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写航天人生
——记“两弹一星功勋”人物王希季
王高岩
王希季获奖
今年99岁高龄的王希季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高一学生考上重点大学
王希季,1921年7月生于昆明一户白族家庭。上学后,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初中毕业,因患重病不得不休学。半年后康复,即参加昆明市中学会考,一举摘得全市第一名桂冠。高中一年级时,国家允许高中生可不受年级限制提前报考大学。王希季参加考试,脱颖而出,被“西南联大”机械系录取。
1942年王希季大学毕业,此时正值抗日战争最艰苦之际,他萌生“多学知识,振兴民族工业,以此救国”的理念,1947年以优异成绩考入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就读动力与燃料专业。到了美国,王希季顾不上欣赏异国他乡美丽的自然风光,一头扎进知识的海洋,发奋苦读,每天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挑灯夜读更是家常便饭。很快,便跻身本专业学习成绩的前列。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正准备攻读博士学位的王希季得到消息,立即决定,放弃国外优厚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回国贡献才智。1950年春,王希季和华罗庚教授以及一些立志报国的中国留学生一起,乘船穿越浩瀚的太平洋回到新中国。先是到大连,任“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后又赴上海交通大学任教,被任命为“工程力学系”副主任。
航天人王希季
1958年11月的一天,王希季突然接到通知,说上海市委有关领导要找他谈话。市委领导告诉他:“毛泽东主席在党的八大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向全国科技工作者发出了‘我们也要搞卫星’号令,组织上决定调你到‘上海机电设计院’工作。”这个设计院实际是一个保密单位,专门研制发射人造卫星的运载火箭。王希季心里清楚,将人造卫星送上天,对于新中国来说相当重要。他毫不犹豫点头答应。从此,义无反顾改行了。
攻坚克难
上世纪50年代,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全面封锁政策,要想研制人造卫星,必须立足本国,刻苦攻关。王希季废寝忘食查找、搜集相关资料,边学习理论边搞研究。当时缺乏电子计算机,王希季不等不靠,坚持土法上马,用手摇计算器,甚至算盘进行计算,硬是计算出海量数据。半年后,他和同事们研制、总装出了我国第一枚探空火箭。检测时,因一些部件达不到技术要求,火箭无法发射。作为项目负责人的王希季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针对国情,大胆修改技术方案,经过一段时间努力,1960年2月19日发射成功。这枚完全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研制的液体推进剂探空火箭的发射成功,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我国迈出了征服太空至关重要的第一步。此后,王希季不断攻坚克难,带领课题组在10年时间里先后研制成功涵盖气象、生物试验、核爆取样与技术试验等许多不同类型的15个型号的探空火箭,成为中国这一领域的领军人物。
值得指出的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运载火箭“长征一号”,技术方案是王希季提出的。1970年4月,“长征一号”成功地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顺利送入轨道,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5个空间国家。毛泽东主席对“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给予了高度赞扬,称赞王希季等科研人员以聪明才智提升了国威,为国家做出了卓越贡献。卫星上天后,王希季又投身到卫星返回技术的研究中,经过先后数十次实验,突破了一系列技术难关,我国返回式卫星上天,并掌握回收技术,引起全球航天界的瞩目。许多国家的航天专家充满钦佩地对他说:“中国在航天技术的发展上,有两大十分了不起的成果,一是研制出了氢氧发动机,二是研制出了返回式卫星。”在返回式卫星上,王希季还采用国产彩色胶片进行拍照,填补这项技术的空白。接着,他对卫星姿态控制系统实行数字化。
王希季科研硕果累累,曾荣获国家科学进步特等奖及一系列国内外大奖,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荣获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还先后担任了航天工业部总工程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及科技委主任、中国卫星总设计师。如今,已99岁的王希季,仍在为我国航天事业做贡献,关心着“中国制造2025”,开展互联网+航空的新项目研究。
王希季与神州五号科研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