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1 21:01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杨少衡



山海相伴


杨少衡

 

那一天从太姥山驻地下行,我问起那座雕像,同行朋友告诉我:“不远,就在太姥山旅游集散中心附近。我们会经过的。”

果然距离不远,十几分钟后我们到了它身边。雕像立于山脚处,所在地名为虎头岗。我注意到这是一组群雕,雕有五个人物,还有一尊架在炮台上的旧式土炮。雕像中站在最前头的人武将装束,右手按剑,左手按在从炮台伸出的炮管上。

我猜测我寻找的人物就是这位。问了当地朋友,果然不错,他就是张朝发。

张朝发何许人也?为什么被雕塑于“海上仙山”太姥山脚?他有什么与众不同?为什么至今人们还在寻找他留在岁月里的印记?以往我对他几乎一无所知,到了太姥山,才发觉这是个有故事的人,其故事堪称传奇。

首先是他生平经历非常特别。张朝发字骏亭,为福鼎秦屿(今太姥山镇)人,却生于闽南,原籍在福建省惠安县崇武獭窑村(今张坂村)。据资料载,张朝发于清乾隆六十年(1975年)生于獭窑村一个贫寒渔家,乳名“花犬”。据说他幼时水性超常,担任闽安镇台的叔父张隆表看他禀赋异于常人,便把他带在身边,教与刀器武功,张亦刻苦习武。后随父亲张天理出海谋生,迁徙至福鼎秦屿如陵里定居。少年时代他在渔行当雇工,后得邻居教书先生王秀才的指点和热心邻友的资助,到福州总督衙门应募水兵。临行时,王秀才替他改名为“张朝发”。相传张朝发水性极好,人称“水獭精”,善使两把板斧,打起仗来英勇无比,又号“小旋飞”。张入伍后得到水师提督李长庚的赏识,被提拔为百总。当年有一支打起“反清”旗帜的蔡牵队伍活跃于台湾海峡间,张朝发所在的清军水师与之作战,有一次双方在闽浙边界洋面上遭遇,激战了三昼夜难分胜负。张朝发带了十多名“水鬼”,乘夜偷偷潜入敌营,用钢凿凿穿蔡船底部,蔡军没有发觉。隔日作战,蔡牵的战船一只只漏水下沉,清军乘机开火追击,蔡军大败。张由此被清政府嘉奖。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张任台湾水师协标左营守备。清道光元年(1821年)升任台湾水师协标左营游击。二年调任水师协标右营都司。四年因“防范夷船不严”复降补守备。未几复任水师游击。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擢任浙江定海镇总兵兼领温、台等州水师。从惠安到定海,从一个渔行雇工到绿营兵正二品武官,张朝发的生平经历确实别具传奇。

我去探访了张朝发故居。故居位于今日太姥山镇区小东门,面对一条平整干净的小街,有一幢幢现代民居楼宇与之相邻。此刻还有张朝发的后人居住在这座旧屋里。张朝发的六世孙张克信、张德烈告诉我,这座祖屋建于19世纪初,时张朝发还在外地为官。故居气势不凡,占地3亩多,东西对称,三进式。大门以青石板为门框,门楹上用4块方正青石块雕刻“金传徽”四个大字,寓意牢固,不可动摇。故居主体分两部分,俗称“上屋、下屋”,上厅右侧是张朝发的卧室,据称他曾回来住过,故居里的一张花雕床相传为他当年所用,已经残缺。我特意去看了那床的存留残件,仅从其历经近200年依旧鲜明的漆色,以及在“文革”中受过破坏,却还显得生动繁复的木雕造型,便可想象出它曾经的不凡。

这位从太姥山走出的武将生平中最具传奇意味的,是他在中国近代史上的特殊地位。按照历史教科书划分,中国近代史起点为1840年的鸦片战争,张朝发参加了这场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在抗击外敌战斗中为国捐躯的高级将领。

史载,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冬,道光帝派湖广总督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禁烟。林则徐到任后,严行查缴鸦片,于虎门海口悉数销毁。英国政府以此为借口派出远征军侵华。1840年6月,英军舰船陆续抵达广东珠江口外。而后根据英国政府训令,远征军北犯,封锁厦门等处海口,进犯浙江定海(今舟山市)。定海是舟山群岛的重要海港,舟山群岛是英国在鸦片战争中计划夺取的目标之一。英国远征军海军司令伯麦率威里士厘号等5艘军舰,以及其他船只20余艘到达定海。据相关资料载,6月30日(农历六月初二),定海总兵张朝发得到巡逻兵弁在南韭山外洋发现大队英舰的报告,张“亲自带领兵船堵御”,因见敌“驾驶如飞”,分为二支,“势难兼顾”,思虑“定海孤悬海外,恐有疏虞”,也担心西窜敌船危及镇海,决定“驶回定海,严守炮台”。他召游击钱炳焕、王万年共同在港防守,并报警求援:“就近函商提督派兵防范镇海,并请飞调黄岩、温州两镇督兵船飞驶前来,会同堵逐。”张在定海紧急集中大小战船21艘,船炮100余门,军士960名和沿岸守兵600名,火炮20门,积极备战。英舰队司令伯麦先派出2艘武装轮船前往定海城南的道头港水面侦察,7月4日,伯麦率部分英舰侵入港内,定海知县姚怀祥登上英舰交涉(一说英军派人登定海镇水师船下战书,张朝发亲自带人上英舰交涉)。英军提交的战书宣称,“定海城协镇大老爷”如在半个时辰内(一说6小时)不作投降献城之答复,英军将“即行开炮”,发起攻击。张朝发拒绝投降,召集姚怀祥等文武官员商量对策。姚怀祥与游击罗建功等建议撤离港口,兵分两路,“拟将水陆各兵一半,撤至离城一里之半路亭扼要地方堵住,一半撤至城中防守。”张朝发以“夷情猖獗,不宜退避”,坚决不同意,说:“城非吾责,吾领水师,知扼海口而已。若是纵之登岸,大事去矣。”最后他与守城的姚怀祥约定:“在外者主战,战虽败不得入城。在内者主守,守虽溃不得出。” 7月5日下午2时,英军舰队开炮攻击,张朝发率水师在城外道头港抗击英军,由于英舰大炮多射程远,而清军船小炮少,接仗不久清军便告失利。张朝发站于船头指挥作战,在英舰第一波舷炮射击时,即左股中弹受伤落水,被清兵救起,部下水师岑港巡检赵廷昭把张朝发等受伤之人用船护送去镇海。英军登岸攻城,定海城于次日拂晓失陷。张朝发因伤重不治,于近一月后,1840年8月2日(农历七月初五)死于镇海营中。

定海之战爆发于鸦片战争初期,而后战争又进行了一年多,终以清政府屈辱签下《南京条约》告结。清王朝政治腐败,经济落后,闭关锁国,不明敌情,军队装备落后,缺乏训练,难抵“船坚炮利”的英国侵略军进攻,惨败在所难免。张朝发作为鸦片战争第一场大战定海之战的中方指挥官,回天无力,只能以身殉职。但是他在抗敌捐躯之后还要蒙受冤屈,让当时人以及后人为其不平,可谓其人生又一传奇。

据资料载,定海沦陷后,浙江巡抚乌尔恭额向朝廷奏报:“总兵张朝发愎谏撤守,以致丧师失城,其情罪实属重大。”收到乌尔恭额的奏折后,道光帝下令将张朝发革职拿问,随后根据刑部的拟议,判处张朝发斩监候。只是没来得及开刀问斩,张朝发已因伤重去世。这一判决将张朝发打入另册。定海之役中,知县姚怀祥于英军破城后投水自杀,战后道光帝降旨褒扬恤典,对姚怀祥子弟“恩予世袭绅民”,为“云骑尉三代”“恩骑尉世袭”。姚与另一位死于此战的典吏全福被褒称为“定海双忠”。姚是七品文官,其死后待遇与张朝发天渊有别。当时即有人替张朝发鸣不平。夏燮(1800-1875年)在其《中西纪事·海疆殉难记》中记载姚怀祥事迹时,特意把张朝发的事迹附记于后,他说:“总兵中创殒命,核以当日受伤落水,抢救回镇,其非有意脱逃,藉以诿卸可知也。至谓愎谏撤守,是据乌尔恭额和罗建功等一面之词……徒以乌抚参奏在前,不得同邀恤典,浙人以此惜之,故附记于大令殉难之后,以慰其不瞑之忠魂。”《清史稿·郑国鸿列传》附载张朝发事称:“总兵张朝发战于港口,兵败,身受砲伤……时咎朝发不专守陆路,巡抚乌尔恭额疏劾逮治。朝发已以伤殒,恤典不及焉。”有资料称,张朝发蒙冤十年余,至咸丰朝方为朝廷所察。据《清国朝补》载,文宗咸丰帝对众臣叹道:“张朝发未必非忠诚,朕恐为诸臣所蔽。”(一说为道光帝所说)于是“追任张朝发为烈士,封其子张振彪为世袭云骑尉,命护送张朝发灵柩回闽,安葬于太姥山下。”当代研究者李章鹏在其文章《鸦片战争若干问题考辨》中则说:“依据档案记载,张朝发确系因战斗受伤而死,理应视为战死,应当享受战死优恤之礼。可实际上,张朝发一直没有得到清廷的恩恤,也没有获得后人应有之评价。”不少学者在研究文章中指出,张朝发蒙受冤屈,主要是浙江巡抚乌尔恭额等人推卸责任所致,张成了战争失利的替罪羊。时至今日,人们对他的评价已经趋向正面,更为客观公正。在他苦战过的旧日战场,现今舟山定海竹山公园,立有落款为舟山市人民政府的《竹山公园志》碑,开篇写道:“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同年7月5日,英军炮轰定海,守军英勇反击,定海镇总兵张朝发负重伤,知县姚怀祥等官兵殉难。”张朝发的故乡亦根据史实充分肯定他的历史地位,把他突出塑于太姥山下的人物群雕里。

张朝发留在故乡的遗存,除了故居,比较为人所知的还有他用过的武器,与传说中的“小旋风”使两把板斧有别,这是一把大刀,据资料载是解放初土地改革时从张朝发后裔家中征得,收藏于当地文物管理部门。最为闻名的当是他的墓地,该墓地位于太姥山下的瓜园村岩角亭。墓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平面呈“风”字形,三合土结构,坐东北向西南,占地约150平方米,墓室为两封门,左边安放张朝发灵柩,右边安放陈氏夫人灵柩,墓前有碑坊式青石神龛以及石狮子和望柱各一对。该墓地于2009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张朝发墓前墓楹上刻着一副联:“已归大海心何负,不斩长鲸死不休。”有资料称此联是清代文士秦屿人王学贞所撰。在墓地现场读它,令我浮想联翩。我感觉这副联写出了一个面对强敌决不低头投降,心知必死仍坚决抵抗者的心曲。作为中国近代史抗击外敌入侵中第一个为国捐躯的高级将领,这个人物应当为我们纪念。作为与太姥山美丽山海相伴的厚重人文积淀之一部分,他的传奇故事无疑让此间风景更令人难忘。

(本文原载于走进“八闽旅游景区”太姥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