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一生只做一件事”
柳守忠
叶嘉莹近照
提起叶嘉莹,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央视节目“朗读者”中的那位由内而外透逸着典雅气质和诗人才情的九旬老人。面对叶嘉莹,主持人董卿不由感叹道:“女人的外表美都是短暂的,唯有用知识和涵养装饰自己,才能美丽一生。”
叶嘉莹,号迦陵,1924年7月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门第,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台湾大学、哈佛大学等多所大学教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现为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她“一生只做一件事”,将中国古诗词的美带给世人。
叶嘉莹一生经历了三大灾难:17岁丧母、中年婚姻不幸、晚年丧女。“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这是王国维的一句话,也可视作叶嘉莹一生的写照。
1949年,年轻的国民党海军军人赵钟荪走进她的人生。两人结婚后,叶嘉莹跟他去了台湾。上世纪50年代,赵钟荪因“通共”入狱,叶嘉莹带着女儿艰难度日。3年后,赵钟荪获释。叶嘉莹以为等到的是希望,结果却是更大的失望。
3年的牢狱生活,摧毁了赵钟荪,他的性情变得乖张、暴躁,这一切叶嘉莹只能承受。为了老父亲和两个读书的女儿,她极尽忍耐,以平静待人。最后拯救她的应当是诗词。她醉心于诗词研究与写作,每天都很充实,这样,丈夫的无理取闹,都变得无足轻重了。
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在《大江大海1949》一文中写到了叶嘉莹,说她是“被时代践踏、侮辱、伤害的人之一”,对她的际遇很是不平。
话说回来,苦难的打击是一种摧残,但也是一种锻炼,直面苦难可以锻造坚毅精神。这个时期,诗歌的写作也使叶嘉莹悲痛的心情得到了纾解。
对于叶嘉莹的经历,有人曾问她:“你从来都没有体会过爱情的滋味吗?”叶嘉莹摇头:“从没有过。”她的女儿赵言慧却说:“我母亲一辈子都和诗词谈恋爱。”
与诗词作伴,可以克服许多困难。1976年,52岁的叶嘉莹遭遇了新的不幸。一天,她下飞机时接到小女儿的电话:“大姐和姐夫在一场车祸中丧生。”犹如晴天霹雳,命运又一次击打着叶嘉莹。
叶嘉莹曾想过自杀,后来还是诗词拯救了她。料理完女儿、女婿的后事,她闭门不出,写下十首哭女诗,在思念中坚强地活着。
1966年,叶嘉莹被台湾大学派往美国讲学,先后任美国密西根大学、哈佛大学客座教授。移居加拿大后,担任不列颠大学终身教授。那时,她是为数不多用英语讲授中国古典诗词的华人学者,为中国文化在西方的传播做岀了重要贡献。
叶嘉莹清楚,不管在外面取得多少成就,都还是一个漂泊客,她的根始终在中国。
“文革”刚结束,叶嘉莹就向中国政府写信,并写下一首2700字的长诗《祖国行》:“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阳已。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
叶嘉莹在海外讲学,常常不知不觉热泪盈眶。“天涯常感少陵诗,北斗京华有梦思”,她写过的诗词中,诸如此类思念故乡的诗句、词句很多。
1979年,叶嘉莹获准回祖国教书,先后在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任教。叶嘉莹的讲演,受到了从十七八岁的青年学子到七八十岁的学者的欢迎和赞许。
最近,叶嘉莹因为资助南开大学上了热搜。当然,这不是叶嘉莹第一次捐赠。去年,叶嘉莹已捐赠1857万元,加上本次1711万元,累计达3568万元。
早前,1991年,应南开大学要求,叶嘉莹在南开大学创办“比较文学研究所”。几年后,1996年,叶嘉莹在海外募得蔡章阁捐资,着手修建研究所大楼,并将研究所更名为“中华古典文学研究所”。叶嘉莹还捐出每年退休金的半数(10万美元),设立“驼庵奖学金”和“永言美术活动基金”。“驼庵”是叶嘉莹的老师顾随的别号,用“驼庵”命名,是为了纪念恩师,也是为了让受奖学子感受与体会中国古典文化事业薪火相传的意义和责任。
晚年的叶嘉莹除了讲课,还致力于“吟诵”的传承。她说,吟诵的目的不是给人听,而是让自己的心灵与诗人达到更为密切的交流和感应,用吟诵的调子反复读诗,就会“涵泳其间”,像鱼儿游在水里一样,从而加深对诗词的理解与体会。
叶嘉莹从事古典诗词的教学和研究五六十年,足迹跨越亚欧美三大洲,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她不仅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还热衷于幼儿以及中小学的古典诗词教育。1998年,叶嘉莹上书江泽民主席,呼吁倡导幼少年学习朗读古典诗词,以提高国民素质。江主席很快作岀批示,教育部及时组织专家编辑出版了《古典诗词诵读精华》,供中学教学之用。叶嘉莹还与田师善合作,为4到14岁儿童出版《与古诗交朋友》一书,并亲自诵读,录制音带。
1999年国庆期间,叶嘉莹受到国务院邀请,出席建国50周年国庆宴会和国庆大典。
2008年12月,中华诗词学会第二届五次常务理事会研究决定,授予叶嘉莹“中华诗词终身成就奖”。
2016年3月,叶嘉莹获得“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颁奖词是这样写的:“从漂泊到归来,从传承到播种,有人说她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穿裙子的‘士’,她替未来传承古典诗词命脉,为世界养护中华文明根系。千年传灯、日月成诗,她被公认为在海外传授中国古典文学时间最长、弟子最多、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华裔女学者。”
叶嘉莹大半生颠沛流离,至亲一个个被夺走。伤心悲痛过后,她“对人生有了另一种体会”。“要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态,过乐观之生活。”叶嘉莹很赞赏恩师顾随这句话,并一直铭记于心。
如今,九旬高龄的叶嘉莹仍然与诗词为伴。她一生的故事,大多与诗词相关。叶嘉莹曾说:“我这个莲花总会凋落,可是我要把莲子留下来。”这个“莲子”,应该就是她的那些诗词作品和与诗词写作、研究相关的故事吧!
叶嘉莹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