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08 15:23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林华光

一代鸿儒的历史贡献

——编译家、教育家、科学家郑贞文


郑贞文

郑贞文(1891—1969年),字心南,祖籍福建长乐。1909年就读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并参加孙中山先生组织的同盟会,翌年考入仙台第二高等学校本科第二部。1911年10月,得知武昌起义,即辍学回国参加革命。福建光复后,于当年11月任福建都督府政务院教育部专门科科长;1912年4月,改任该部特派南洋华侨教育视学官,赴南洋考察;次年又改任福建第一高等学校教务长。1913年8月,赴日本仙台“二高”续学。路过上海时,经好友陈承泽介绍,认识了商务印书馆编译所负责人张元济和高梦旦。张、高约他在学余时间做编辑工作。1918年8月郑毕业归国后,即应邀在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理化部编辑员。从此,他与编译、教育和宣传普及科学等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传播普及现代科学文化知识

郑贞文一生参加过不少学术团体,与他关系最密切并作出较大贡献的是中华学艺社和中国化学会。郑贞文东渡日本及学成归国这一段时间,值“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正摒弃旧教育,提倡学习西洋先进科学。他怀着“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思想,为新科学的普及,做了大量工作。中华学艺社是1916年我国留日学生在东京创立的学术团体,其宗旨是:“研究真理,昌明艺术,交换知识,促进文化”。中华学艺社原名“丙辰学社”,郑贞文是该社发起人之一,郭沫若是该社社员,蔡元培、范源濂、梁启超等为该社名誉社员。该社1917年创刊《学艺杂志》,发表研究成果及介绍东西方科学文化。

《学艺杂志》内容丰富,版面活跃,包括文科、理科、哲学、政治等,既有科学、艺术方面的论文,又有诗歌、小说、绘画、杂谈等,流传颇广。郑贞文还亲自为刊物撰写了许多不同学科、多种类型的文章,如《科学之体系》《最近自然观之批判》《学术界的新要求》《原物》《电学》《周期律说》《康德之天体论》等。1918年,因绝大多数社员反对北洋军阀段祺瑞与日本军阀缔结中日军事协定,郑贞文辍学回国,组织救国团,中华学艺社社务停顿。1920年,在北京和上海的社友推举下,郑贞文为临时总干事,组织恢复社务。他与商务印书馆协商,将《学艺杂志》改为月刊,由学艺社负责编辑供稿,归商务印书馆排印发行。学艺社同仁公推陈承泽和郑贞文为编辑主任(陈负责社会科学,郑负责自然科学)。

1932年成立的中国化学会,是我国成立较早、影响较大的自然科学专门学会之一。郑贞文是该会的发起人之一,曾任该会第一至五届(1932—1937年)理事和《中国化学会志》创刊时的总经理及名词委员会委员。他还创建了中国化学会福州分会,并任该会会长多年,在支持科学研究和促进高等院校教学等方面起过不少作用,例如丁绪贤的《化学史通考》等大学丛书,就是在郑贞文的支持和促进下,在商务印书馆出版和再版的。

留学日本期间,郑贞文应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之约,邀集留日同学周昌寿、罗鼎等人,参考几部英、日著名辞书,编成《综合英汉大词典》。后经黄士复等修订,于1928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918年秋,从日本留学归来,郑贞文应时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所长张元济之邀,到该所任理化部编辑,1921年任理化部主任。

商务编译所成立初期,以编辑小学教科书为主。郑贞文任职后,转为侧重中学教科书的编辑。为了适应当时各中等学校教学需要,他除组织理化教科书的选编外,还亲自编写一系列中学化学教科书,特别是1929年出版的新时代高中教科书《化学》是我国化学家自编的第一本高中化学教科书。该书出版后,风行全国,再版多次,成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广泛使用的高中化学教材之一。他撰写的初中、高中《化学》和《化学学生实验教程》等书,均曾被采用为中学化学教材长达数十年之久。

在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职期间,由郑贞文翻译的有《化学本论》(曾作为大学化学专业的读本)《化学与量子》《最近物理学概观》等8种;由他撰写的有《元素之研究》《原子说发凡》《有机化学概要》《营养化学》等多种。他还翻译和编著了多种自然科学著作,内容涉及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气象学等多种学科。由他编辑著述出版的自然科学书籍达数十种,将近代科学知识向国内广为传播。他主编的《学艺》《百科》《少年自然科学》等丛书,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很受欢迎。他编著的《人》《自然界和生物》《火和爆发》《化学与我们》等书,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便于读者理解和领会。仅不完全资料统计,其中由他编撰或主编的有《实用自然科学教科书》《自然科学词典》等41种。

在翻译编撰科学著作时,郑贞文还十分注意科学普及和基础知识的教育,曾编辑一套《少年自然科学丛书》,共12篇,涉及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人类、生活,几乎包括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郑贞文写过一篇名为《爱之光》的科学戏剧作品,用通俗有趣的形式,介绍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这种用戏剧的形式宣传科学、普及科学的尝试,颇具匠心,对普及科学知识和科技人才的培养,都起了一定作用。

他在中国文学、史学等方面也有不少论著。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他主持续成了《福建通志》(此书清康熙二十三年始纂,此后屡续屡辍,且原卷散佚甚多),付出了许多心血。为了激励福建人民的民族精神,他还辑校历代至民初闽籍名贤53人传略,汇成《闽贤事略》一书,于1935年由福建省教育厅印发,1936年再版。抗日战争期间,集校宋末闽籍爱国文人郑思肖的《铁函心史》和谢翱的《唏发集》,编制二人年谱,合刊印行。晚年,他进行了不少历史考证和著作,著有《郑成功年谱》《郑成功收复台湾》《戚继光斩子传说考实》《也谈戚继光斩子》《金门小志》《红楼梦诗文译注》等,并将一些历史故事写成闽剧剧本,如《郑成功》(与唐崇煊合作)《琵琶行》(与郑闲萍合作)等曾都在福州上演。

永安抗战遗址挹秀楼

统一我国化学物质命名法

清末民初,我国引进西洋科学,许多名词非我国所固有。译者各自翻译,不但极不统一,且有许多译法很不科学。如:当时对H、O、N、F、CL这五种常见的气体元素,有的称作“轻气”、“养气”、“淡气”、“弗气”、“绿气”,有的参照日文译作“水素”、“酸素”、“窒素”、“弗素”、“盐素”等。郑贞文在日本留学期间,开始注意化学名词的命名问题,回国后对此做了较系统的研究。他搜集了许多结构已定、且有代表性的化合物,根据化学元素的族类归属,以中国原有文字为主,或采用中国文字的特点,分类命名,另创新字,创造出中国式的化学名词,在他所著的《有机化学命名草案》中,针对有机化学中名词复杂、译音冗长的特点,摒弃了单纯译音方式,以自创新字为原则,选用新字的部首,将错综复杂的外国有机化学名词,译成统一的中文用语。这是郑贞文的一大创造。李乔苹1926年所撰的《有机化学工业》一书,就是我国采用这种新法译名后的第一部著作。

1932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编译馆,该馆成立了化学译名审查委员会,由教育部聘郑贞文任主任委员,负责起草化学译名草案。郑贞文根据他多年对化学译名研究的成果,写成了《化学命名原则》(草案),提出《化学命名原则》130余条,经教育部在南京召开化学讨论会,组织化学名词审查委员会,以郑贞文为主任,审定公布,并于1932年6月出版。全国的化学名词至此才得到统一。如上述的五种气体元素,分别创新字以氢、氧、氮、氟、氯命名;金属类则创“金”偏旁的钙、镁、钾、锌、钠等字命名。这样,一见字型,便能识别元素类别,又便于记忆,为我国现代化学科学的奠基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这一《化学命名原则》经中国科学院审查,增添了十余条,改名为《化学物质命名原则》,于1951年公布实施,沿用至今。

为筹建厦大“做了许多奠基性工作”

1912年,郑贞文到南洋视察华侨教育时,结识了陈嘉庚先生。1920年,应陈嘉庚先生邀请,郑贞文来到厦门,筹办厦门大学。在厦期间,郑贞文与陈嘉庚先生共同对校舍建造及部(院)科(系)之设置悉心筹划。

1921年4月,校舍基本建成,4月6日,厦门大学正式成立。当日,3000多名福建省及厦门市各界代表与厦大及集美师生参加了大会。仪式中奏起了由郑贞文作词、赵元任作曲的《厦门大学校歌》。全词如下:

自强! 自强!学海何洋洋!谁歟操钥发其藏?

鹭江深且长,致吾知于无央。

吁嗟乎!南方之强!吁嗟乎! 南方之强!

自强!自强!人生何茫茫!谁歟普渡驾慈航?

鹭江深且长,充吾爱于无疆。

吁嗟乎! 南方之强! 吁嗟乎! 南方之强!

5月初,校长邓萃英辞职,陈嘉庚聘任郑贞文为代理校长之职。6月中旬、陈校主新聘之林文庆校长到任,郑贞文才卸任校长一职,回任教授兼教务长,负责大学开办后的诸多事宜。1921年秋,郑贞文离开厦大,回上海商务印书馆,仍任编译。

郑贞文虽然在厦门大学的时间不长,但与厦门大学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厦门大学建校13周年时,时任福建省教育厅厅长的郑贞文为《厦大周刊》题词:“菁我造士”。厦门大学20周年校庆(1941年4月6日),应萨校长之嘱赋诗一首。

广搜精庋访求散佚古本典籍

郑贞文在保存我国文化遗产方面,也有过不少贡献。

由于旧中国政府的腐败,我国有大量珍贵的古版书籍散佚,其中落入日本人之手的不少。1928年3至5月,郑贞文以东方文化事业总委员会委员和中华学艺社负责人的身份,偕同张元济赴日寻访。他们不仅遍访日本公私立存书机构,而且获日本宫内省特许,进入宫内省图书寮(皇家图书馆)阅书三日。此行,他们以中华学艺社名义共借得精选的宋、元、明代珍本46部,就地逐页摄成照片,带回国内,后经商务印书馆编印成书。还有一些借影的珍本,与国内原有但间有残缺的古本,配集成整套古版书籍,由商务印书馆印刷出版。比如,完全宋版的《太平御览》、《宋刊四书》、《四部丛刊》、《百衲本二十四史》等。

郑贞文与张元济这次赴日本,不仅影印了我国已经佚失的古籍数千册,还获得中国科技史上最有价值的《周易参同契》和《天工开物》两书,并由此激发了他研究中国化学史的兴趣。他阅读大量中国古籍,搜集《周易参同契》的不同版本(多达17种),并以现代化学的观点解释和阐明魏伯阳、葛洪等中国古代炼丹家及炼丹术与化学的关系,耗时3年多写就一部专著——《中国化学史》。1932年“1·28”事变中,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印刷厂及郑贞文住处的书稿、校样和副本,悉数被日军的炮火焚毁。《中国化学史》“胎死腹中”,这是郑贞文一生中的一大憾事,也是我国化学史界的一大损失。

教改有方致力推进福建教育事业


1932年底,经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推荐,郑贞文担任福建省教育厅厅长。

郑贞文任职前,福建教职员中常有被欠薪现象,各校之间多有门户之见,教学水平不高。他任职后,进行了整顿,比如:筹还欠薪,规定每月按时发薪,使学校教职员工安心工作;提倡国语教学,推行普通话和“健康教育”;聘任教师,规定各类学校教师任职资格和条件,由各地选聘,报教育厅核准后发送聘书;开办教师补习班和培训班,以提高教师水平和教学质量;聘请外地专家、学者到闽讲学,提高本地教学水平;举办高中会考,提高高中学生水平,以增加高中毕业生考入全国第一流大专院校的比例;创办福建科学馆(1933年),为教学、科研和培养人才提供实践平台……以上措施的实施,收到了积极效果,福建教育面貌大为改观,教学质量渐与京、津、沪等地区同处全国先进行列。

为了实现早年“科学救国、教育救国”的理想,郑贞文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1933年,他创设福建省清寒学生大学奖学金(每人每年270元,后随物价提高增至800元)。尔后,又设小学教师进修奖学金,选取任职四年以上,教学成绩卓著的公立小学教师,享受公费进入大学进修。为培养初级中学及简易师范学校师资,1939年创办“省立中等学校师资养成所”,1941年扩充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并附设中、小学作为实习场所。他还主张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全面教育,在公立中小学中,普遍设立音乐、图画、体育、劳作课程,1935年设立省音乐教育委员会,1937年设省健康教育委员会。在社会教育方面,除了1933年创设福建省科学馆,亲兼馆长外。抗日战争爆发后,为加强民众爱国抗日教育,1937年底,教育厅召集高中、高职、师范学校临毕业学生2000多人,进行短期训练,然后派赴全省各地,进行抗战宣传教育。全省各乡设立战时民众学校,扩大初等教育的普及面。1940年后,这些民众学校均改为中心校或国民学校。

抗战期间,省政府内迁永安,沿海中学陆续疏散到内地,全省划为9个中学区,每区设立一所完全中学或高级中学。同时,在闽西和闽中山区增设初级中学和完全中学,以容纳沿海疏散的学生。全省的教育较抗战前有了较大的发展。郑贞文还筹办成立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福建省立农学院、福建省立医学专科学校(后改为福建省立医学院)和省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后改为国立福建音乐专科学校)。抗战期间,这些高等学校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办学,为抗战培养和造就人才作出特殊的贡献。

经过郑贞文11年的苦心经营,至上世纪四十年代初期,福建省已初步形成乡有小学、县有中学、省会有大学的教育网。师资培训方面,也从全省仅有一所省立师范学校,发展到10所省立师范学校。原来较为落后的福建教育事业,有了显著的发展。

1941年9月,陈仪离职,刘建绪接任省政府主席。郑贞文请辞厅长之职,未获批准。1943年冬,刘建绪委任徐箴为福建省教育厅厅长,郑贞文这才被免职。

新中国成立后,郑贞文焕发精神,投身新的生活,历任福建省自然科学协会筹备会常务委员兼出版组主任、文史研究馆馆员、政协委员、历史学会委员等职,撰写出了《自然及其发展》及许多有价值的文史资料,如《辛亥革命与福建党人》《清末福州人民反帝史话》《孙中山先生来闽》《厦门大学筹办的回忆》《金门小记》等,从历史事件亲历者的角度还原历史。

“文革”期间,年近八旬的郑贞文身心备受摧残,1969年11月病逝,终年78岁。

永安刘氏宗祠,抗战时为福建省教育厅旧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