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3 11:23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孙秀斌

 

民国文化名人的“三不”情结

孙秀斌

 

“三”,是一个奇特有趣的数字,它衍生出许多让我们印象深刻的词语,如约法三章、退避三舍、事不过三、三顾茅庐、三思而行等。其他耳熟能详的还有三字经、孟母三迁、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等。可见,中华文化中,三是一个不偏不倚,不多不少,恰如其分的数字。要不,民国的许多文化名人怎会对三字情有独钟,有着很深的情结呢?

1916年底,从德国留学归来的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为了约束自己,他给自己订立“三不”原则,即不做官、不纳妾、不打麻将,时人称其为“三不主义”。蔡元培认为,北京大学校长一职虽是由政府任命,但这是办教育,不是做官,因此有了第一条的“不做官”。其余两条,则是针对当时社会上的腐化现象而说。

清末民初,人们还是把读书受教育当成变相的科举,受教育成为竞相进入官场的垫脚石。蔡元培的“三不主义”,之所以先提出“不做官”,意在表明自己追求学术就是追求真理的态度。蔡先生言出必行,在当时有很高的社会声誉。

鲁迅先生酷爱读书,主张要有“不怕慢、不怕落后、不怕失败”的“三不怕”精神。此外,鲁迅读书,还讲求“三性”,即目的性、灵活性、广泛性;讲究“三法”,即背诵法、抄写法、设问法。

历史学家陈寅恪勤于治学,著作等身,内容涉及历史、文学、宗教等多个领域,成就很高。在学术研究中,他坚持“三不”原则,即书上有的不讲,别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讲过的不再讲。陈寅恪恪守上述原则,教书育人兢兢业业,从不敷衍塞责。有一年,只有一个学生上他的课,他依然认真备课,用心上课,还称这个学生为“先生”。陈寅恪因此深受学生们的爱戴,有学生送他写有“万世师表”几个大字的锦旗,给予他很高的评价。

黄侃师从章太炎,对传统文学、经学、哲学等颇有研究。此公生性潇洒,办事认真,有名士风范。在南京中央大学任教时,和校方有“下雨不来,降雪不来,刮风不来”之约,因此有人称之为“三不来教授”。派头十足的黄侃,治学却颇为严谨。他的老师章太炎多次劝他著书立说,黄侃却不为所动,决心在五十岁前不著书。1935年,黄侃50岁生日,章太炎亲自书写一副对联——“韦编三绝今知命,黄娟初成好著书”,本想勉励黄侃开始著书立说,谁知黄侃却因饮酒过度,胃血管破裂,经抢救无效去世。黄侃虽未出版过任何著作,却成为国内外公认的国学大师。

钱钟书生性淡泊名利,有人曾想为他筹办一个庆祝活动,钱钟书断然谢绝,因为他“不愿花不明不白的钱,不愿见不三不四的人,不愿听不痛不痒的话”。钱钟书以此“三不愿”,表达了自己对不良风气的否定和批评。

民国时期的知识分子是一个独特的群体。他们有时如孩童般天真,有时又如圣人般睿智。他们有深厚的学问、桀骜的风骨,深谙世事又常有惊世骇俗的行为。他们的“三不”,留下耐人咀嚼回味的趣话。他们的许多言行,或启迪、或震撼着后人,永远值得追思与传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