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7 14:46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刘志渝

 

忽必烈征日为何接连失败?

刘志渝

元军一时找不到登陆地点,只得以泊于博多湾中的舰船为阵地,长达月余。.jpg

博德湾海战

 

忽必烈于1271年建立元王朝。此时,蒙古铁骑以锐不可挡之势横扫欧亚大陆,傲视天下,对东邻弹丸小国日本根本不放在眼里,以为派使节持书赴日即可令天皇对大元称臣纳贡。日本这时由镰仓幕府行使统治权,执权者北条时宗一口回绝,并斩杀宣旨的使节。忽必烈大怒,决定诉诸武力,派舰队渡海征日。

第一次东征无功而返

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春,元王朝成立东征都元帅府,任命凤州经略使忻都为都元帅、高丽军民总管洪查丘为右副都元帅、凤州屯田经略使刘复亨为左副都元帅,调拨蒙、汉军26000人、高丽军5600人、梢公水手6700人,以及必需的火器、弓弩及粮食、淡水等,乘战船900艘,于十月初三日由高丽合浦(今韩国镇海湾马山浦)港启航,第一次东征日本。

都元帅忻都选择的登陆点是离高丽最近的日本北九州岛地区,目标是日本与朝鲜半岛间的门户对马岛。经过几天航行,舰队抵达对马海域。事发突然,日军猝不及防,仓促应战。元军全歼日军成功登岛,并占领该岛。十九日,两军最大的会战在博德湾(今日本福冈附近)发生。经过激战,元军成功登陆壹岐岛,进逼今津。日本幕府聚集九州岛诸藩国部队约十万众,由少贰资景、大友赖泰、竹崎季长等率领,分布守卫。二十日,元军西路军在百道原登陆,日三千人迎战。东路军在博德湾东部的博德箱崎成功登陆,击败守军,占领岸边松林,从背后袭击在百道原同元军作战的日军。日军腹背受敌,死伤惨重,余部向太宰府水城方向撤退,沿途遭到元军炮火和箭矢打击,逃至水城者寥寥无几。

这场战役日本史书上也有记载:“贼既破二岛(即对马、壹岐岛),杀兵民,伏尸如麻,夺女子,以索贯手心系之船侧”(日《元寇纪要》)。“贼将据高,鸣鼓指挥,贼兵勇捷能从其指挥进退鼓声,有冲者围而击之,毒箭而注,中者皆毙”。“贼器有铁炮,丸大如鞠,连发二三十,飞鸣如雷,其势迅于车轮下坂,目眩耳塞,茫然不辨东西,我兵为之死伤甚多”(《元寇纪要》)。《高丽史》称,“倭兵大败,伏尸如麻”。此役元军先后攻占对马、壹岐、今津、百道原、佐源、赤坂等地,十万日军只剩数千,退守九州岛首府太宰府的水城暂避。

元军原本可乘胜追击,全歼日军,但左副都元帅刘复亨在追击时被日军大将少贰资景射中落马。忻都闻讯,又见天色已晚,即令停止追击,撤回船上休息,准备第二天再战。

“天有不测风云”。晚上,海面突然刮起西北风,霎时波涛汹涌,浪高盈丈。高丽水手建议忻都把船驶到海上,以防狂风巨浪将战船抛向海岸,撞击受损,但忻都未予采纳。当晚,强台风袭击北九州岛,这对元军来说是致命的。

在岸上扎营龟缩一夜的元军统帅及将士,第二天一早发现,海上一艘船都没有了。原来,狂风巨浪将元军的几百艘战船抛向空中,又推向岩岸,船只被撞得七零八落,士兵大多溺毙。据称,这次海难元军淹死、失踪者达13000多人,损失惨重。忽必烈闻讯立即命令残部撤退回国,第一次东征无功而返。

这一年是日本龟山天皇文水十一年,日本史称“文水之役”。

第二次伐日以惨败收官

1279年的广东崖山海战,宣告南宋王朝的彻底灭亡,忽必烈完成了统一中原的霸业。五年前跨海攻日以失败收场,让他咽不下这口气,决心再次伐日。

这次,忽必烈派出两路大军,组成东征军团。东路军由忻都任都元帅、洪查丘任副帅,统军4万、战船900艘,东出高丽征日。高丽人金方庆为高丽征东都元帅,率本土军队1万人、水手15000人随东路军征战;南宋降将范文虎募集的10万新附军,即江南军,及战船3500艘从江南(浙江庆元)出发,开始征日之旅。整个东征军团归阿剌罕总指挥。开战前,忽必烈仍派使臣前往规劝天皇臣服,幕府执权者北条时宗像上次那样,斩杀使臣。对此,蒙古贵族上层极为震怒。

北条时宗拒绝招降是有底气的。第一次元日大战后,他总结经验教训,重新部署防务,在元军可能登陆的博德湾沿岸修建长20公里、高2米、宽丈余的石墙,征召各藩武士十万之众编练成军, 日夜巡逻防守。同时,强化反登陆作战训练,备足强弓硬弩巨石擂木,以防不测。

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五月,东路军由高丽合浦港启航。与南方军约定六月中旬在九州岛所辖壹岐岛会合。经过几天航程后,东路军攻占对马岛、壹岐岛。向九州岛开进途中遇到日军顽强阻击,双方各死伤数千。晚间,停泊在日本海域的元军舰船不时遭到日海军的袭扰,时有伤亡。日军在沿岸修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元军船队要找个合适的登陆地点都很困难,只得在海上飘流。为防偷袭,元军舰船用铁链连结起来,设弩而守,俨然一座巨型海上要塞。舰船上置巨石、火炮,一俟日军小船靠近,便狠狠抛射,轰击,击杀无数。日《八幡愚童训》对当时惨烈战况也有记述:“我船轻且小,莫不为之破碎矣,前后斫营千万人,咸战殁。”

不料发生重大意外,军团总指挥阿剌罕染病死于军中,朝廷急命阿塔海接替。阿塔海未及时到任,滞留国内的江南军因诸多原因又迟迟未发,东路军孤立无援。范文虎认为不宜再等,在没等到阿塔海随船的情况下,于六月十八日分批从浙江庆元(今宁波)港出发,七月初抵达日本海域。此时,东路军粮食短缺,饮水无多,箭矢、火炮也行将用尽,加上传染病流行,减员不少,只得退守鹰岛海域。之后,江南军和东路军在九州岛外海会合,元军士气大振,攻克平户、今津,大本营仍设于鹰岛。

合股后的元军,主动出击,舰队沿博德湾向日本内陆方向挺进,到达志贺岛时,威风凛凛的忻都站在巨舰船头,大有“前度刘郎今又来”之豪气。不过,映入他眼帘的却是一堵一眼望不到边的高大石墙。石墙后面,日本武士虎视眈眈,正弯弓搭箭严阵以待。面对出乎意料的石墙,忻都不敢贸然下令登陆,舰队在海上停泊下来。由于尚无良策,庞大的舰队只得在海上游弋,寻找登陆点。要命的是,此时西南太平洋飓风季节将临。在金方庆等高丽将领的催促下,总指挥阿塔海(此前已乘后续船队到舰队履职)下达了强攻的命令。元军开始登陆作战,日军以石墙为掩体,不断击退进攻。元军副元帅洪查丘和许多将领相继阵亡,士兵死伤逾万。战斗持续了半月多,元军依然不能突破坚墙。统帅们计议后,舰队转往九州岛外海寻找登陆点。这时,粮食、淡水和各种军需物资告急,再耗下去显然凶多吉少,阿塔海于是下令撤军回国,时为1281年8月1日。

半夜时分,飓风骤起,暴雨倾盆。超过半数的元军船只在狂风巨浪中,相互撞击,接连解体,残片四散飘零,成千上万的元兵在水中挣扎,最终被海水吞没,命丧他乡。关于这场空前的大海难以及给元军造成的毁灭性打击,中日朝的史籍均有记载。《元史》载,“飘流免死者尚数千人,皆至鹰岛,缮修坏船七八艘,将逃归”。“余军回至高丽境,十存一二”。《高丽史》载,“值恶风船败,众军十余万同栖一山,八月初八,日本军至,我军饥不能战,皆降日本”。“元军不返者,无虑十万有几,我军不返者,亦七千余人”。日《八幡愚童训》载:“七月晦,夜半西北风大作,贼船悉破,随潮飘海面似散筹,流尸聚集若为岛,贼之飘流鹰岛者数千人,无船可济,羸者居岸下。”《元寇纪要》载:“秋润七月甲子朔,飓风大作,海水筑荡,贼船皆覆没破坏,左副都元帅阿剌帖木儿以下溺死者无算,流尸随潮汐入浦,浦为之塞,可践而行,海中积尸观之如岛。”

四天的飓风过后,日军开始大规模反攻,元军有四五万人被杀,剩下两三万人被掳至八角岛。日军对蒙古兵、高丽兵尽杀,对汉兵则不杀,留作奴仆。1281年日本天皇的年号为“弘安”,史称这场战役为“弘安之役”。此役,元朝以折损十余万兵力惨然收场。

两次东征失败的原因及影响

忽必烈两次东征日本都以失败告终,固然与遭遇暴风雨有关,与他好大喜功和轻敌的心态也密切相关。忽必烈是一位军事天才。蒙古铁骑纵横天下无敌手,助长了他的骄横心态,为东征失败埋下了祸根。

从两次东征的仓促决定来看,忽必烈是草率行事的,战前准备不足是导致两次失败的重要因素。蒙古人不谙天文地理,缺乏水文知识,两次东征选择的时机都极其不当。尤其是第二次东征,遭遇南太平洋飓风,船毁人亡,损失惨重。何况在日方已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长途奔袭作战,无疑是自寻死路。元军出征前建造的战船又多为平底船,不适应航海,更经受不起狂风巨浪的袭击,这也是东征失败的一大原因。两次海战,被风浪摧毁的多为这种平底船。元军在战略战术上也犯了极大错误。第二次征日,两路军各行其是,相隔两个多月才会合,形不成强大的合力。另外,中途换帅,到任迟缓,后勤补给也未能及时到位,致使军心不稳。加之天气湿热,军士频频患病,战斗力大为下降;环境生疏,不敢深入内地,只能在海上游荡,消耗时光,失败已成定局。

日本整体国力和战斗力虽然不及元朝,但占有天时、地利。幕府执权者北条时宗又从第一次海战中吸取教训,修筑了20多公里长的高大石墙,加强了防御工事和准备,强大的元军不仅无计可施,而且吃尽了苦头。面对蒙元入侵,日本年满16岁的男丁悉数征召入伍,各藩国纷纷参战。日军娴熟水战,又以逸待劳,也是拖垮元军战胜元军的重要因素。

元日战事对日本国尤其是幕府的影响是深远的。为抵御元军入侵, 镰仓幕府加大军事投入,耗光了国力,致使幕府没有财力犒赏获胜的军人,引起各藩武士的普遍不满。幕府在元军入侵之后继续执掌大权,引起王公大臣的强烈抵触,国内矛盾激化。两次战争使海上贸易中断,修筑防御工事又劳民伤财,民众叫苦不迭,各地民变不断发生,幕府统治摇摇欲坠。1333年,在广大农民及武士的支持下,天皇倒幕成功,北条家族执掌的镰仓幕府被推翻,日本又进入下一轮幕府统治时期,直至明治维新。

元军两次东征都以失败告终。由于国力悬殊,日本仍不敢轻举妄动,也不敢对有元朝撑腰的高丽有所企图,东北亚局势趋于缓和,中日朝相安无事几百年。直至甲午海战,这一平静局面才被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