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8 19:27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黄文山



——三山两塔漫笔

 

文山

 

 

“城在山之中,山在城之中”是榕城福州独具的风景。这城中之山,指的便是鼓楼区内的于山、乌山和屏山。因此,福州别称“三山”。

于山位于车马喧闹的市区中心,俯临五一广场。四面平旷,一峰兀立。那玲珑高举的白塔、巍峨壮观的古殿、蓊郁繁阴的秀木佳花以及风骨千般的摩崖石刻,无不吸引着游人的脚步。

整座于山就是一块大石头,巨石嵚崟,峰可摩天。如同一位与岁月同庚的仙人,神闲气定,端坐在天地之间,阅尽人间沧桑。

廓然台是全山的门钥,从这里往右,经炼丹井,可登鳌顶峰;往左,则是戚公祠和白塔寺。台上建有古意盎然的吸翠亭,一棵遒劲的古榕,伸展美丽的枝干,仿佛在迎迓着登山的游客

炼丹井旁有一个巨石叠垒而成的天然洞穴——九仙洞。相传,汉时何氏九兄弟住在洞里炼丹修仙。于山又名“九仙山”。

由炼丹井拾阶而上,就到了全山的中心大士殿。这里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供奉男士观音的庙宇。但大士殿更让人流连的是它的一段珍贵历史。辛亥革命福州起义时,革命军前敌指挥部就设在殿内,周围的山坡便是起义军的作战阵地。而今,满目青翠,阵地已不复可辨。淡淡斜阳,晚风入谷,吹得松涛阵阵作响,依稀可闻当年的鏖战声。

戚公祠是后人为纪念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而修建的。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戚继光奉命率兵入闽抗倭,打了三次大胜仗。班师回浙江时,福州官绅为他在于山的平远台设宴饯别,勒石纪功。相传,席间戚继光带醉步月,仰卧在台旁的一块巨石上,后人名之“醉石”,并于石旁建一座醉石亭。1936年,著名作家郁达夫谒祠,赋《满江红》一阕,文辞慷慨激昂,表达了中国人民不可侮的豪迈气概。

戚公祠内的补山精舍,始建于北宋。1933年,抗日名将蔡廷锴等为发动“福建事变”曾在这里召开过秘密会议。美丽的于山,不仅风景怡人,它还是福建历史的见证,几乎每一场政治风雨,都会在这里留下痕迹,就像满山苍翠的古榕,历尽风雨洗刷而更加生气勃勃。

微信图片_20240518193211.jpg

                                                                                 于山白塔(毕   耕 摄)

山麓的白塔寺的创建者为闽王王审之。寺院建于公元905年,是一组布局活泼、富有园林特色的建筑群。现存殿宇系清道光及光绪间重建。寺中的白塔,原名“报恩定光多宝塔”,是闽王为报答父母及兄长养育之恩而建。初建时为木塔,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被雷火焚毁,14年后(1548年)重建,木梯改装在残存砖轴内部,成为七层八角高41米的砖塔,外表涂以白灰,故称“白塔”。登塔远眺,东面的于山、西面的乌山以及城南秀色,尽收眼底。明邵傅有《登定光塔》诗:“登塔意如何,观空醒醉魔。千江春树杪,万井曙烟多。宝塔聆青磬,盘梯挽绛河。恐惊云际雁,不敢纵高歌。”写出塔势的崔嵬。

与白塔遥遥相对的是位于乌山东麓的乌塔。自白塔西望,乌塔犹如一管巨笔直插天穹。明代诗人林恕这样写道:“欲借乌山磨作砚,兴来书破彩云缣。”乌塔公园也是文人雅士特别喜欢光临的地方。乌塔原名“崇妙保圣坚牢塔”,建于公元941年,是闽王王延曦为自己及臣下祈福而建,原计划建九层,实际仅建七层。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乌塔尚未完工,延曦即被部下所杀,闽亡。塔为八角形,高35米,塔身除碑刻和浮雕佛像外,均用花岗岩砌造,年久外表略呈黑色,故俗称“乌塔”。

乌山,又名“道山”,海拔84米,高度为三山之首。自唐代起,即为游览胜地,以山石幽奇受到人们喜爱。登乌山有东西南北数条路径,皆会集于道山亭和黎公亭,此一带是全山风景最佳处,同时也是摩崖石刻最集中的地方。这里岩石嵯峨,挺拔竞秀;古榕参天,流泉淙淙。既有险象环生的天生桥——雀舌桥,也有下临绝壁、视野开阔的天然大石坪——天章台。可谓移步换景,步步幽奇。

宋熙宁三年(1070年)郡守程师孟登临乌石山,在山间盘桓良久不忍离去。他认为此山的意味可比道家的蓬莱、方丈、瀛洲,因将乌石山改名“道山”,同时在山顶建一亭,名“道山亭”。他并请著名散文家曾巩作《道山亭记》。道山亭居全山之脊,登亭则乌山形胜尽览。

乌山不仅风景秀丽,而且摩崖石刻遍布全山。其中最著名的有唐代大书法家李阳冰的篆书“般若台”,它是福州现存最古老也是最珍贵的石刻,被誉为“人间至宝”。此外,还有李纲、朱熹、程师孟等历代名人的题刻。篆隶草行楷俱全,还有元代的蒙文书刻。

清光绪年间轰动寰内的乌山教案就发生在这里的弥陀寺。这里位于乌山东坡,地势起伏,岩石交错。寺院大殿半掩在舒啸岩后,下临绝壁。东面为一片山园,遍种桃花,僧寮客舍,分布花径岩石间,景物清幽。旧时福州诗人多喜在此集会酬唱。诗人雅集之所,取李贺的诗句“桃花乱落如红雨”,命名为“红雨山房”。光绪二年(1876年),英国教会以长期租赁的形式,占据了弥陀寺及周边的大片土地,并大兴土木,增建四幢洋楼。这引起福州民众的强烈不满,聚集万余人涌向教堂,逼迫教会将占用的所有房地退还。时任云贵总督此刻在家养病的林则徐也参加了民众的抗议活动。

屏山,以山形似屏风而得名。由于城市的拓展,屏山的大部分已融入城区之中,山的意味因此减少了许多。但屏山却是福州城市的发源地。史载,闽越王无诸曾在屏山之麓建冶城,所以屏山又叫“越王山”。宋代诗人李弥逊在登上屏山州署内的万象亭后,作诗形容其高峻:“星移日转天容丽,江静山明地轴高。”山上原有二十九景,而今大多湮没于楼宇街巷中。

华林寺大殿位于屏山南麓,初名“越山吉祥禅院”。寺建于宋乾德二年(964年),迄今已逾千年。华林寺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四间,单檐九脊顶,柱子以上几乎全由斗拱支撑。其建造手法在国内唐宋木构建筑中独具一格。大殿虽经明清两代多次重修,但其主要构件仍然保持原物,是我国长江以南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的珍贵实物资料。1983年列入全国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下的欧冶池,又名“剑池”,相传春秋时期著名冶炼家欧冶子在这里铸剑,故名。古时环湖一周达数里。后池渐被民居侵蚀,仅存半亩方塘。宋代黄裳《欧冶池》诗曰:“人随梦电几回见,剑逐云雷何处寻?唯有越山池尚在,夜来明月古犹今。”于浅吟低唱间缅怀昔日的风景。

明洪武四年(1371年)驸马都尉王恭重筑福州府城,造样楼于屏山山顶,后改称“镇海楼”,昔日登楼可远眺闽江口风光。清代学者谢章铤曾有一篇《镇海楼记》,风靡一时。“镇海楼者,建北城之际,障北山之缺……楼以镇海名,工在楼意实在海。嗟乎!海风叫啸,海水飞扬,登斯楼也,其忍负中流砥柱之心哉!”“工在楼意实在海”,道出了镇海楼的实际功用。

镇海楼历经六百余年沧桑,曾多次重建重修。2006年11月,镇海楼重建工程开工,2008年4月竣工。雄楼高耸屏山之巅,人们登上楼阁,能一览福州三山以及西湖周边景色。而从城区的每一个方向,抬头就能看到镇海楼的雄姿。高踞屏山之巅的镇海楼已经成为福州城市标志性的建筑。

屏山与于山、乌山相望,形成福州城区内“三山鼎峙”的独特景象。秀丽的三山,为这座城市增添了无限风采。据传,古巴比伦有空中花园,是人工建造的梯级花园,花木层层向上,蔚为壮观。而福州三山,多姿多彩的山石与郁郁苍苍的林木耸碧叠翠,在高楼林立的闹市之中,更犹如三座巨大的空中花园,成为城市一道永远鲜活的风景。

本文原载于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作协“走进八闽”文化采风系列之《走进鼓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