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5 12:21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章礼提



关外三山话九峰

----晋安九峰山石刻并赞诗随记

 

章礼提

 


大溪章溪溪水清,上寮下寮山路平。

三山屹立相掎角,百里连亘如长城。

……

这是南宋理学家黄幹(1152-1221年),朱熹的女婿、安庆知府,在《复归桃枝岭》中的描绘。诗中的“三山”指的是福州城北的寿山、芙蓉山、九峰山。福州虽临海,但群山环抱,城内的屏山、乌山、于山,以及远郊的鼓山和旗山,广为人知。然而,城北关外的“三山”却鲜为人知。尽管如此,寿山石、芙蓉洞、九峰镇国禅院仍享有盛名,其山高水远、土地辽阔、林深树茂、舞、空气清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在《九峰志》(清·魏杰)序十中,清代文人扬庆琛写道:“北关外九峰,我闽一大观也,耸拔奇秀,溢出天表,视东西旗鼓若兄弟焉。”他盛赞九峰山是福建的一大胜景。游客们无不赞叹九峰山的神奇与美丽。魏杰(1796-1875年),号拙夫,是福州东门人,清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藏书家、慈善家、儒商和方志家。他捐资修复了东禅寺、九峰寺、地藏寺,并著有《逸园诗钞》等作品。在九峰山、鼓山、金鸡山的摩崖上,都留下了他的题刻。

据《闽都记》记载,九峰山位于府北70里,毗邻龙迹山。其山峰头九出,形态各异,峭拔如笔。山高15里,绵延60里。中峰海拔最高,其余八峰分列左右。相传九峰连体,形似盘腿而坐的弥勒佛,九峰镇国禅院(俗称九峰寺)就建在山麓弥勒佛的腹部。环境优美,群峰环绕,松树葱郁,石桥流水,禽鸟欢歌,宛如人间仙境。

·谢道承在《九峰山行》写道:

九瓣莲华涌紫烟,碑残何处问唐年。

野猿偷笋茶房下,山鬼翻经古佛前。

……

九峰镇国禅院是福州最古老的寺院之一,始建于唐大中二年(848年),比鼓山涌泉寺早60年。唐咸通二年(861年)赐名九峰镇国禅院,由唐代状元、翰林侍书学士、太子太师、著名书法家柳公权(778-865年)题写寺名。九峰寺在明初被焚毁,万历年间略有重建,但随后又损毁。清代康熙十八年重建,形成了堂皇的三进殿,同治初年再次兴修,奠定了其宏大格局。“文革”期间,九峰寺成为福州四中分校,部分房舍被扩建。“文革”后产权归还九峰大队,不久之后,九峰寺恢复了宗教活动。

名山必有名寺,名寺必有石刻。但据《九峰志》记载和实地考察,福州外“三山”的摩崖石刻并不是很多。芙蓉山的“灵洞岩”题刻,其年代和作者都不详。洋坑观道旁的“天香台”石刻,立于宋大观年间(1107-1110年)。芙蓉山僧师贤石刻:“当山赐紫僧师贤,谨抽襄资叁拾肆贯文,是舍铺岩前路贰佰丈,奉为四恩三有及自集祈平保安,愿延廷华。己未年四月”题记,最多的石刻在九峰山,九峰山曾是石刻最多的地方,但目前仅保存8段题刻,其中4段为碑铭。

图片1.png 

章礼提   摄(下同)

福州外的“三山”题刻,尽管没有多少段,但历史却相当久远,内容也十分丰富,为摩崖题刻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九峰志·卷三》记载:“宋宣和五年题刻,确有其事。其余碑记,以国朝免丈、免茶之碑为最重,依此奉行,沿山遍植一万四千余两。住持嗣祖普光大师希照题记。”

·黄幹《宿九峰寺》写道:

螟逐归云入远山,九峰环立似人间。

摩沙石刻元和体,双锴僧谭宣政间。

往古来今浑作梦,双溪斗酒强开颜。

明朝酌取龙湫水,直上层霄不复返。

此诗描述了九峰寺夜间场景,表达了作者夜宿心情,也佐证了殿前的题刻,那是立于北宋宣和年间。

《九峰山桐庐记》位于桐庐峰。《九峰志·卷一·纪形胜》提及:“桐庐峰,位于寺东。宋绍兴年间,僧清显结庐山中,种植桐树以作香灯,今已荒废,但岩上题记仍存。”此记由清显住持撰写,讲述了种植桐树的过程及“桐庐”名称的由来。

唐大中初年(847年),法主大师在双峰创建小庵,并在此修法。一晚,法主梦见神人指示此地非他久居之所,将有老人来此。数日后,法主离开双峰,小庵随之荒废。绍兴庚辰年(1161年)春,九峰寺住持清显大师(号见堂叟,绍兴三十年主福州九峰寺)来到旧院址,建议种植桐树,得到众人赞同。于是,清显率众广植桐树,数年后成林。桐油用于禅院香灯,余者售予百姓,收入逐年增多,为后世带来无尽利益。清显在林中搭建茅屋供人休息,因茅草覆盖,故称“桐庐”。淳熙丁未年(1187年)中秋后,清显撰写了篇《九峰山桐庐记》。隐居桐庐的连江邑人林泉将此记刻于巨岩之上。

魏杰在《游桐庐山》写道:

一扫桐庐石上题,桐花开处白云低。

此山犹是桃源境,合有林泉隐者棲。

魏杰已逝百年,但“桐花开处白云低”的美景已难觅踪影。甲辰年春夏之交,笔者与友人造访桐庐山,只见漫山遍野是毛竹和杂木,深山里仅有几棵桐树点缀其间,点点桐花绽放。山歌中唱道:“桐树开花白茫茫,茶树开花下油杭。”如今桐油已无人问津,桐树也自然少有人关注。深山里的《九峰山桐庐记》,早已被人们遗忘;岩壁上的题刻,年复一年历经风霜,也无人聆听其背后的故事。

九峰山石刻中,除了记事碑铭,还有4段富有书法和文学艺术价值的石刻,颇具观赏性。最古老的石刻位于殿前的罗汉台,以隶书纵写“南无阿弥陀佛”。其余3段位于法堂后山,均刻于清代,其中一段书有“竹径”二字,另一段楷书“峻极于天”,还有一段是魏杰亲笔的两首诗歌,游客们都会到后山欣赏那些题刻之风采。

图片2.png 

福州外三山不仅留下了许多题刻故事,还流传着精彩传说。宋进士余宋兴在《龙井记》中记述了一个神奇传说:九峰寺壁上木龙因刻于龙灵之日,竟在风雨交加之夜复活,挣脱束缚,腾云飞到杉洋溪源里三井安家。九峰寺小僧怜悯,取下龙掌,循血追至三井,声声呼唤,神龙伸脚接上,并将小僧卷入井中,奉为“寻龙土地爷”。此后,三井龙屡显神迹,每当大旱,连江、罗源、宁德、古田等县村民都会前来祈龙求雨,且每每有求必应。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据传曾在九峰寺为僧,初到时满身疥疮,奇痒难耐。住持安排他睡在芙蓉洞,可能是因矿洞阴凉,芙蓉石对皮肤病有疗效,朱元璋仅睡三夜即痊愈。人们皆称他有皇帝命。于是,朱元璋在寺前倒插了两条银杏枝,若成活则预示有皇帝命。神奇的是,两枝条真的成活,朱元璋也果真成为皇帝。这两棵银杏树至今仍存,其枝干低矮并向四周伸展,成为了一道罕见的奇观。

有诗写道:

双株银杏近千年,枯木生根佛殿前。

净土栽培成净果,好参玉版静中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