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2 11:06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楚 欣

 

赤岸王伯大 历史留美名

楚 欣

 

赤岸,因海岸山石呈赤色而得名,乃日本高僧空海和尚入唐求法遇险获救登陆之地。据考证,赤岸村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比霞浦(温麻、长溪)建县的时间还要早。

孟夏时节,草木葱茏,鲜花盛开,走进这个闻名遐迩的地方,探寻宋代杰出人物王伯大曾经的踪迹。距县城仅6000米的赤岸,如今有9个自然村,在籍人口3000多,外来工大抵也这个数。多年来,经济蓬勃发展,村民生活节节攀高,一派繁荣兴旺的景象。

临近村头,但见一道近百米的古城墙被杂草所蔽掩,无声地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再往前走,空海和尚入唐纪念堂庄严肃穆,传递着中日文化交流的信息。但就建筑的规制而言,这里的王氏宗祠显得尤为壮观。

赤岸的王氏,为村里的大姓之一,据说其始祖是晋代书圣王羲之的后裔。祠堂里供奉着王氏祖宗的塑像,王伯大和他的嗣子王积翁、孙子王都中“一门三公”也位列其间。

王伯大,字幼学,号留耕,生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年)。父王万全,淳熙二年(1175年)进士,当过青田县令,政绩颇佳。

受到良好家风的熏陶,王伯大从小勤奋学习,饱读诗书,嘉定七年(1214年)登进士第,例授从事郎(从九品),不久出任主管户部架阁。由于才华出众,人品高尚,时任签书枢密院事郑昭先对其非常赏识,将唯一的女儿嫁给他。

王伯大从政时间长,为官34年,迁官30多次,两度被罢去职务,三次遭降级。但他心胸豁达,坦然待之。总结其一生,可归纳如下几点:当官为民,多办实事;忠贞报国,勇于直谏;潜心研学,著述丰厚;留铭人间,泽及后世。

 

当官为民,多办实事

绍定五年(1232年),王伯大被提拔为江西临江军知军(注),主持一方事务。这一年,浙江、江西两省的主要产粮区(包括临江军一带)阴雨绵绵,持续数月之久,农作物大面积绝收,导致严重灾情发生。身为地方官,王伯大急民之所急,迅速组织力量投入抗灾。面对众多的灾民,他设立“荒政局”,亲自与一些有识之士探索总结出一套精准赈灾的办法。即摸清底细,清理户口,以饥荒程度将灾民划为四个等级,分别以红、黄、黑、白作标志,张榜公布,力求做到公正、周全。这一做法非常有效,拯救了众多濒于死亡边缘的灾民。老百姓感恩戴德,自发地编了民谣四处传颂:“红黄黑白环,甲乙丙丁户。若非王知军,饿杀人无数。”后来,王伯大调离临江,当地群众纷纷为他立生祠纪念,总计13处之多。诗坛领袖戴复古(自号石屏)时任福建邵武府学教授,听闻此事,也从邵武赶到临江,他亲眼看到救灾的过程,深受感动, 情不自禁地写诗称赞。

端平元年(1234年),王伯大知池州(今安徽贵池),前后三年,为民做了许多实事好事。诸如修缮池州城、疏浚护城河、为该州编写第一部地方志、主持重建与扩建了州学、推动各县学校创办、促进全州教育事业兴旺起来。

王伯大不仅努力为其任职地区的百姓服务,对老家的乡亲也很关心。有一年,赤岸旱灾严重,加之田陂年久失修,民苦有田无水,他听说后,即从自己的薪金中取出白银50两为倡导,委托长溪知县黄恪总揽截流引水工程,第二年竣工,受益农田千余亩,村民欣喜异常,特请王伯大的同科进士、通直郎林甄撰写《修赤岸营田陂记》,立碑纪念。

 

忠贞报国,勇于直谏

端平三年(1236年),王伯大受到理宗皇帝的青睐,召至朝廷,成为京官,先是任尚右郎官,几经升迁,直至宝谟阁、枢密副都承旨(从五品)。期间,他目睹朝政腐败,强邻侵逼,国家面临危亡,激起满腔救国热情,毅然向理宗皇帝呈上《极言逸欲败德等弊疏》。奏折中,他痛快淋漓、尖锐而详尽地抨击朝廷的政治弊端,直言不讳地对理宗说:“ 人主之患,莫大乎处危亡而不知;人臣之罪,莫大乎知危亡而不言。”进而指出“今天下大势如江河之决,日趋日下而不可挽。”他还批评当政者所谓“举国皆忠臣,圣朝无阙事”的错误看法,希望皇帝能从用人、政事、宫闱等方面反躬自省,将过失报告于天下,“而不必曲为之回护”“务使蠢根悉拔,孽种不留”。其胆略与见识在当时的朝廷上下,堪称绝无仅有。

王伯大的奏折很快就传开来,并引起许多朝臣与文人的共鸣。他的好友王迈一口气写了10首同题诗《读王伯大承奏疏》予以支持,其中一首写道:“首疏明明点败笔,次篇字字比元龟。人中龙定子瞻是,殿上龙非安世谁。”宋理宗对王伯大的坦率批评与劝诫,表面上虽然接受,心里却害怕触怒权贵,于是将他外放婺州(今浙江金华)。之后,敢言的王伯大宦海沉浮不断,起起落落。淳祐八年(1248年),拜参知政事(副相,正二品),这是他从政以来的最高职务,然而就在同年,即遭到监察御史的无端弹劾,被贬知建宁府。对此,王伯大想得很开,写下《丹青阁》一诗,表达为国为民“安得闲身宿上方”的心迹。

 

潜心研学,著述丰厚

王伯大虽然长期奔走于政坛,但从不忘诗词写作与学术研究,且造诣颇深。文学上,他崇尚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对其诗文多有品评,尤其是赞同散文可以“随言长短”“垂教于民”的主张。他与同时代的文人(如刘克庄、戴复古、王迈)常有诗词唱和。他还是理学家朱熹的再传弟子,每到一地,就在当地学子中推广朱熹所著的《韩文考异》,并从中发现,朱熹《韩文考异》于本籍之外,别为卷帙,“音辩则旧所刊也,初读者未免求之音辩,质之校本既字不尽同,且音讹事多缺”,不便寻览,于是重为此书編次,删去《韩文考异》凡例,制定新凡例十二条。《别本韩文考异》(40卷)一经面世,立即引起学界的注意,多次刻行,并为他赢得了才名。除此,王伯大的著述还有不少,诸如《秋浦新志》(16卷),《救荒案》《赈民录》等。可以说,他在这个领域的贡献也值得称道。下面,谨抄录他写给戴复古的诗——《赠戴石屏》,以飨读者:

诗老相过鬓已星,吟魂未减昔年清。

挥毫不著尘埃语,尽把梅花巧琢成。

 

留铭人间,泽及后世

王伯大因年老体衰难以应付纷繁复杂的日常政务,从建宁府任上辞官回到赤岸,建了留耕堂。他在这里静心总结自己之前做人、做事、做官的心得体会,认为人不可穷尽一切利益归于自己,而应保持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他因此写出了《四留铭》(亦称留耕铭、留耕堂铭、四留堂铭、留余铭),悬挂于堂上,作为家训,时时提醒子孙后代为人处世要“留余”。

30-2 四留铭.jpg

四留铭

宝祐元年(1253年)七月,王伯大辞世,享年65岁,葬于今霞浦牙城镇雉溪村。宋理宗停朝一天以示哀悼,并赐予谥号“忠文”。

王伯大的《四留铭》,是一份丰厚的文化精神遗产, 全文如下:

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

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

意思是,留着的那些没耗完的才智,还给大自然;留着的那些没花完的钱财,还给老百姓;留着的那些没用完的俸禄,还给朝廷;留着的那些没用完的福气,还给子孙。总之,王伯大表示,他要把身上留着的一切都交出来,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地离开人世。《四留铭》充分反映作者的崇高精神境界。对于今天的人来说,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教益。

贤哉,王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