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4 18:07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蔡天初



 

蔡天初

 

 

2013年仲夏,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我登临长汀三洲古城,作了一次实地考察。追溯那逝去的岁月,给古城留下的种种故事。

 

三洲的遐思

 

三洲镇政府欢迎我这远方客人的到来,特意派了一位大学生村官郑琳向导带路。郑琳介绍起三洲道:“洲,可以解释为水中的陆地。汀江自北向南流,南山河从南山乡自东向西流,在曾坊两江相汇,汇合处形成了一个人字形,将陆地分隔成了3块,这3块水中的陆地,顾名思义,就被称为‘三洲’。”

据我所查阅的资料,有一种说法是,在三洲镇境内有3个小山头,地处岽林寺的小山为“东洲”,戴坊桥头西林寺的山头为“西洲”,石桥头北边的山头为“中洲”,这3个洲合称为“三洲”。有趣的是,郑琳接着又补充一种说法,三洲四周多山,奇的是,有一小山脉,从今文昌阁的羊岭岽,一直连贯延伸至南门关帝庙一带,大雁南来北往,时在此山中筑巢生蛋,因地方“很山”,名“山洲”,谐音字便成“三洲”了。我环顾四周,三洲三面环山,一面临汀江,属河谷盆地,不禁浮想联翩,对这种说法还真有些感觉。没想到,三洲地名的来历,给走近三洲增添不少疑团和神秘。

三洲位于长汀县的中南部,距长汀县城只有34公里。《长汀县志》记载,“先有三洲,后有汀州”,说的是,三洲古镇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宋朝以前,三洲便成为繁忙的商埠码头。明代设立了古驿站,是上杭至长汀的官马驿道,是古代官员与商贾往返登岸地点与暂宿、换马的地方。并且,逐步由经济、文化发展要地,成为有一定政治影响的重镇。

郑琳引经据典介绍,据成书于1159年的南宋所修《临汀志》记载,南宋时汀州已有“何田市”与“三洲墟”,即今河田镇与三洲镇。三洲南宋至清末设墟、铺、公馆、驿站,是闽、粤、赣边界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商贸重镇和货物集散中心,境内汀江河道仅10.5公里,“日见船帆不断,夜泊船桅成排”,被誉为“绿色飘带汀江”上的一颗明珠。

2009年,全国文物大普查,专家在这里考察论证:“三洲有大规模的古建筑群,则有着鲜明的客家建筑特色。现存比较完好的成片古民居建筑、礼制建筑、客家建筑、崇祀建筑、古街路亭等,共六七十处。在元代的城墙、明代的祠堂、清代的民居中,可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1处。”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三洲传唱“打倒土豪分了田,扩大红军建政权;汀江两岸都红遍,红山红水红满天”,成立了乡苏维埃政府,书写着“永红故里”可歌可泣的红色篇章。也是在这里,拍摄《红色摇篮》电视剧,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革命历史纪念地。

 

曾是一座古城池

 

我们从南城门进村。城门被千年历史浸泡着,于是成为历史之门。城门岿然屹立,雄风犹存,可以想象这座城门当年是多么高大、多么坚固。望着城门上书写着的“三洲镇”3个苍劲大字,便有一种莫名的兴奋与疑惑,从心底油然而生。因为,1987年,三洲才从河田镇划出为乡建制;2011年6月,经福建省政府批复同意撤乡设镇,更名为“三洲镇”。当然,城门上书的“三洲镇”与我们已相去甚远,而如今,历史上的巧合,成为流传史册的千古佳话了。史载,三洲曾是一座四周筑有防卫城墙的村落,与城池相似,有6处古城门,如今仅剩下一个南城门。那是到了元末,为抵御匪寇与躲避战乱,戴应寿将军发动乡亲改革木栅栏防寇,用砖石筑城门。据介绍,戴应寿将军5岁时,父母被流寇杀死,立志为父母报仇,19岁入四川峨眉山习武从军,战功卓著,后升从三品怀远将军,告老返乡后,在家乡组织建城墙,同时,又在村中建三层鼓楼,以作防寇、防火报警指挥之用,深得民心,令人崇敬。

古城墙虽早已坍塌,但在三洲西南角方向的地方,有一段古城墙残壁静立路旁,仍可辨出原貌。西城门还有一棵千年老樟树,是当时按七星方位种植7棵香樟,至今幸存的一棵。令我疑惑不解的是,仰望南城门两侧,寻不到瓮城遗迹,有一种可能,就是在建设城门时,没建正楼、箭楼、闸楼或垛墙之类建筑。据了解,三洲的防卫墙并不是完完整整地建成一整圈,而是巧妙地利用了各户高大的风火墙,将村庄四周各户的风火墙连接起来,没有风火墙的地方就新建防卫墙,既节省了费用也节省了时间。

三洲建6处城门与城墙,因而也就有了名副其实的“古城”之名,成为长汀古代乡村唯一的有城池的村落。奇的是,现在三洲的地形、地貌基本保留当时原状,东起文昌阁附近,西到官厅遗址,南到南门,北到卫生院,这一中心区域形如古船。古镇内主要有两条主街:上街与下街,统称“老街”。老街长达数百米,呈曲尺形,上街为北南走向,北起石桥头,南至四角亭旁的三角店。从三角店开始街道拐弯为东西走向,这段东西走向的老街统称为“下街”。小巷不长,而且很狭窄,邻居共墙相隔,隔而不断,巷两边都是密集的人家,巷道网格回环往复,纵横交错,“路路相通、户户相连”,形成迷宫式的巷道。下街、上乾路、梨背巷、城墙坎巷等地块的交通路线,回环往复更加复杂多变,别有一番韵味。

值得一提的是,三洲迷宫般的街巷体系,高墙窄巷的村落印象,还有东宫圆井、西宫四角井,依然保留下来,可谓千年传承。这是保证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的历史风貌,得以延续的重要基础。

 

古城南门的文武庙

 

到了古城,就不能不提起南城门后侧的圣帝庙了。庙不大,三面围墙,朝路边一向为窗口,显得幽暗,但香火很旺,说明庙里有人侍奉。

所谓圣帝庙,就是前面供关公,后面奉孔子,虽然建筑是连体式,但前后又分开成独立的2个庙堂。据史载,孔圣庙与文昌阁同在南宋后期兴建。在我印象中,中国各地孔庙的建筑组群、式样、装饰材料及饰件等,大体上遵循固定的礼制,一般可分为前导、主体、后部等三部分,前导部分包括照壁、泮池、棂星门等。古时考中秀才、有进入诸侯之学资格者,经泮桥入拜孔子,称为“入泮”或“游泮”,泮池成了孔庙建筑的主要特征,所以,孔庙中都有泮池。这里孔圣庙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地方特色,虽然没有“一池(泮池)、一坛(杏坛)、一圃(射圃)”,但轮廓粗犷,造型古朴,每根殿柱上都有对联,我细录三联:“宽人严己扬中外,明德亲民振古今”;“神恩浩荡垂千古,庙宇巍峨祀万年”;“先关公称帝大周千古大汉千古,后孔子尊圣山东一人山西一人”。圣帝庙成了三洲一个地理坐标,就不能不了解当时的建筑历史。据考证,因为关帝为武圣大帝,戴应寿

兴建城门时,把孔庙前遗坪拓建成关帝殿,俗称“圣帝庙”。据说,戴应寿将军不仅在孔圣庙前拓建关帝庙,同时在老街还建三闾大夫庙,以作为蒙馆学堂,为的是报答伯父收养把他教育成人及乡亲爱惜指导他学文练武的恩情,又出巨资聘请乡中秀才、举人,在三闾大夫庙开办学堂,名为“蒙馆”,以便利幼童入学;在庙内兴办“聚奎社”讲解四书五经、诸子百家学说,练习诗文,给成年童生谋取考得秀才、举人的功名。“学文练武兴国兴家”,在这样环境熏陶下,三洲走出了不少风云人物。

 

城内城外皆祠堂

 

三洲是一个典型的客家古村落。客家人具有慎终追远、敬祖敦亲的人文美德,不管在哪里,修建得最漂亮的往往是祠堂。

古镇内的民居布局体现了典型的血缘聚落的特色。上街以北的部分主要是黄氏的聚居地,其民居基本是以黄氏家庙为中心展开布局的。而以南主要是戴氏的聚居地,戴氏各房支的民居基本以祠堂为中心或依托展开布局。没想到,这里分布有十几座戴氏的祠堂,有戴氏家庙的明德堂、笃敬堂、三大房大夫第、戴应寿将军祠等。戴氏家庙总庙明德堂,始建于明代,已经被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戴氏的聚居地当中,同时,还穿插了俞、温、丘、肖等姓祠堂,各房支的民居,也分别以各自的祠堂,或“祠居合一”,形成一个个民居小组团。这种民居、祠堂、祠居合一的布局,是传统聚落的典型布局方式,几乎成了“祠堂一条街”。

我们穿街走巷,浓郁的客家祠堂建筑风格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祠堂建筑基本上都为单檐硬山顶,风火墙,二落一进,由大门、下厅、天井、上厅所组成;正厅面,阔三间,进深四柱,明间抬梁式木构架,次间硬山搁檩;大门为砖质牌楼式,二柱一门,飞昂、角昂、脊板、戗角齐全。特别是,两边风火墙,也称“马头墙”,高低错落有致,整体建筑高大壮观。

祠堂不仅作为祭拜祖先的重要场所,又是三洲各姓氏民俗活动的载体和平台。“正月半迎花灯”,是最有特色的民俗活动之一,花灯以各姓的房族为单位,各姓每房一盏大型花灯,由灯身、灯座和灯挂三部分组成,式样十分独特,俗称“挑一担”。迎花灯从正月十三的菩萨灯开始,到正月十七共5天,前有锣鼓打击乐,后有十番乐,上街巡游,家家户户上香燃鞭炮迎灯祈福。每当“迎灯”时,点燃蜡灯,每迎一天,都会逐步加上灯,意为添丁进口,点点灯火把整个花灯映得五光十色,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花灯的行走路线、先后顺序分天排列,按戴、黄及其他姓氏的灯顺序,约定成俗,周而复始依次轮回排列。

三洲民俗活动丰富多彩,不仅迎花灯,还“供奉三太祖师”、“尝新禾”、“过六月半节”和“过九月半节”,等等。庙会的主要内容是祭拜、念经、器乐演奏、抬菩萨游村。最奇特的是六月半庙会,在每年农历六月十五日上午,村中的男女老少都带着供品来到祠堂中祭拜三太祖师,到了中午,参加游村的队伍集中在祠堂前,请出三太祖师金身后,开始巡村行,游菩萨结束,还要在河里给菩萨洗澡,然后用红布包好,抬回到祠堂,极有地方特色。

据介绍,三洲的“锣鼓”更具地方祠堂姓氏风味。特别是锣鼓点音,戴氏点音:“跴叮哐,呤呤呛”,喻义财丁旺,岁岁强;黄姓点音:“乒乒乓乓,跴哐跴哐,丁珰丁珰”,喻义平平安安,财强财强,丁旺丁旺;三姓的点音:用“鼓、锣、扬琴”代表古、罗、杨三姓;四姓点音:“吣(陈)呤(林)吁(俞)呚(温)”,锣鼓之音作代表。每当过三洲老街的时候,又统一用“呤丁呛,呤丁呛,跴跴哐,乒乒乓乓”的音点来表达“人财兴旺、岁岁平安”的祈盼。

这些世代留传下的民俗活动、锣鼓点音,不仅饱含了三洲民众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和向往,还体现了当地那种喜庆、太平、和谐的氛围,洋溢着地方姓氏特色,又是家族维系的重要载体。其中,祠堂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角亭,皇帝到过的地方

 

三洲老街就是集镇早期形成的汀杭大道。街上绿树荫荫,顺着行走,一拐弯一抹角,不期而遇的古迹四角亭就这样出现在眼前。

四角亭,建于明万历年间,四根巨大石柱撑起四角屋顶,现存的大多亭台都是以六角或八角为主风格,因此,四角亭是少有的古风格建筑,这是三洲人的骄傲。

四角亭十分简约,亭中左右两侧有供休息的单条大板凳,北向檐下方横挂着一块大红木牌匾,长约2米,宽约1米。显然,牌匾是后人立的,左上方刻有“清乾隆大帝亲笔御书”,正中赫然题着乾隆大帝的御笔“古进贤乡”4个烫金大字,左下方刻有“宣成里三洲乡众弟子立”等字样。民间传说,乾隆下江南到三洲码头,上岸私访,于四角亭歇脚时落下了随身包袱,等回头找寻时,发现包袱还在,而且还有人在边上看守,乾隆感慨民风淳朴之余,御笔手书“古进贤乡”,留下一种古老的记忆。“古进贤乡”中有谐音,“古”是“孤”的谐音,当年乾隆到过这里的说法,一直流传下来。从此四角亭声名鹊起,至今仍保持那种辉煌。

古城美食,声名远播。传说,乾隆品尝了古城美食,有家酿水酒、豆腐干、河田鸡等,客家美味佳肴。特别点一道菜,是客家人用豆腐包的水饺“漾豆腐”,客人半天举箸不起,甚是诧异,又吃得顺心爽口,连声叫好。现在,漾豆腐成了客家人款待亲朋好友不可缺少的佳肴。

让人们出乎意料的是,四角亭又俗称为“光明厦”。原来,乡中邻里之间,有遇些矛盾纠纷之类事,三闾大夫庙内教书的先生便在四角亭里配合村中老者,公正严明,以理服人,解决纷争,使矛盾双方重归于好。因此,在三洲尊称三闾大夫庙为“相公衙”,四角亭的“光明厦”,便由此而得名。

四角亭给人留下美好的回味。不知是环境还是心境,古迹往往带来历史的压抑和沧桑感,在这里显得不那么沉重,反而多了些童话色彩,折射出亮点。

 

街巷深处的大宅门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9年,毛泽东、朱德曾在这里亲自设立永红乡,被誉为“中国红色第一乡”。三洲子弟参加红军,为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天,当年的红军标语、毛泽东旧居、苏维埃旧址也存在于三洲的古建筑群中,闪耀红色光芒。

到三洲采访,我们首站到祠居合一的梨背巷20号庆腾公祠。令人惊讶的是,这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和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入闽时指挥和生活的场所,左正房曾是毛泽东和贺子珍卧室。

这一天,房主戴新生正在院子里整理农具,知道我的来意后十分高兴,进房取一份他的叔公戴昌华从重庆北碚区军休中心寄给他的《吃水不忘掘井人》复印材料送给我。昌华老人信中说到,这是献给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一份小小礼品,要侄儿新生作为家史保存好。文章追述,1930年5月,成立闽西工农革命政府,他大哥贞华,1934年5月参加了红军,编入红十二军独立团二营四连当战士后英勇战斗的事迹;2005年,他大哥荣获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以及担任村、公社干部时受政府奖励表彰情况。字里行间洋溢着昌华老人对共和国的忠诚,对党的热爱,对他红军老战士大哥的敬重和关心,令我感动不已。

三洲的古民居建筑主要连片集中在三洲村老街,仅老街就有40多处,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在三洲,每一幢老建筑都有它自己说不完的故事。比如,三洲黄屋是清代民间名医黄仪臣之家。他自幼立志从医、扶危济贫,因此自号“力扶”。他医术高明,清雍正二年(1724年),汀州知府李璋之子患疑难杂症,久医无效,后经黄仪臣治疗,药到病除,李璋特赠“蜚声上国”金匾。黄仪臣在民间扶危济困,还发明了痧药丸、惊风丸、健脾疳积散等中成药,至今远销海内外。

三洲许多古民居还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名字,读起来,虽然都有点费解,但表达出主人的追求,体现主人的人生态度。如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风火屋的“聊可自娱”“礼门贻矩”“藜照垂青”“蕉国名家”“培植惟勤”“绪缵谈经”“亨衙直生”和苏维埃政府旧址的“戴道宾祠”以及“戴永柏宅”,等等。彰显了几百年来的传统文化神韵。

当然,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建筑的灵魂。三洲建筑的艺术特色通过其外部的建筑形象、内部的细部雕刻与铺地体现出来。建筑之中随处可见精美的木雕、石雕,雕刻细密生动,或牡丹石榴,或麒麟蝙蝠,或鹤鹿象马,或松竹兰梅,乃至历史典故等,令人回味无穷,叹为观止。还有灰塑、彩画、铺地,不仅工艺精湛,数量众多,题材丰富,而且保存较好。

三洲传统的民居建筑与文化相互渗透,孕育出了独特的古城文化,充分体现三洲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和理想。

本文原载于《走进长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