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1 00:17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练建安



斜阳呼渡大沽滩

 

练建安

 

 

 


“江随山势百千盘,江上春云酿暮寒。

满径山桃红簌簌,斜阳呼渡大沽滩。

1907年春,广东镇平县(今蕉岭)人丘逢甲,来到了他的祖籍地福建上杭县,寻根谒祖,探亲访友。祖籍地的山山水水,让他流连忘返。回到镇平后,他饱含深情地写下了《忆游上杭》15首诗,这是其中的一首。

大沽滩是汀江上杭河段的第一险滩,是上杭中都与庐丰之间的一个重要渡口。山势盘旋,江上春云,桃花红艳,渡口晚照。在丘逢甲大诗人的笔下,大沽滩是如此美丽与恬静。

丘逢甲的笔墨是多情的,这位台湾义军将领在忍受了保台失败惨痛内渡广东镇平定居后,在他的祖籍地福建上杭县,找到了心灵慰藉。

丘逢甲是上杭县丘三五郎的后裔,三五郎裔孙维禄(继龙子)迁黄坑,维禄玄孙六十郎于宋末迁广东省镇平县员子山(今蕉岭文福镇)开基,传至丘逢甲的曾祖父仕俊,于清乾隆中叶迁台湾彰化东势角(今台中东势镇),清同治三年十一月(1864年12月),丘逢甲出生于台湾省苗栗县铜锣湾丘氏学塾。是年岁次甲子,故以“逢甲”名,意为“喜逢甲子”。

上文所说的黄坑,就是现在的下都乡璜溪村。

中都是上杭县南部大镇,旧时称“来苏里”,辖上都、中都、下都的70余个自然村,1986年6月,下都分出,另设一乡。

来苏里有客家姓氏王、江、邓、叶、刘、朱、许、池、李、杨、程、张、吴、何、林、范、陈、罗、钟、饶、姚、郑、袁、高、曹、黄、龚、郭、梁、彭、赖、傅、曾、蓝、廖、薛等36姓。丘为第一大姓,人口8000余,约占“来苏里”人口的1/4。丘姓家族人才辈出,族谱载有举人18人,进士4人,知县、县丞35人,任府知事、州同知、州判职官者33人。

在大沽滩近旁,有一个如同世外桃源的山村,这就是都康村。

都康村闻名遐迩,此地是共和国元帅叶剑英的祖籍故里。据上杭叶氏宗亲说,自从1997年确认世系源流后,广东雁洋叶氏宗亲每年都要组团回都康村拜谒祖地。

江西修水县建有“五杰广场”,以纪念陈宝箴、陈三立、陈衡恪、陈寅恪、陈封怀五位中华民族杰出人物。

“修水五杰”与上杭中都的关联“近在咫尺”。其先祖陈公元于清雍正年间从中都琳坊村一路跋山涉水,来到江西义宁州泰乡七都竹段里(今修水县桃里乡竹段村)开基创业。

在中国历史上留下英名的土生土长的中都人当然也有,他就是来苏里苏姑乡人邓瀛,村人称之为“翰林公”。

邓瀛,字登三,号介槎,清嘉庆九年(1804年)生于来苏里苏姑乡(今中都镇仙村)一个儒商之家,清道光八年(1828年)秋乡试高中举人,次年春,赴京会试,联捷进士,殿试时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时年仅26岁。“散馆”名列甲等第一,任武英殿编修,累官署皖北道台、皖南道台兼按察使,叙加一级,赏戴花翎。

1839年3月,钦差大臣、两广总督林则徐在广州缴获了二万余箱鸦片,请旨解京核验获准。时任浙江道监察御史的邓瀛,“好管闲事”,上疏力主鸦片不宜解京,应就地销毁。

《同治续刊》载有邓瀛奏疏,指出大批鸦片解京核验“有烦累滋弊之处,不可不为虑及”,主要原因是“盖广东距京程遥远,过驳甚多”,“此项目舟车民夫,诚恐沿途地方一时骤难雇备,即分数押解,可无短绌,而经费之多终不能减。”“但各省距京程途远近不等,若纷纷解京,委员稽查难周,必致沿途偷漏,又滋种种流弊。”因此,“可否饬令大臣(林则徐等)将起获烟土毋庸解京,即在该处督率员弁公同查核,目击销毁,以省解运之烦,且使沿海居民及夷人眼见销毁情形,咸晓天子除恶务尽之意,不敢复萌故习矣!”

道光皇帝深以为然,下令林则徐等将缴获鸦片就地销毁。于是“虎门销烟”,中外震惊。

 

 

丘逢甲《忆上杭十五首》诗,写及中都者,不止“大沽滩”一首。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春节期间,他从广东蕉岭来到了祖居故里下都黄坑,北上蓝溪、太拔转入上杭县城。丘逢甲在中都盘桓的准确时间,一位中都镇的丘家老先生肯定地说:“叔公来了三天。”

丘逢甲的另外三首诗是:

前年记作上杭游,路入林塘境更幽。

三宿空桑吾不厌,春灯山寺话神州。

 

黄坑黄笋旧知名,惜我来时笋未生。

我是主人兼看竹,绿蒙蒙地一兜行。

 

寻碑来拜左丞坟,谱牒都成史阙文。

七百年来遗老尽,更无人说旧参军。

左丞,是丘逢甲上祖维禄公;旧参军,系指其上祖创兆公,曾参与文天祥兴兵抗元,任参军一职。

丘逢甲在中都三天的准确说法,是有诗为证的,即“三宿空桑看不厌”“春灯山寺话神州”显然是记载晚宿山寺,挑灯夜话。那么,句中提及的“山寺”在什么地方呢?

中都山水名胜很多,古基村的高宪庵、亲睦村的义合寺、睦邻村的雷檀寺均为环境静幽、风景优美所在,适合山寺夜话。不过,寺中明确地点明了“林塘”,雷檀寺在其境内,夜宿地点会不会在这里?更重要的是,与谁夜话?林塘硕儒丘赞侯、丘海山与丘逢甲交往密切,意气相投,丘逢甲曾力助林塘创办的新式学堂,距雷檀寺不过百米处。此地又有南社诗人丘海山兄弟读书处“望如别业”。因此,所谓的“山寺”或是诗意虚指,实即“望如别业”。

“左胜运里,路通漳。右来苏里,路通蕉岭。”中都位于汀江黄金水段的要点,此处规模庞大的客家土楼随处可见,而集镇西南的存耕堂最为有名。

存耕堂坐落于中都镇罗溪村,青砖黑瓦,飞檐斗角,占地面积493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884平方米,五进六横,有9个大厅,18个天井,房舍188间,故称“九厅十八井”。“九厅十八井”是闽西客家典型的建筑形制。

“存耕”两字,表达了客家人的一种传统理念,即“耕读传家”。其大门楹联曰:“存心淡泊为君子;耕稼畔歌效古人”。“存心行善追先哲;耕稷莳花勖后人。”广东才子宋湘书有牌匾:“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资富能训唯以永年”。

存耕堂又称何屋。清乾隆中期,中都何氏十世祖何冲山在广东经营染靛业多年,因以致富,遂筹资白银近10万两,历时12年建成存耕堂,时为清乾隆五十九年即公元1794年的事。

据实地调查,存耕堂在200多年时间里,出过1名举人,5名秀才,2名禀生,1名留洋女博士。上杭作家丘德昌说:“存耕堂最热闹时,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住了2个生产队,500多人。”可以想见,早上哨声起伏,出工了,人们肩扛手提生产工具,鱼贯而出。

清同治四年(1865年),太平军余部飘忽往来闽粤赣边。五月二日,康王汪海洋曾率部入住存耕堂。这群走向末路的“威猛”之师,军纪已大不如前了,闽西民间称之为“长毛贼牯”。留下了完整的“九厅十八井”,可算是奇迹。

2013年6月8日,笔者与上杭友人黄晋锋、王永威同游存耕堂。存耕堂基本完好,住户多已迁出,偌大的“九厅十八井”显得有些凄清与寂寞,潮湿的地气和漏雨使一些泥墙斑斑驳驳。存耕堂,似乎正一步一步走向它的黄昏。

走出存耕堂,蓝天白云之下,是一座宁静、祥和、庞大的客家建筑,砖墙斑驳,黑瓦重重叠叠,门前是夏日的稻田,禾苗青青,正扬花吐穗。

中都至今保持着许多名胜古迹,周公塔、云霄阁、义合寺、文昌宫、慕和堂、栖凤山楼、杏香楼,每一处风景,都有一些传奇故事。

中都“风水”好,文风鼎盛,宋代以降,出过翰林2人,进士7人,举人62人。《上杭县志·艺文志》载,明清两朝,中都先贤著书48种,占全县1/3。

中都“风水”虽好,却也“破”了,流传于周边地区的“双獭落塘”故事,很有意思。

话说中都古坊,一马平川,一溪怀抱流入汀江,而四周青山环绕,素有“高山泳湖”之称,是远近闻名的风水宝地。

某年某月某日,一位广东籍新知县到福建某县赴任,出大埔、入峰市、经十二排,途径古坊村外山顶,他掀开轿帘,看到了这里的“风水”,大吃一惊,断定是出“大人物”的地方,急忙下令随行人员“偃旗息鼓”,自己下轿步行。步行到长岗銮岽,新知县看到古坊村中有两座山头(狮子山、大背山头)伸入村中,便哈哈大笑,重新上轿,下令鸣锣开道,扬长而去了。众人大惑不解,有幕僚问为何“前恭后倨”哉?新知县说:“此地山川形胜,可惜‘双獭落塘’是个败笔,所谓大人物,最多也不过像我一样罢了。”此后,幕僚好奇,探问古坊人物,果然是出过5位举人,官不过七品。

其实,这类“风水”故事,在汀江流域的客家地区所在多有。这里隐含了汀江流域客家族群的一种“集体无意识”心态。解读的方式当然是多种多样的,我更倾向于把它看成是汀江流域客家族群热爱乡土的一种委婉表述。

中都之北,为武平象洞。象洞者,古书记载“群象出没其间”,粮产丰足,家家善酿,象洞酒远近闻名。

象洞是笔者的家乡。多少次,我在清澈的象洞溪畔,望着一行白鹭往东南飞去。我知道,白鹭消失的方向,就是传说中的上杭中都。

中都有一联为汀江流域名联,引述于此:

白水磜头,白屋白鸡啼白昼;

黄泥垅口,黄家黄犬吠黄昏。

白水磜、黄泥垅,在汀江大沽滩邻近。联语形象描述了汀江流域恬静、祥和的农家田园生活画卷,堪称经典。

中都南行,有王寿山。传言登临此山,“上看汀州古城楼,下看潮州湘子桥”。中有建于宋代千年古寺祥光寺,丘逢甲先贤撰有一联:

此山处闽粤之交,自成丘壑,叹仙人灶冷,帝子石寒,群山拱揖尚依然,看残世纪空花,万柄青莲,九品台高开宝座;

我佛以慈悲为念,可惜津梁,幸西竺经遗,南宋钵在,末劫挽回原易事,留得英雄退步,一龛芡叶,三生石古证清禅。

丘先贤英勇保台,功败垂成,祖居地的山山水水,处处触景生情。深山古刹的青灯黄卷,消磨不了一位客家鸿儒的家国情怀。

 

 

某日,墟场,一位来势凶猛的壮汉猛冲猛打,一位柔弱女子连连退让,突然,骈指往壮汉飞起的大腿轻轻一削,壮汉惨叫一声,倒地不起。女子在众人的惊呼声中,飘然远去。有识者说若不是这个女子手下留情,壮汉的这条大腿就废喽!这个场景首见于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后来,许多小说故事、影视作品屡屡搬用,俗透了。

别的地方的人可能不相信这个故事了,汀江流域黄金水段中都的许多乡人却硬硬地点了点头。他们会告诉你,这是花鼓娘子的故事,她使出的神秘莫测的拳术,叫五枚拳,又叫梅花拳。

传说五枚师太是清雍正年间南少林武尼,有师兄三人,彭道德、智善禅师、白眉道人。五枚师太武功最高,击败三位师兄后,自立门户,传女不传男。其核心武功,就是传说中的“五枚拳”。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是汀江水运最为繁忙的时期。古基村位于大沽滩的交通要冲,为防身抗暴,村人习武成风,该村于1935年设立“武厂”,取名宝林厂。宝林厂设有“天地君亲师”禅位,旁有对联曰:“吞吐浮沉须用意;高低变化要专心”。横批为“一团和气”。据说武厂大门对联抄自少林寺:“要练成三关八法;切莫作一曝十寒”。横批是“苦练精功”。

当地作家丘德昌兄言,“五枚拳”包括拳法和棍术,属儒家打法,其核心是软桩八法,软桩八法分文八法和武八法。文八法是点、横、竖、钩、拐、挑、撇、拉;武八法是接、拉、腾、封、踢、弹、扫、挂。

资料说,中都女子五枚拳是中国四大女拳之一,2007年8月,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都女子五枚拳曾获全国农运会团体奖,丘金莲曾获全国农运会武术比赛金奖,多人多次获全省农运会武术比赛金奖、银奖。目前,中都古基村已组建“女子五枚舞狮队”,巾帼风采,闻名遐迩。

五枚拳冠军丘金莲外出未归。在古基村委会晒坪上,大学毕业生丘秀莲(24岁)和当地农民丘龙秀(50岁)表演了五枚拳的入门功夫。此时,耄耋老人丘福华走了过来,他纠正了丘秀莲的一个关键动作,说她那“佛子手”不对,应该是“八法手内辨阴阳”。老人一再要和丘龙秀过招。丘龙秀一边后退,一边请问老人要不要矿泉水喝。老人笑笑,走开了。在村委会老年活动室,常有一群老人聚会在那里看电视。丘龙秀说,叔公是老师傅,别看他今年93岁了,一搭手,还能把人摔在地上。

 

 

中都乡有清一代共有19名武举人,其中廖贞华等人是同治年间钦点蓝翎侍卫。

丘复总撰《上杭县志·方伎传》载有中都武林中人丘和盛的事迹:

丘和盛,来苏中都林塘人,以武勇称,力能举重。族人祚昱从之游。先世有田庄在上太平,岁收谷五百石。其乡拳师某至林塘设馆,气张甚。请昱比试,昱谢不敏。固请许之,昱一举棍,即破其掌。某怀恨归,在家拥徒自若。昱适经理其乡收租事,请和盛偕至。之明日,某聚徒围庄所,势汹汹。昱再三恳免,且谢前过,愿受罚,不允。昱佯言乞少缓,俟吾徒煮茗讫,然后比技可也。某徒见和盛执磨石扇炉,骇甚。昱旋与和盛执木棍出庄门与之角,数十人皆披靡。由是和盛名著一时。

丘荷公记载的丘和盛事迹,汀江流域的客家百姓传为“磨石做扇”的故事。

“磨石”,是客家农村常见的生活用具,麻石凿成,重百数十斤不等,丘和盛竟然可以“执磨石扇炉”,可见其武功高深。敌方“骇甚”,本来已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了,可惜的是,丘和同伴又执棍打了出去,虽然打败了“数十人”,终是“蛮牛”。

从上述的述评中,我们可以看出,客家武林中人之间的打斗,一般是彬彬有礼、点到即止的,更上乘的境界,就是刚才提及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丘荷公编撰的《上杭县志·方伎传》,还记载了另一位中都武林中人薛衷和的事迹:

……乡试,道出剑津,泊舟荒渚,夜半突有匪徒十余人,鸣角持械将登舟。衷和戒同辈毋动,乃手握汗巾跳出沙渚……匪闻而怒甚,叱咤一声,众棒交集。衷和右手持汗巾却匪,棒纷纷堕十步外,左手以青蚨击匪首,脑裂仆地。众匪惊骇,罗拜乞哀。衷和徐语之曰:“汝等杀人越货不自今始,倘从此改过自新,予亦不忍聚而歼旃。苟怙恶不悛,行且葬身鱼腹矣。”众匪诺诺而去。

薛先贤的事迹如同传奇故事。“剑津夜半惩群匪”,薛先贤所作所为,是武侠世界中标准的儒侠形象。

是否可以这样说,汀江流域的武林中人,就是那些阿舅阿伯阿哥阿妹,就是隔壁邻居乡里乡亲。他们中的大多数有几分侠义心肠;他们身上,流淌着豪侠的血液;他们的武技,挟带这侠义的气息。他们是与乡土连为一体的人们,他们有侠的影子。

这日晚,月上东山,汀江上凉风习习,笔者和永威、晋锋文友畅谈乡土文化。中都位于客家母亲河水路要冲,文化积淀丰厚,若以观赏性、实用性极高的“女子五梅拳”为“引子”,举办“世界客家武术文化节”,必将成为“客家族都”及客家母亲河上“一道优美的风景线”。我们满怀期待。

本文原载于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作协“走进八闽”文化采风系列之《走进上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