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06 11:35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苏 静

 

陈元钟杏花村梦梅

苏 静


艾青题匾杏花村.jpg

艾青题匾杏花村

杏花村志.jpg

杏花村志

 

安徽池州秀山门外杏花村,因唐代大诗人杜牧《清明》一诗中的名句“牧童遥指杏花村”而享誉天下。其实,历史上,杏花村并不是因杏花而出名,而是因梅花极盛而远近驰名。这当中,还与清代福建连江籍诗人陈元钟梦梅佳话有关联。

杏花村西,有一处水中高地叫梅林洲,又叫梅里洲(即今梅里镇)。据说宋、元时期,村里广植梅树,每越冬春,雪梅似玉,十里飘香,风光无限。其中,“梅洲晓雪”还成为杏花村十二景之一。清代名士、康熙年间青阳县令虞邦琼有诗赞曰:“遥空玉芷点烟峦,面面瑶光趁晓寒。驴背不愁诗思念,雪花都作杏花看。”

陈元钟,字孕采,生于清初,系明代福建连江名儒陈第将军的曾孙。父亲陈肇复在池州为官,陈元钟随后也到池州。他被杏花村里的遍地梅花所吸引,更被这里的清香清幽环境所陶醉。他向杏花村的文友郎遂表示:“很想在梅林洲上筑一处居所隐居。”回到住地霍丘后,仍念念不忘初访梅林洲情景,遂写了一首怀旧诗:“曾拟梅林作隐丘,赋诗论史共浮游。侍闱归计今方切,未识山灵许我不?”

此后,陈元钟无数次来到杏花村,来到梅林洲,对那里的每一条道路,每一棵古梅都很熟悉。村中的梅村、梅街、梅山、梅根、梅埂、梅垅、梅冲、梅子岭、团梅岭等以梅命名的村街山路,更是了如指掌。

俗话说,“日有所见,夜有所梦”。陈元钟对杏花村梅花情有独钟,达到了“花痴”程度。一次,他寄宿村舍,做了一个梦。梦中见梅花盛开,有一位绝色女子倚靠在梅树上,手持花枝,柔情缱绻,与陈元钟极为亲昵。临别之际,陈元钟依依不舍地对女子说:“卿言此花,梦耶?醒耶?”女子莞尔一笑对元钟说:“君疑此身,人耶?鬼耶?”于是,手指梅花,索要诗篇作为信物。陈元钟梦中赋诗一首,其中有“枝横云上下,影共月徘徊”之句,其余醒来后皆记不起来了。他感到非常遗憾,不久特意将梦中之诗补全:“梦为梅事发,梅向梦中开。皎洁分明是,芳芬仔细猜。枝横云上下,影共月徘徊。欲折陇头寄,凄凉隔夜台。”他还将梦中之事说给文友郎遂听,郎遂便记录在案。陈元钟杏花村梦梅之佳话,很快在池州流传开了,引得追梦人络绎不绝。

杜牧塑像.jpg

杜牧塑像

无独有偶,此事过后,又一夜晚,陈元钟梦见同乡的孝廉林初文来访,他当导游。二人一同步行于梅花树下,沉醉于梅花丛中,闻着那芬芳扑鼻的花香,心怀大畅。林初文告别时,写下一首诗赠给陈元钟,诗云:“常疑人是画,却看画中人。携手梅花下,梅花君后身。”陈元钟醒来后,连忙提笔把这位同乡咏梅诗记录下来,哦吟再三,爱不释手。此梦披露后,有人问及林初文,他回应不久前确写过此诗。似真似幻,扑朔迷离。

两次梦梅,两次留诗,简直是一则优雅的诗话,但更像是一篇唯美的聊斋故事。梦梅、咏梅、赏梅、爱梅,把陈元钟的梅缘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为杏花村、梅林洲,增添了神秘又浓厚的色彩,美丽又梦幻,清淡且悠远。

陈元钟梅林洲梦梅之雅事,后被池州杏花村文人郎遂编入清康熙年间所编纂的《杏花村志》(十二卷)之《杏花村志·名胜》篇中。

《杏花村志》还收录了数首陈元钟诗词,其中与梅林洲杜坞有关的有《杜坞偶成》二首:其一云:“梅里如浮水深浅,远山遥隔雾沉冥。江干晒网人何在?醉卧垂杨尚未醒。”其二云:“秋水渊澄清似玉,晚山黯淡态如痴。上流闻有桃源路,试向渔人总未知。”此外,还有一首《九日杏花村吟》:“独坐不得意,出门随所遇。言到杏花村,不见杏花树。千年事已非,风日惬幽趣。川原旷烟水,草木秋山暮。忽忆渊明诗,兼讽牧之句。杏花与菊花,寂艳岂同路。陶杜不可作,感时因并慕。”陈元钟回故乡连江后,接到郎遂寄来的诗后补就而成的《忆春日游杏花村》:“官署多暇日,登临兴欲诗。偶然传好句,忽自忆当时。杏补前朝锦,香留刺史祠。湖山樵雨暗,杜坞钓烟垂。粉蜨新花恋,娇莺暖树迟;釆蓝妇唤伴,偷果鼠携儿。日落归人急,风高去雁悲。恨无刘阮辈,同引酒垆卮。”由此可见,陈元钟对杏花村梅花念念不忘,情至深,意极浓。

据嘉庆版《连江县志》卷七“人物”载:陈元钟诗文俱佳,诗有《前后川行》《金陵漫兴》《会山楼诗集》,皆才气坌涌,尤擅长古风。著有《易问述》一卷、《春秋战国史记》若干卷等,编辑有《闽中唐宋元明诗文编》和《环海志》若干卷。惜憾陈元钟无子,亡故后,其妻王氏痛无可传,将元钟所有生前数百卷撰著及祖传的数千册藏书,在亡夫灵前付之一炬。据说灰烬旋绕不散,经两昼夜方灭,着实令人唏嘘不已。

杜牧的《清明》让杏花村闻名天下,陈元钟的“梦梅”为梅花洲增色不少。

梅洲晓雪.jpg

梅洲晓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