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3 11:33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杜学峰

逐鹿中原 突出重围

——记皮旅中原作战


皮定均将军

解放战争期间,皮定均任旅长的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旅,中原突围,立下了赫赫战功。

一次巧妙潜伏

1946年6月,蒋介石调集30万重兵,向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

敌强我弱,中原军区决定于6月26日主力部队分南北两路向西突围,以第一纵队第一旅向东佯动,伪装主力吸引敌人,掩护大部队跳出包围圈。

远在延安的党中央和毛泽东,时刻关注着深陷虎穴的中原军区。6月23日,毛泽东电复中原局:“同意立即突围,愈快愈好,不要有任何顾虑,生存第一,胜利第一。”

第一旅旅长皮定均,安徽省金寨县人,14岁参加红军,在鄂豫皖苏区四次反“围剿”斗争和创建川陕根据地的斗争中,作战勇敢,不怕牺牲,后随红四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抗日战争时期,皮定均率豫西抗日先遣支队跨过黄河天险,在日、伪、顽的层层包围下,创建了豫西抗日根据地。抗战胜利后,率部南下桐柏山,后编为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旅。

一旅下辖3个团,6000余人,驻扎在光山县泼陂河地区的白雀园,位于中原部队驻区的最东面,守卫着中原解放区的东大门。

国民党判断中原部队主力会向东突围,故将主力布置在东、南、北三个方向。仅在一旅正面商城潢川一线,就猬集了4个正规军和3个保安团、3个民团,并在一旅阵地的东南面构筑了纵深二三十里的封锁区,又在东北面潢川平原留一缺口,妄图诱我解放军进入其设下的陷阱。

6月24日下午,一旅旅长皮定均和政委徐子荣接到纵队急电,从旅部驻地白雀园疾驰40多公里,到达泼陂河纵队作战处。纵队司令员王树声向他们传达了党中央和中原局的指示精神,命令一旅从即日起,想尽一切办法拖住敌人,使敌人三天之内找不到中原军区部队主力的行动方向。

皮定均当夜即布置一团、二团向东、东南、东北方向移动,摆出与敌决战姿态,以吸引敌人的兵力。6月26日拂晓,国民党军对中原部队发起围攻,从正东、东南和东北方向,向一旅阵地扑来。

面对强敌的多路进攻,一旅各团沉着应战,利用工事、丘陵、山沟、稻田、河道等有利地形,坚决阻击,节节抵抗,敌人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重大代价。直至傍晚,也未能越防区一步。

我军主力越过平汉铁路后,一旅背后没有了依托,陷入敌人包围之中,向哪个方向突围呢?唯一的方向——东面。东面有敌四个军,还有反共老手顾敬之的地方武装。面对十几万敌军,以区区数千人之旅、疲惫之孤军闯如此雄关,无疑是以卵击石。

毛泽东题词

然而,“敌人守备最坚固的地方,也有可能是最薄弱的地方”。皮定均思考,敌人一旦得知主力西进,东部兵力会拥向西部,东部就会变成敌人的薄弱环节。他和徐子荣商量后决定向东突围,并想到了一个可以藏身的地方:刘家冲。这是小时候父亲带他去过的地方。

刘家冲是个小山村,丘陵地带,树木茂密,位于敌军两主力的接合部,在敌军运动的两条公路之间。这里没有大山,在敌人看来,不可能隐藏大部队。皮定均正是利用敌人的麻痹心理,做出了这个大胆的决定。

6月26日一整天,一旅顽强阻击敌人,炮声隆隆,杀声震天。皮定均采取了支撑点式的防御体系。每个支撑点都是一个山包,每个山包都自成一体,但相互之间又火力交叉,阻击着敌人的推进。皮定均在指挥所里注视着敌人的行动。望远镜里,敌人的进攻像潮水一样,一浪退下去,一浪又涌上来,但都被一旅击退。

“敌人盯得这么紧,怎么才能把部队收回来呢?”皮定均在思索着。到了中午,忽紧忽慢的阵雨骤然变成了狂风暴雨,电闪雷鸣,一片混沌,几米之外不见人影。

这真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出击!把敌人赶得远一点,撤下来,前面留一个营。”皮定均果断地下了命令。随后,他又对作战科科长许德厚说:“你马上去一团,让他们完成掩护任务后,立即去刘家冲。记住,要在2点钟赶到。”这是他第一次透露隐蔽点。

不久,隐隐响起了冲锋号声、机枪声、步枪声。枪声减弱后,只有风雨在狂虐地呼啸。一个旅防守20多公里,只用了半个钟头,就收起来了。皮旅的几千人马悄然无声地撤下阵地,与风雨融成一体。

6月26日晚,皮旅冒着狂风暴雨出发了。除了几个旅、团领导,没有人知道将要去何方。被踩得稀烂的路面转眼间就被暴雨砸平。将近黎明时,一夜强行军40多公里,终于到了刘家冲。

一轮朝阳,照着近在咫尺的东、南两条公路。国民党军十几万人,几百门大炮,上千辆汽车,向西紧追,藏在树林里的6000多名指战员都能感觉到地面在颤动。

皮定均采取了周详的措施,四周布置了严密警戒,骡马全部扎紧嘴巴拴在百姓家里,部队隐蔽在树林里,不准生火不准吸烟,甚至连咳嗽都必须用手捂住。倘若敌人的行军队伍有侧方搜索队,倘若敌人对沿途经过的那些大大小小的树林射击试探,倘若有几个战士溜出队伍去抓鸡,倘若有奸细去告密,情况又会怎样?那样,一旅将陷入四面受敌,被彻底围歼的境地。皮定均的胆量是超人的,他的这一招实在是太出人意料了。

6月27日晨,雨过天晴,刘家冲两边公路上十几万敌军还在频繁运兵。

几天过去了,皮定均没有收到主力部队的消息。无奈之下,他让电台直接联系延安总部。开始也是没有回音,后来电波传来了党中央、毛泽东的指示,只有两个字,重复地出现了好几遍:“快走!快走!快走!快走!”

离开刘家冲,皮定均率领一旅东进突围,声东击西,出奇制胜,化险为夷。

皮定均将军半身雕像

三次突围转向

1946年6月28日,国民党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刘峙察明中原军区主力向西转移的行动后,命令整编第四十七师、整编第七十二师新三十一旅、三十四旅等部队跟进、堵击,“务必在平汉路东予以歼灭”。同时,对不知去向的一旅,继续进行“搜剿”。

6月28日清晨,皮定均出其不意,揳入周家山以西阵地,在九龙山歼灭国民党军一个连,巧妙地跳到了新十三旅的背后,当夜宿营易家田铺。这是一旅突围中的第一次转向。

6月29日,国民党整编第七十二师发现了一旅的去向,急令新十三旅下辖的三十九团、三十七团和三十四旅一一团合击一旅于易家田铺。然而,一旅29日凌晨突然来个90度大转弯,向东南突围,直穿潢麻公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破了敌人的封锁线,使国民党军的合击计划落空。这是一旅突围中的第二次转向。

国民党整编第七十二师看到一旅向东南突围后,又命令新十三旅尾随追击,十四旅在黄土岗地区堵击。皮定均率领一旅向东疾进。为了突破黄土岗地区第十四旅的防线,他让旅先遣侦察队化装成整编第七十二师的谍报队,智取了旗杆店,俘虏国民党军24人,缴枪21支。这是一旅突围中的第三次转向。

皮旅的三次转向,把敌军搅得晕头转向,无可适从。

三场恶仗

突围中的第一场恶仗——大牛山之战。

大牛山高耸入云,层峦叠嶂,是进出鄂豫皖三省的天然要道,国民党军在那里部署三十四旅一一团一个营抢占了瓦西坪高地进行截击;利用商城顾敬之保安团和卫立煌保安团占据了瓦西坪西南侧、西北侧高地。

6月30日,一旅抵近商城境内的瓦西坪,准备翻越大牛山,就遭到国民党军的袭击,皮定均命令一团团长王诚汉:“动作要快要猛,像撕布一样撕开一个口子!”政委徐子荣号召指战员:“抢过大牛山,向党的生日献礼!”

一团三营七连担任主攻,九连助攻,八连是预备队。七连20名战士组成突击队,每人5枚手榴弹,在全连机枪的掩护下一鼓作气冲上高地,国民党军狼狈溃逃。

一旅占领瓦西坪高地后,虽遭到国民党军猛烈反扑。但在一团的掩护下,二团、三团和旅直终于强行越过大牛山。

突围中的第二场恶仗——青枫岭之战。

离开大牛山,一旅在吴家店进行短暂休整。国民党军侦察得知一旅抵近吴家店后,又急令五二七团星夜赶往吴家店地区进行阻击。同时集中2个旅8个团的兵力进行围堵,企图将一旅围歼在大别山区。

7月10日,一旅在青枫岭遭到国民党军挺进纵队第二团的堵击。国民党军抢先占领了青枫岭主峰,居高临下用机枪封锁了一旅的前进道路。皮定均命令二团坚决拿下青枫岭,保障全旅通过。

二团团长钟发生、政委张春森迅速做出部署:二营担任主攻,一营侧攻。二营四连、六连指战员攀上几丈高的峭壁,穿过没有道路的灌木丛林,用绑腿吊上悬岩,用柴刀、刺刀开出了一条通道,登上了青枫岭的一座高峰。同时,一营一连、二连向青枫岭迂回发起冲锋,两股力量冲上山顶与国民党军展开了白刃战,经过两个多小时激战,攻占了青枫岭,并追击了5公里。此战,毙国民党军200余人,俘19人,打通了通往淠河的道路。

突围中的第三场恶仗——淠河之战。

磨子潭是大别山东陲门户,位于淠河西岸,山陡水急,地势险要,三座大山壁立对岸。皮旅要突破敌人围堵必须渡过淠河。

一旅向磨子潭疾进时,国民党整编第四十八师一部正朝磨子潭赶来截击。为抢在敌人前面渡过淠河,皮定均命令先头营抢先渡河,并命令工兵排搜集材料抢搭浮桥,保障全旅过河。

谁知抢先渡过淠河的先头营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情况。原来,由于连日突围行军,部队已经13天得不到休息,十分疲惫,营长和两个连在山下睡起大觉,差点被摸上山的国民党军包了饺子。

河对岸山顶上响起了敌人的机枪声,曳光弹在河面频频划过,工兵架起的简易浮桥一再被洪水冲垮。

一旅面临危急时刻,皮定均冷静地命令一团火速徒步涉河,协助对岸先头营保护渡口。

凌晨,王诚汉率一团在河东三团的掩护下徒步过河。国民党军以轻重机枪的密集火力封锁河面。渡河部队利用夜暗和大雨的掩护,拼死强渡,全旅数千人手拉手渡过了淠河,登上东岸后,化险为夷。

7月13日,皮旅终于撇开纠缠不休的国民党军,急行军到达大别山最后一个山坡——东山坡。

皮定均在前线

三关勇闯

过关斩将,巧用奇兵闯三关,会师皖中平原,这是被军民口口相传的皮旅用兵神来之笔。

在东山坡,皮定均进行了突围中最为艰苦的行军动员:争取在5天内飞越皖中平原,突围到华中根据地。   

攻占毛坦厂是第一关。离开东山坡,一旅向东南方向机动。当得知国民党军正从桐城方向而来时,皮定均决定掉头北进,将敌人甩掉。

7月13日,一旅先遣侦察队攻占了大别山东麓出口处的毛坦厂,歼灭民团20余人。

奇袭吴山庙是第二关。离开毛坦厂,一旅又以每昼夜50多公里的行军速度闯进敌人心脏地区。

7月15日拂晓,一旅抵达官亭镇。这里由伪军改编的民团把守。一旅三团前卫第一营以突袭方式将睡梦中的100多名民团官兵俘虏。接着,继续向东北方向前进,沿途多次击退国民党地方武装的袭扰和阻击。

7月16日,一旅到达吴山庙。这里由国民党寿县保安队驻守。皮定均决定采取奇袭方式夺取吴山庙,一团前卫九连化装成国民党军,三下五除二,没费一枪一弹就俘虏保安队30余人,向津浦线飞奔。

7月19日中午,一旅到达红心铺,离津浦铁路只有20多公里,跨过津浦路就是苏皖解放区了。

突破津浦线是第三关。7月18日,国民党军12个旅的兵力,自徐州、夹沟、固镇地区分三路进攻淮北津浦路东解放区,将重兵屯集在津浦路沿线。他们利用日军留下的碉堡、工事和护路沟,严防一旅通过津浦线。

为防止一旅闯过最后的防线,国民党第八绥靖区命令整编第七师一七二旅两个团和整编第四十八师一三八旅在明光一线全力进行堵截。

一旅党委在红心铺召开紧急会议,皮定均指出,不惜一切代价在翌日6时,从明光与管店之间突破津浦铁路线。为此,做了战斗部署:全旅编成两个行军纵队,以旅直和第一、第三团为右路纵队,第二团为左路纵队,急速行军向津浦路挺进。

7月20日晨,一旅到达津浦路边。这时,一列满载国民党部队的装甲列车赶来截击;铁路两侧碉堡内的敌军也以轻重机枪疯狂扫射,配合装甲列车将正在过铁路的我一团截成两段。与此同时,明光、管店、滁县的国民党军分五路出动,企图从两翼钳击。

危急时刻,皮定均命令三团截住滁县方向之敌;二团堵击明光、管店之敌;工兵排点燃炸药阻止装甲列车;全旅迫击炮集中轰击敌人车站据点,掩护一团冲过津浦路。

我一团指战员从铁路两侧奋不顾身跃上路基,攀上装甲列车,将集束手榴弹投进车内。国民党军遭受重大杀伤,向明光方向仓皇逃去。经过3个小时的激战,一旅终于在7月20日10时全部越过津浦线。

越过津浦线后,一旅向嘉山全速前进,与前来接应的淮南军区嘉山支队会师。

当年《新华日报》刊载此胜利突围消息时,以《谨向皮定均将军所部致敬》为题发表社论:“我中原军区皮定均将军所部,突破蒋军重围,历尽千辛万苦,于七月二十日胜利到达苏皖解放区某地。证明了共产党军队是消灭不了的,人民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力量。”突出重围的皮旅被改编成华中野战军第十三旅,后来又扩充为独立师,转战华中、华北,参加了苏中、莱芜、孟良崮、临汾、太原等战役,在解放战争中屡立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