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9-26 10:04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安 宁

马限山,无限之山


昭忠祠

一场湿冷阴雨掠过,马限山如同一位伤心恸哭的少女,登山的石径上斑驳着泪痕,路边的小草挂着晶莹的泪珠,满山的叶面上还是湿漉漉的……

马限山位于马尾中心地带,濒临闽江,由于白龙江、乌龙江和琴江三江在此汇合,江面突然开阔,这段闽江被人称作马江,有“中国莱茵河”之美誉。“一山飞峙大江边”,马限山日日夜夜,江风拂面,江涛盈耳,巨轮军舰在江上叠起高楼,千帆百舸如过眼云烟。江雾沐早,渔歌唱晚,淋漓洇晕像幅水墨画的马限山阅尽人间冷暖。

马限山是座受过屈辱的山。早在1870年,英国人就看中了马尾港边上这座风景优美的小山,在取得天裕行永租地后,不顾当时船政反对,便在山上建起了洋房群,作为英国驻福州的副领事馆的办公地点。为了达到奴役中国人的目的,英国人得寸进尺,私自在山上建造了监狱,美其名曰:梅园。随心所欲地把那些被认为是侵犯了英国人的生命财产和利益的中国人,抓起来投进了这座监狱。梅园监狱还设有水牢,关押重要人犯,特别是“海盗”。其实,被他们称为“海盗”的,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中国沿海渔民。一次捕获的“海盗”竟多达几十至上百之众,以致这座监狱人满为患。不仅如此,英国人暗地里还干着贩卖“猪仔”的勾当。所谓“猪仔”,即中国贫苦百姓,包括“海盗”在内,被贩卖到海外当廉价的劳工。梅园监狱成了“猪仔”的临时转运窝点。更令人发指的是,英国人还利用监狱开设地下鸦片馆,毒害中国人。一个好端端的小山被英国人肆意妄为,任意糟踏,闹得乌烟瘴气,苦不堪言。解放后,马限山上作威作福的英国人不见身影了,唯有那几座洋楼及监狱陈迹般淡泊在史籍的角落里。然而,它们所钩沉起的回忆,却是那样的酸楚,那样的刻骨铭心。

马限山是座抗击侵略的山。就在这座山的北顶,建有炮台,架着两门德国造的克伯虏大炮和几门岸炮。1884年8月23日,法国侵略者以旅游为名,将8艘舰船开进了闽江,停泊在罗星塔下。其实,这是一支以孤拔为远东舰队司令的舰队,企图在与当时清政府谈判赔款过程中“据地为质”,侵占马尾船厂。在谈判未果的情况下,发动对福建水师的突然袭击,半个钟头时间内将马尾港里9 艘中方舰船击沉,19艘帆船被摧毁,福建水师全军覆没,将士阵亡800多人,制造了血流成河震惊中外的“中法马江海战”。当中方舰船受到攻击时,马限山炮台守军奋起还击,射出了愤怒的炮弹,一发命中法军旗舰窝尔达号,击毙法水兵多人,再一发打伤一个大副。气极败坏的孤拔,只好下令法舰调转炮口,对准包括马限山炮台在内的马尾各山头上炮台,一阵狂轰。马限山上大炮哑口了,炮台被夷为平地,失去了威力与“御侮”功能。战后10年,清政府才拨款予以重建。马限山亲眼目睹了这场惨烈的战事,见证了这场战争的全过程,验证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铁律普遍性。当这场战争硝烟尚未退尽,沿岸民众在马限山下江边,在洋屿江边,打捞战场尸体,有的尸体残缺不全,有的面目全非,其状惨不忍睹,人数已经达到好几百人,岸边尸体已经堆积如山。除了有家人认走之外,大约700多位死难烈士的尸体集体埋在马限山麓,其上建起了“中法海战死难烈士墓”。这700多个英魂长眠于马限山下,他们的英灵日日夜夜与马限山相依相伴。

马限山是一座文化之山。大凡一座山的文化,不在乎摩崖石刻的多寡,也不在乎标语口号的数量,而在于文化底蕴的深厚,俨如天苍苍野茫茫的敕勒川文化就在于风吹草低中忽隐忽现的牛羊;俨如玉树临风的滕王阁文化就在于唱晚的渔舟和惊寒的雁阵,就在于与孤鹜齐飞的落霞、共长天一色的秋水。在马限山上偶尔也会发现诸如“铁石同心”之类的石刻,但它毕竟星星点点,只是文化点缀而已,而真正代表马限山文化厚重的却在它的山脚下形成的“马尾文化一条街”。昭忠祠就是其中的重要亮点。昭忠祠是“中法马江海战历史纪念馆”,上至皇帝的御旨金匾,下至百姓可歌可泣的祭文楹联,无不表达其对海战中为国捐躯英烈们的颂扬。在英烈墓地右侧,建有一座“追思亭”,亭前是一口开满莲花的方塘。无论是漫步幽静的方塘边,或是在亭内凭栏静坐,只需片刻,你的心中或是脑际倏然爬满了千言万语,那是献给忠烈的诗,那是唱给英灵的歌,那是抒发壮怀激越的心声。一座亭与一座祠,隔着小径对视着,让人读不尽它们的沧桑,写不完它们的厚重。在英烈墓地左侧,是一座红墙璃瓦的庙宇——“船政妈祖庙”。首任船政大臣沈葆桢,奏准朝廷于1868年兴建了这座海上保护神庙,即马尾天后宫,作为新轮船下水及出海祈求保佑平安的场所,同治皇帝赐“德施功溥”匾额悬挂在大殿正中。2009年,马尾天后宫重建后改为“福建船政天后宫”。毗邻天后宫,紧依马限山山体而建的是座现代化建筑,它是“福建船政博物馆”。走进这座博物馆,可以看到马限山凹凸的山岩成了它的有机组成部分,仿佛马限山的体温正无私地传递给了整座博物馆,使馆内温暖如春。

更让参观的人们感到温馨的是,处于国家衰弱情况下,马尾船政克难兴邦,异军崛起,艰苦创业,为国图强,崇尚科学,勇于变改,励志进取,仅用二三年时间建造了中国第一座近代化的大型造船厂,1869年制造出了中国第一艘千吨级木质舰船“万年青”号,接着制造了第一艘巡洋舰、第一架水上飞机,架设了跨越海峡第一条闽台电缆,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校船政学堂,培养出了第一批中国科技人才和反对侵略、忠心报国的爱国主义者。这一切,汇聚成了璀璨的船政文化。

走出博物馆的后门,已经到了马限山的山腰。依山傍林,现代博物馆平添了几分豪气与文雅。回顾历史,当中法马江海战灰飞烟灭之后,马限山则担当起清理战场,振奋精神,强我中华的重任。显然,要铸造这样的民族精神需要几十年几百年的淬火煅造。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座山,如同一个核;一种经典文化,就是一种裂变能量。马限山,无疑是一座储存正能量的无限之山。如果说“刘公岛不仅仅是个岛”的话,那么,马限山不仅仅是座山!

雨过天晴。今日的马限山成为一个公园,游人如织,一片翠绿,一片生机。它的凄清与绝美,沧桑与回忆,令人难忘。

梅园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