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5-28 08:39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宋友江

八闽健儿与奥运


陈忠和与女排


举世瞩目的第29届奥运会将于今年8月8日在中国北京举行。

奥林匹克精神强调竞技运动的公平与公正,在公平竞争的基础上搏弈的结果才有意义。已故的著名美国黑人田径运动员杰西欧文斯就曾全面地归纳了这种比赛与对抗的意义“在体育运动中,人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比赛,还有尊重他人,生活伦理,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以及如何对待自己的同类”。

在奥林匹克精神感召下,福建运动员早在1952年就获得新中国参加奥运会的第一个成绩记录,他就是吴传玉。

吴传玉,原籍福建。1928年生于印尼中爪哇的沙拉第加市,1951年回国。他是代表新中国第一个出现在奥运会比赛场上的运动员。1952年7月18日第15届赫尔辛基奥运会开幕,开幕的前一天,奥运会组委会正式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出邀请。仓促成立的中国代表团于29日才赶到,只有吴传玉一人参加了男子游泳比赛。这是周总理交给的任务,“要去,在奥运会上升起我们的五星红旗就是胜利"。他为新中国获得参加奥运会的第一个成绩。1953年在布加勒斯特举行的第一届国际青年友谊运动会中,获100米仰泳金牌。他是在重大国际比赛中获得冠军的第一个新中国运动员。1954年,他赴匈牙利学习中,因飞机失事遇难,是我国体育界重大损失。

除了吴传玉,从1984年以来,福建有许多运动员驰骋于奥运赛场,为国争光。

黄世平,出生于福建古田县。他是中国男子射击运动员。曾在1983年第5届全国运动会射击比赛中,获男子250米移动靶混合冠军和标准速第4名。1983年获运动健将称号。1984年在第23届奥运会射击比赛中,以581环的成绩获男子50米移动靶(标准速)铜牌。

石智勇


对于中国体育来说,1984年注定是个传奇的年份,夺得三连冠的中国女排值得回味记忆。中国女排老队员,现在福建省体育局任职的侯玉珠,正是那场中国女排对美国女排金牌争夺战上的一个关键人物。比赛开始,美国队从9∶14落后一路追至14∶14,美国人一只手仿佛摸到了金牌,因为在预赛中她们3∶0战胜过中国队。此时,中国队主教练袁伟民叫暂停,中国队替补席上站起来一位身材修长的姑娘——侯玉珠在这关键时刻登场了。“说不紧张是假的,但教练在这么关键的时刻派我上场就是信任我,我心里抱定的就是要把平时训练的东西打出来。”尽管现在能用一种平静的心情讲述,但是当时那种激动的心情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侯玉珠发球,球像脱手的飞鸟,飘飘忽忽地向对方底线飞去,对手以为是个界外球,抽身一让,球却落在线内。侯玉珠继续发球,球似长了眼睛直飞对方两名队员之间,对手慌忙垫球,心急力大竟把球垫过网来,郎平不失时机一记探头球,中国队拿下关键的第一局。第二局,美国队情绪波动,越打越乱,打到13∶3,又是最后两分,侯玉珠再度两发两得。3∶0,中国女排传奇的三连冠,中国奥运史上第一枚集体项目的奥运金牌,在洛杉矶神奇地诞生。

同样是为了中国女排夺冠,后来成为中国女排主教练、当时作为陪练的陈忠和付出的却不止是汗与血。在中国女排首次夺冠时,陈忠和只是个“无名英雄”。那时,陈忠和处于从属地位,绿叶衬红花,奖牌挂不到脖子上,形象登不了要闻版,甚至影响职称的评定。但他忍辱负重,甘为人梯,不曾抱怨。2000年底,女排重新选帅。陈忠和没有自荐,而是推举胡进。到了最后6人名单出炉,陈忠和的选择还是胡进。国家排管中心主任徐利曾开着玩笑说:“陈忠和这个主教练,是被我们逼出来、哄出来、赶出来的。”在雅典奥运会女排决赛的时刻,最开始的两局虽然丢掉了,但是陈忠和冷静地告诉队员:“没什么好怕的,你们要继续发起进攻。因为我们的实力在俄罗斯人之上。我们虽然失掉了两局,但是我们同样可以用更出色的发挥,再把局势给扭转过来!”陈忠和用他坚毅的性格,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演奏出了生命的最强音。

中国女排的福建老乡(左到右:陈忠和、侯玉珠、陈亚琼、郑美珠)


中国女排李艳的自由人角色做得更为出色。主攻出身的李艳作风泼辣,经验丰富,一传防守超一流,后排摸爬滚打很有老女排的拼搏劲。可惜一场意外车祸让她缺席了1999年世界杯。2000年奥运会后李艳退出国家队。

在1992年第25届西班牙巴赛罗那奥运会上,陈子荷获乒乓球女子双打银牌。退役后,陈子荷放弃在德国富裕的生活,于1999年初回到家乡福州。回国已快9个年头了,很多事物都在发生变化,而陈子荷依旧过着平淡、安逸的生活,这也是她所企求的。从她的言谈可以感受到她家庭的幸福。

2000年悉尼奥运会羽毛球男子单打冠军吉新鹏是厦门从湖北沙市选来的后备人才。1989年,厦门准备成立专业羽毛球队,向全国各地招生,吉新鹏成了3名小队员之一,当时只有12岁。从1989年起,他一直在厦门进行训练,1996年2月进国家队。在随后的悉尼奥运会,他在事先不被看好的情况下,连克陶菲克、盖德、叶诚万勇夺金牌。

张湘祥这位获27届奥运会男子举重56公斤级铜牌的运动员,早在1999年9月获城市运动会第二名,同年10月获“全国冠军赛”杯抓举挺举和总成绩的冠军 ;2000年5月获“亚洲锦标赛”抓举第一名,挺举第三名,他是以总成绩第二名,同年9月赴悉尼参加27届奥运会。2005年10月东亚运动会张湘祥还获得男子举重62公斤级金牌,并创造了新的东亚运动会纪录。

在28届雅典奥运会中,中国选手石智勇在奥运会举重男子62公斤级的比赛中,以325公斤的总成绩夺得冠军,并平了这个项目总成绩的世界纪录。这是中国举重队在本届奥运会获得的第二枚金牌。在首先进行的抓举比赛中,石智勇以152.5公斤笑傲对手。队友乐茂盛三次试举只成功一次,成绩为140公斤,希腊的桑帕尼斯则举起了145公斤。在接下来的挺举中,石智勇第二次试举举起了172.5公斤,总成绩达到325公斤,平了这个项目总成绩的世界纪录。

同样,举重奥运会亚军吴美锦也是福建人,出生邵武市,10岁时开始练习举重,1999年进入国家队。他的家境殷实,父亲是一名商人,他支持儿子练举重,吴美锦从小就“迷”上了举重。在雅典奥运会上,吴美锦获得一枚银牌。

射击健儿林桑在2004年8月20日在雅典奥运会赛场上,和队友奋力拼搏,发挥出色,以240环比241环1环之差惜败给射箭梦之队韩国队,为中国代表团获得一枚宝贵的银牌。林桑自1991年5月就从事专业训练,1991年5月进福建省射箭队。1993年11月入选国家队。1994年,汉城奥运与队友王晓竹、张帆在女子射箭团体淘汰赛中以250环的成绩创造世界纪录,并获得“国际女子射箭运动健将”称号。

新的奥运项目蹦床起源于美国,它由马戏团的圆形弹簧床发展成为长方形的体育比赛器械。1997年蹦床被正式列为奥运项目,设有男子和女子单人网上两项金牌。1998年,卓贤麟从体操转来研究这个新生项目,并成为国家蹦床队的总教练,卓贤麟先后挑选了几个孩子作为中国第一代蹦床运动员,其中就有黄珊汕。黄珊汕20岁时,已经创造了许多的“第一”。她是第一位进军蹦床世锦赛决赛的中国选手,第一位参加奥运会的中国蹦床选手,第一位在奥运会上获得奖牌的中国选手,第一位获得亚运会冠军的蹦床选手。中国蹦床队在雅典奥运会,黄珊汕已经夺得了女子网上项目的个人铜牌。

历数福建奥运健儿的辉煌战绩,我们心中充满敬意。令人感到欣慰的是,福建健儿为备战2008北京奥运,已经剑拔弩张——在奥地利的阳光下,薛晨一次次在沙滩上跳起扣杀;在大别山举重训练馆内,石智勇咬紧牙关一次次举起200多公斤的杠铃;在漳州中国女排训练基地里,响着陈忠和的一声声呐喊……正如雅典奥运会冠军石智勇所说,“时间只会让我们感到紧迫和使命,现在我们需要的就是认真努力备战。”

福建女运动员薛晨、郑幸娟、谢荔梅更似初生牛犊。 19岁的薛晨和搭档张希今年转战欧美亚十几个地方,为的是争取参加北京奥运会的资格。她们不到一年时间将自己的世界沙滩排球排名从第65位提升至第4位。北京的田径场上每天都会出现两个轻盈靓丽的身影,一个每天都在努力让自己在三步内跳得更远,一个每天为了跨越更高的横杆。21岁的谢荔梅和18岁的郑幸娟正在为8月底的田径世锦赛备战。“每天洒下的汗水,是为了在北京奥运会上更有竞争力,冲击领奖台”,对于年轻的三个小姐妹来说,北京是她们开拓自己梦想的舞台,她们现在拥有的是用不完的拼劲。

“五十而知天命”,这句中国古话对温文儒雅的八闽之子陈忠和颇为合适,他正率领中国女排在各地为北京奥运会练兵。

与陈忠和一样,石智勇在雅典为福建摘得另一枚最具分量的金牌,在今年的北京奥运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林丹、齐晖、黄珊汕不断战胜自我。林丹、齐晖和黄珊汕曾参加了雅典奥运会,由此他们得到了很多的经验。三人的实力,年龄层次,大赛的经历都足以让人相信他们是2008北京奥运摘金的中流砥柱,他们也的确是各自项目的领军人物。无形中,这也使他们成为压力最大的人。正在北京备战世锦赛的林丹表示“奥运倒计时让我觉得时间更紧张了,越来越近,很期待”。

的确,全国人民、福建人民都在期待, 期待着中国奥运健儿再创辉煌,期待着福建奥运健儿捷报频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