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02 15:32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吕传彬

 

赵俪生的史学人生

吕传彬

赵俪生.jpg

赵俪生

赵俪生著作.jpg

赵俪生著作

 

参加爱国学生运动

赵俪生,1917年农历四月二十五日,出生于山东省安邱县景芝镇东村。6岁入私立小学。母亲到青岛谋生时,他进胶济铁路中学初中班试读,接受新思潮、新文艺熏陶,大量阅读鲁迅作品。1930年,还是初中生的他,便与同学创办了文艺小团体“茴香社”,油印文艺刊物《茴香》。1932年秋,他与同学组织“浪花”文艺社,在《胶济日报》的《浪花副刊》上以“冯夷”为笔名,发表白话诗文。与此同时,陆续翻译一些英国华兹华斯的儿童诗、王尔德的童话、法国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及牛津版《世界著名小说选》中作品。1934年,出于生活上考虑,他报考财政部税务专门学校。后转而报考北大、清华外文系。结果,被这两个学校同时录取,他选择了清华。 ???

就读清华,赵俪生经常出入中文系、哲学系、心理系教室听课。闻一多先生开的《诗经》《楚辞》《唐诗》《古代神话》四门课,他全去听。闻先生曾给他出一题目《上古帝王感生传说的分析》,赵俪生写出了平生第一篇考据论文,得到老师肯定。上课之余,他组织文学社,并担任清华文学会主席,编《清华周刊》和《副刊》,还与郑庭祥(郑天翔)办起《浮世绘》副刊,假《青岛时报》版面刊行十余期,直到该副刊被勒令停刊。

1938年,“一二·九”学生运动,北平万余学生举行抗日救国大示威。赵俪生参加5次游行,与同学手挽手,高呼抗日口号,对反动军警展开英勇搏斗,并冒着生命危险执掌门旗。1936年3月31日,为悼念因游行被反动军警关押致死的学生郭清,身高1.80米的赵俪生与好友郑庭祥、王瑶等四人负责抬棺,与北平高校学生上街游行。至北池子骑河楼时,包括他在内的四名抬棺者被警察拘捕。

经过爱国学生运动的实际锻炼,赵俪生思想明显进步,旋即加入“左翼作家联盟”(下称“左联”)与“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下称“民先队”)。在“左联”与“民先队”组织里,赵俪生发挥文学特长,与同仁创办“国防文艺社”,出版《国防文学》刊物。此外,他还参与进步文艺刊物《北方文学》的编辑工作。一年多的时间,他在《新地》《清华周刊》和《时事类编》上发表数十篇作品,为民族解放呐喊。

踏上革命征途

日寇侵华期间,赵俪生积极投入抗日洪流,翻译出版苏联作家尼古莱·微尔达描写十月革命后富农与叛匪勾结制造叛乱事件的长篇小说《孤独》,译文长达20万字(此书后被中央党校定为富农问题重要参考书),巴人(王任叔)为译著写了前言。卢沟桥事变后,他辗转来到太原,参加“牺盟会”,报道抗日决死队之创立。秋后,随平津流亡学生至长沙,同王谦益(王修)、程骏声(程之平)、魏蓁一(韦君宜)等参加晏阳初、瞿菊农主办的河北正定县平民教育促进会乡村教育工作团,进行抗战动员宣传。冬季又北返临汾,经“民先队”介绍,参加爱国革命老人续范亭领导的第二战区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在西北工作团工作。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赵俪生一行5人,徒步一个星期抵达延安,见到张闻天等中共领导人,还聆听了毛泽东同志在抗大演讲《矛盾论》。之后,他和妻子绕道西安再转去晋南抗日前线采风,写出报告文学《在王老婆山上》,发表于胡风主编的《七月》。他在晋南夏县人民武装自卫队万连芝中队任政治教导员时,创作了《中条山下的梦》《任海龙》等报告文学,发表于武汉《新华日报》。1939年,赵俪生夫妇分配到第二战区政治保卫队第三支队政治部宣传科,给军事干部调训班讲授《新三民主义论》《统一战线》等课程。翌年暑天,赵俪生在西安遇到了同学加战友程骏声(程之平)。程当时在《西京平报》社谋事,系关中地下党负责人之一。他们商定由赵俪生担任党的外围地下工作,赵俪生夫妇于是在蔡家坡高店镇附近住下,一方面搜集国民党军队的有关情报,一方面想方设法搜集陕北革命根据地急需的通讯器材如电话筒、元器件等,并秘密输往陕北,为革命根据地军民坚持抗战做出自己贡献。

30岁的副教授

赵俪生在工作.jpg

赵俪生在工作

1939年夏至1946年秋,赵俪生以中学教员公开身份,为党做隐蔽的外围地下组织工作。同时,不忘学术志向,搜求典籍,致力史学研究,兼及创作与翻译。其间,他翻译德国革命作家沃尔夫剧本《奥京喋血》约10万字,还广泛搜集关中历史文献,如“关中三李”及王弘撰(山史)著述等。

同年8月,刚满30岁的赵俪生,应河南大学之聘,任历史副教授,相继发表《王山史年谱》《清初四大学派》,还独立创办《文史周刊》,兼任《文史哲季刊》副主编。

1948年6月24日,开封城第一次解放。从事党的外围工作的赵俪生,受到刘伯承、陈毅、陈赓的亲切接见。不久,以董必武为主席的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并在正定县城内成立华北大学(人民大学前身),吴玉章任校长,赵俪生被分配到第四部(研究部)任研究员,与何敬思、叶丁易、王冶秋、刘大年、荣孟源等人共事。1949年初,赵俪生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写成《北方大族与拓跋皇室间的关系》与《北魏社会经济基本性质之辨析》两篇论文,发表在山东大学学报上。不久,他将学术研究成果,写成《论新中国新史学的建设问题》和《谨评闻一多先生的学术成就兼论中国文献学的新水平》两篇新作。之后,赵俪生受聘中国科学院,在编译局编译处工作,参与设计创刊《中国科学》《科学通报》《中国科学精华(外文摘要)》三种期刊。

农民战争史研究的开拓者

1950年11月,赵俪生应聘山东大学任教,主讲政治理论课。在山大,他与历史系童书业,中文系吕荧、黄公渚,外文系方未艾,医学院杨枫,古文与甲骨文研究者丁山诸先生颇多往来,一起倡议创办《文史哲》双月刊。1953年下半年,赵俪生正式开始了具有“扛鼎”与拓荒意义的教学和研究工程——中国农民战争史。他与妻子一起,广泛读书涉猎,搜集资料,制年表,绘地图,编讲义,写论文,尽管工程浩繁,夜以继日,但津津有味,不感倦怠。他们用整整一年时间,在《文史哲》《历史教学》《光明日报》上连续发表有关中国农民战争史的论文13篇。后辑为《中国农民战争史论文集》出版,为新中国的农民战争史教学与研究开了先河。

写不尽的顾炎武

1970年2月,54岁的赵俪生曾在周总理的过问下复职。这位对社会科学文史哲三大类颇多染指堪称“杂家”焕发生命第二春。80年代开始,他倾心顾炎武(亭林) 的研究,写论文,作札记,三编其传,兴味盎然,乐此不疲。1986年12月,推出力作《顾亭林新传》。

顾炎武,生于明万历四十一年,死于清康熙二十一年。明鲁王时任兵部职方郎中,入清后坚决不仕,誓死拒绝清廷两变征召,并且奔走了半个中国,与下层社会联系,和江湖豪杰结成秘密团体,进行反清活动,晚年定居陕西。顾炎武做人奉“知已有耻”,治学重联系实际,审慎求精,于政治思想、治学方法等方面多有建树。

赵俪生很早就对顾炎武进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写成书稿。脱稿后却在手头压了40年,致使国内外颇有几位对清初遗民活动非常感兴趣的人常写信来询问此书的出版情况。直到1986年底,他几经易稿后,自感考证确有把握时,才拿出来出版,还谨慎地在个别拿不准的地方标明“失考”。有一处,史料中两个姓戴的人名,都和傅青主、王山史交往很密切,很像同一个人。他在一篇文章初稿中就写下了:“戴务旃字枫仲”。然而,后来发觉不对头:戴本孝,字务旃,和州人;戴廷栻,字枫仲,祁县人。他却把一个安徽人跟一个山西人错捏成一个人。为此,他把别人本不知道的差失,记入《顾亭林与王山史》一书序言,告于天下,留于后世。可见,赵俪生专注顾炎武研究,历50年不衰,做到了一丝不苟,去伪存真,确不容易。

在史学这块园地上,耕耘起来的确艰苦。赵俪生不怯不躁,不搞“竭泽而渔”,而是“史论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并探出一条新路。2007年,一生为中国史学研究付出巨大心血的赵俪生因病去世,享年90岁。

赵俪生(左一)与钱三强等合影.jpg

赵俪生(左一)与钱三强等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