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1 11:51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王建成

 

我与光泽县第一个全国劳模

王建成

 

陈元栋.jpg

陈元栋

 

上世纪90年代,光泽出了一个养路工的全国劳动模范——陈元栋。我对他的事迹作了报道,引起社会反响,也带来正能量。

那是19924月初,我在光泽县总工会工作。一天,县公路段工会主席方宝贵到办公室,聊起该段桥亭道班一个叫陈元栋的老养路工,是1962年从莆田来到光泽的。那时光泽县公路大多是沙土路,靠人工养护。陈元栋所在的道班只有4个人,却要养护8公里沙土路面。但在他们精心养护下,“好路率”一直保持100%,被誉为“全省一流的沙土示范路面”。   

陈元栋以路为家,勤勤恳恳,没有节假日,一天工作都在10小时以上。无论白天或是黑夜,只要下大雨,他便坚持上路清边沟,防积水,提醒过往车辆注意泥石流。一次,他到福州开养路工先进工作者大会,会议安排出游,他心里惦记着护路,连夜赶回。还有一年,他患重病住院,危险期一过就要求出院,医生和领导及家人都不同意,而他就偷偷地溜走,弄得护士打针找不到人。

由于多年在路段工作,陈元栋积累了许多公路养护经验。如夯实路基,路面定中,路沟斜角等一套养路实用技术,在全段推广,为提高全段公路养护水平做出了贡献。

我听完方宝贵介绍,心里深受感动,于是产生采访念头。采访那天,我在桥亭道班见到了黧黑矮壮、一脸憨厚、年约50出头的陈元栋。他给我讲了很多不为人知的工作经历和生活细节。接着,又带我看了他养护的路况。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坑洞也没有的中高旁低的沙土公路。两边路沟干干净净,毫无杂草,排水流畅,简直像精雕细刻的艺术品。我赞叹不已,顺便拦车采访了几位过路的驾驶员。他们竖起大拇指说:“我们走过很多路,这里的路面是最好的,既平稳舒适,又有安全感。你要替我们好好宣传一下。”接着,我还采访几位附近的村民,他们也说:“道班这位养路工长年累月在这偏僻的山区养路,条件艰苦,住简陋道班房,吃的米和菜要向我们买。到青黄不接时,同我们村民一样,忍饥挨饿,过艰苦日子。但他们还要出勤、护路。没有埋头苦干精神,那能养出这么好的路啊。”

采访后,我挑灯夜战,挥笔写下题为《永不疲倦的“老黄牛”》的稿件,寄给报社,发表在1992417日的《福建日报》“班组园地”栏目上。

平整的桥亭公路段.jpg

平整的桥亭公路段

陈元栋事迹宣传出去后,南平地区工会领导将他的材料上报省总工会,后被省总工会推荐为当年的“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人选,受到全国总工会的表彰。与此同时,省政府授予他“劳动模范”称号。

荣誉,对于陈元栋来说,意味着更高的要求,更新的起点。作为桥亭道班的班长的他更加忘我地工作,不断提高公路养护质量,所养护的路被省公路局评为“沙土标杆路”,他的道班和个人多次被省市公路局授予各种荣誉称号。1992年和1993年,光泽发生几次特大洪灾,桥亭路段严重受损,陈元栋带领全班养路工日夜不停地加班加点抢修,成为全县路毁最早恢复通车的地段。为此,1995年他又一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199811,陈元栋退休,享受全国劳模应有的待遇,公路系统在住房等待遇上给予应有的照顾,让他安享晚年生活。但他人退身不退,还常到道班,关心道班,指导帮助道班同志精心养护。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突飞猛进,2002年桥亭路段改为水泥路面,道路硬化,干道平整通畅,人车好走,养路护路也淡为历史。前年,桥亭公路站也因此撤销了。但他并不惋惜,心里充满对祖国公路交通发展的骄傲,同时也为自己能有那段艰苦养护的青春岁月而感到荣耀。

30年快过去了。我已离开了工会,调到其他单位工作。然而,关于陈元栋事迹的报道这件事,记忆犹新。他的朴实形象与实干精神也一直鞭策我前行。

现今桥亭公路.jpg

现今桥亭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