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7 12:38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林思翔



忠贞爱国铸同心

——郑思肖与文天祥

 

林思翔

 

 

文天祥,南宋末年政治家、文学家、抗元名臣,江西庐陵人(今吉安),21岁中状元,曾官居右丞相兼枢密使。郑思肖,南宋诗人、作家、画家,福建连江籍,长期居住在苏浙一带。两人均生活在风雨飘摇的乱世,但身份地位不同,一个曾“居庙堂之高”,在朝廷为官;一个是“处江湖之远”,生活在市井坊间。

虽身份地位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忠贞爱国,形同一人。可以说,在这一点上,他俩心心相印,感情相通。文天祥被尊为“民族英雄”,郑思肖被称为“民族意识浓烈的人”(郭沫若语)。两人均能诗善词,留下了许多爱国篇章。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成了千古绝唱;郑思肖的“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也是不朽名句。他们的名字都被载入中华民族的爱国史册。

文天祥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坚定不渝的民族气节,感动和影响了许多人。作为同时代人、年龄又相仿的郑思肖,对文天祥佩服至极。他与文天祥虽未曾谋面,然心仪已久,把文天祥视作做人处事的楷模。文天祥的气节和品行,砥砺、激励了他,使他更加坚定爱国心志。现在我们能看到的《郑思肖文集》中,就有《和文丞相六歌》《文丞相叙》《文丞相赞并序》以及《祭大宋忠臣文》等赞颂文天祥的诗文。

郑思肖以崇敬之心叙写文天祥的历史功绩。数千字的《文丞相叙》叙述了文天祥从起兵抗元到英勇就义的壮丽人生,可以当作文天祥小传来读。他用简明的语言讲述了文天祥尽倾家赀、率军勤王、苦战东南、义使元营、江西抗元、战败被俘、从容殉国的过程。“丞相文公天祥,才略奇伟,临大事无惧色,不敢易节。”郑思肖记述的这些史实,虽仅略述,但弥足珍贵,对后人了解文天祥、弘扬其爱国主义精神起到了重要作用。

郑思肖以景仰之情讴歌文天祥的高尚节操。景炎三年(1278)冬,文天祥因抗元在潮阳五坡岭被捕,这一年他大儿子和他母亲也死了。黍离之悲,亡国之痛,令文天祥义愤填膺,任凭敌人如何威胁利诱,毫无所动,“国亡不能救,作为臣子,死有余罪,怎敢怀有二心苟且偷生呢?”在被押解北上的途中,慷慨悲歌,写下了包括《过零丁洋》在内的多首爱国诗篇。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甚至忽必烈的劝降,文天祥始终横眉冷对,嗤之以鼻:“汝至死我而止,而我之不变者初不死也!……我惟欲得五事:曰剐,曰斩,曰锯,曰烹,曰投于大火中,惟不自杀耳。”敌人万没想到,这位“相貌堂堂、身材魁伟、皮肤白美如玉、眉清目秀、观物炯炯有神”的大宋状元,竟有着一颗铁石般为国尽忠的坚心。文天祥“初心”不改,坚心如铁。行文至此,郑思肖不胜感慨:“昔人云‘薑桂之性,到死愈辣’,我亦曰‘金石之性,要终愈硬!’”盛赞文天祥的高风亮节!

郑思肖以肺腑之言赞颂文天祥的伟大人格。文天祥被俘后受尽百般折磨,但不改其志,以笔作戈,怒斥敌人。思肖述曰:“公在患难中,尝终日不语,冥然默生,若无萦心者。五载陷虏,千磨万折,难殚述其苦。事事合道,言言合经。”这期间郑思肖“每一有作,倍怀哀痛,直若锋刃之加于心,苦语流出肺腑间”。

文天祥在被囚两年后,即元至元十八年(1281)夏天,作《正气歌》,歌曰:“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郑思肖对文天祥伟大人格佩服不已,赞曰:“公谓儒而大魁,仕而宰相,事君尽忠也。忠臣、孝子、大魁、丞相,古今唯公一人。”听闻文天祥就义,思肖更是恸哭不已,“呜呼一歌兮哀以伤,白日无光天荒荒”“我所思兮文丞相,英风凛凛照穷壤”。文山先生之浩然正气,随着思肖犀利笔锋的宣示,广播人间,为天下更多人所知晓,所赞许。

文天祥的英勇壮烈感染了郑思肖,他以文天祥为榜样,“朝朝向南拜,愿覩汉旌旗”,并赋诗作文,宣传文天祥。元至元二十年(1283)夏,在文天祥就义后两年,宋亡四年之际,郑思肖将包括赞颂文天祥数篇文章在内的200多篇(首)诗文集成《心史》,铁函重匮沉于吴中承天寺古井。300多年后,明末崇祯十一年(1639)因吴中久旱,苏州城里居民争相汲水,沉于承天寺古井的铁函才重见天日,使更多人得以了解郑思肖的爱国心路历程,也让人从其记述文天祥的文章中更加景仰这位民族英雄。国学大师梁启超读《心史》后说:“呜呼,启超读古人诗文辞多矣,未尝有振荡余心若此书之甚者!”并感慨道:“此书一日在天壤,则先生之精神与中国永无尽也。”

“郑所南(思肖号)乃在野之文天祥,文天祥乃在位之所南。”明代朱棣朝“黑衣宰相”姚广孝这样评述他们。

文天祥有言:“为子死孝,为臣死忠,死又何妨?留得声名万古香。”郑思肖诗曰:“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爱国之“香”,永世流芳。文天祥、郑思肖永远值得我们铭记,他们的爱国精神值得代代弘扬。

(本文原载于《福州日报 》2022年5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