很大的吸引力。

与省住建厅李雄、村镇建设发展中心涂远承一路同行,我们来到了建瓯市东游镇胡墩村安国寺自然村。终于见到了几天来频频通话,只闻其声、未见其人的骆中钊先生,生疏中透着亲切,熟悉中又是初识。这位华发稀疏的古稀老人,一见面笑容可掬,一交谈性情中人,敬重之情油然而生……

骆中钊从1999年起应邀参与了泰宁杉城镇状元街的方案设计。他运用从整体入手的城市设计理念,将430米长的状元街进行统一设计。一锤定音。2002年继续受邀担纲对泰宁古镇进行保护性修建规划,至此他的足迹已经开始镌刻在八闽大地上。

安国寺村只是一个不起眼的自然村。它和骆中钊是怎样联系起来的?这不能不提到一个人。

她就是厦门天鹭泓(宝鹭)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兰晓丹。这位出生在安国寺村的美丽、善良畲家女,尽管在商场打拼了多年,迄今仍保持着畲族人热情和淳朴。自从1990年外出打工后,她非常要强,一边打工一边读书,并在厦门成家立业生子,还取得成人自考的大学文凭。可是,她心中依然维系着给予她生命的那个遥远的小山村。

安国寺村距离东游镇7公里,是建瓯市东游镇唯一的畲族自然村,全村有64户262位村民。通往胡墩村2.5公里的出村路,尚不是一条公路。交通条件落后,一直制约着安国寺村经济发展,也成为兰晓丹长期以来放不下的心事。

2008年初兰晓丹牵头组织村民捐款自建出村水泥硬化公路。我在村头看到迄今仍然保留的“水泥公路捐资光荣榜”:“兰晓丹8万元,雷福旺7.6万元,兰振亨3万元,王勤荣1万元……”兰晓丹悄悄告诉我,修公路动议刚被提出,村民大都不敢相信,认为安国寺村地下一定是有文物或是矿产……更难堪的是,来自亲戚不理解的声音:“晓丹呀,你有钱可以援助我们嘛,干什么去出这个风头呢?”

面对种种非议,兰晓丹向全村村民保证:“我是一个出嫁女,不会带走安国寺的一草一木!”不仅村民不解,我也纳闷,兰晓丹已经在厦门立足,而且兄弟几个要么在厦门要么在海南打拼,都拥有一份家业。更重要的是,父母亲也被晓丹接到厦门一起生活,家乡已经没有太多的牵挂。

晓丹就我的质疑,回应说:小时候,我去胡墩上学,每天都要走在这条路上,晴天一身尘土,雨天得光着脚丫,踩着裸露的石头才能通过,真是太难走了。从那时起我就有一个梦想:长大了一定要为家乡修一条水泥路。

是呀,晓丹和她丈夫郑建福虽然小日子过得殷实,但远没有达到“富则兼济天下”的程度。她提出捐款修路,是出于一份情结,一份说不明、扯不清的故乡情结。

晓丹和村民们纷纷捐款修路的事迹也感动了市镇两级领导,在政府的支持下,2009年8月2日,一条长2.5公里、路基宽4.5米的水泥道路建成通车了。村民们纷纷穿上畲族的盛装欢庆这一历史时刻。

晓丹的心愿实现了,可是老天却未遂人愿。2010年4月20日一场狂风暴雨强冰雹袭击闽北,安国寺村亦无幸免,遍地瓦砾,大部分土木结构的民居屋顶只剩下光秃秃的木梁,“幸存”下来的几座民居房顶也是千疮百孔。在政府的关怀下,屋顶虽然暂时被修补好了,晓丹却又滋生了一个更大的夙愿。她召集全村村民开会,开诚布公地说,如果大家都有盖新房的打算,如果大家都信任我,我愿意组织大家建设新家园。村民们看到了公路开通的变化,更增强了追求美好新生活的信心。全村64户,有56户签名表示愿意盖新房。兰晓丹也被乡亲们坚强、朴实的精神所感动。她深深感到此生与安国寺维系得更紧了,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

兰晓丹为了让乡亲们扩大视野感受社会主义新农村,她首先出钱组织乡政府干部和村民骨干,先后前往龙岩的洋畲村、宁德的上金贝村、华安的官畲村和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等地参观学习。晓丹清晰地记得,当她第一次来到了被苏树林省长在报告中誉为“新农村建设的样板”———龙岩洋畲村,瞬间被这里村容村貌、民居样式所折服。如今洋畲村一年接待参观、旅游的人数超过10万人。如果安国寺村也能建设成这样那该有多好呀!她推翻了先前规划设计,一定要找到洋畲村的设计者。

几经转辗,兰晓丹联系上了骆中钊,他被晓丹的热情和真诚所感动,答应前往安国寺村考察。

通过对安国寺村民情、民风、民俗、民居以及周边环境资源考察,骆中钊建议安国寺畲村要充分利用保存完好的生态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从建设乡村公园的角度出发,发展独具特色的乡村生态文化休闲度假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变乡村面貌;通过挖掘传统历史文化,加强创意性生态文化规划,开发富有文化特色的“乡村游”,充分展现安国寺畲村历史悠久、生态优美的独特风貌。

依我看来,骆中钊与兰晓丹之所以一拍即合,是他们共同的家乡情怀。

骆中钊,1939年2月生于福建省惠安县。曾任建设部村镇建设试点办公室副主任、副总建筑师,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九建筑设计所总建筑师。1999年退休后受聘为福建省建设厅顾问,开展“村镇住宅试点小区”建设的规划设计研究,完成了100多个试点小区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实践。其中泰宁状元街评为省级“小城镇建设优秀试点工程”,龙岩洋畲村等16个评为省级“村镇住宅优秀小区”。并为福建留下了许多先进的新农村住宅设计理念和方案。

谈到故乡情怀,可是由来已久,他的记忆被拉回了久远。曾任福建省老领导的林一心回京履新后,在1984年提议成立一个“闽南开发志愿者协会”,骆中钊出任常务副理事长。从此与家乡的联系与日俱增。当我问到在福建的县区中,还有什么地方未曾到过?骆中钊认真地想了想,说是只剩下柘荣等2~3个县区。而许多县区到访不止一次两次,此行的安国寺村是他第三次光顾。真可谓是踏遍闽山人未老!

我从李雄的U盘中,回顾了骆中钊1999年在洋畲村考察时的照片。显然,现实中的骆中钊比起当年照片中的他,苍老了许多。尤其这些年,他每次出门总是携带身体不好的妻女一起结伴同行,更让人情感柔软、于心不忍。老去的是容颜,不老的是情怀!骆老喜欢写诗,他发给我一首《故乡情思》,由此可窥见他对故乡的眷念与情感:

山水武夷胜仙境,丹霞泰宁展圣灵,

神秘土楼惊世殊,红砖大厝台海魂。

石雕奇葩夺天工,茶韵浓香布人间,

水仙吐艳催乡思,建莲纯净寄真情。

芦柑红橘送祝福,桂圆甘甜贺团圆,

薯粉家和万事兴,熊胆济世享康宁。

相识

建瓯分手后,骆中钊回到北京,为我寄来他的专著《风水学与现代家居》。崇尚风水学是骆先生规划设计秉持的一个理念。他认为风水学,实际上是融合了地球物理磁向、星体天文气象、山川水文地质、生态建筑景观和宇宙生命信息等多门学科于一体,并与哲学、美学、伦理学和宗教、民俗等众多的智慧,最终形成了内涵丰富,具有综合性和系统性很强的独特文化体系。其宗旨是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调谐自然,营造良好的人类生存和发展环境,获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

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在文前提到的苏树林省长那篇讲话中,也在为“风水”正名。他说“福建民间很重视‘风水’,这个民俗特征十分明显。‘风水’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思想在建筑领域的具体体现。‘风水’在学术上对应的是堪舆学,堪即天,舆即地,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顺应自然、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它具有科学性,只是在民间往往被赋予了一定的迷信色彩。对待传统‘风水’观念,我们要采取‘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因势利导,推陈出新。”领导的讲话与专家的观点不谋而合,折射出时代的进步、观念的更新。据骆中钊介绍,新近又完成了《探析风水学》一书的初稿。

风水学是在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中基于农耕文化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在中国传统风水文化有“山之血脉乃为水”一说,讲的就是“藏风聚气,得水为先”。如果我们追根溯源,人类从原始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到农耕文明的古村落选址,或依山面水,或枕山临流,抑或背山跨水,再或沿河集居,这都离不开一个“水”字。李雄一旁补充说道,骆总是为农村规划建房,运用风水学观点老百姓最容易接受。所谓选择风水就是选择建房的位置。择居要有“取水之利,用水之便和亲水之捷”,房子要看朝向。

骆中钊在学术上最新又形成了一个理念,是创建乡村公园。他认为,乡村公园,是在城市人向往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追崇和扩大内需、拓展假日经济的推动下,应运而生的一个新理念。通过创意性生态文化开发的乡村公园,以村庄作为核心要素,可以使得纯净的乡土气息、古朴的民情风俗、明媚的青翠山色和清澈的山泉溪流、秀丽的田园风光成为诱人的绿色产业,让处在钢筋混凝土高楼丛林包围、饱受热浪煎熬、呼吸尘土的城市人在饱览秀色山水的同时,吸够清新空气的负离子,享受明媚阳光的沐浴,痛饮甘甜的山泉水,并参与各具特色的乡村生态文化产业活动,体验别具风采的乡间生活,品尝最为地道的农家有机菜肴,获得丰富多彩的实践教育,令人流连忘返。

骆中钊愿意先在安国寺畲族自然村规划设计中付诸他的乡村公园建设理念。“安国寺畲乡村公园概念性总体规划”也在抓紧编制中。未来期许不仅要看兰晓丹和她的乡亲们的努力,也要看社会有识之士的支持和骆中钊在实践中的不断完善。八闽之子历史铁证两岸情缘历史铁证



洋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