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7 13:29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林思翔



 

林思翔

 

 

青口龙山远看就像一条绿色巨龙蛰伏平川,“龙头”昂起,“龙身”平卧,栩栩如生。龙山曾名仙霞山,传说古时夕阳西下时,霞光与水面相映,宛如蓬莱仙境,故称。因其山体肥长,千家簇拥,故近代又称千家山。

龙山不高,顶部海拔也仅130多米。山顶原有一座高大的古塔,后塔身被移走,仅留塔座残石,人称“塔座尾”。塔身何以被移走,古代的技术条件下如何移走如此庞然大物?这些至今仍是谜,令人生发遐思。如今龙山已被辟为公园,步道环行,可达山巅。

WPS图片-抠图.png

青口千家山公园(图源:作者提供,下同)

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龙山之所以远近闻名,自有其独特之处。

龙山的独特之处在于风光秀美。

在当地文史爱好者郑天强、吴新光的热情引导下,我们登上龙山。虽时届冬令,遍山树木依然蓊郁,浓密的相思树和高大的松杉把山体裹得严严实实,三角梅、玫瑰和少许斑驳的红叶,给山体缀上点点红晕,绿中泛红,雄浑中透出妩媚。

                                 WPS图片-抠图.png

                                                                                             观景台

立于山顶观景台上,可览天地秀色。五虎山、石鼓山、金鸡山、莲花峰、梁山,众山延绵,巍峨挺拔,形态各异,直连苍穹。山峰环绕着龙山,护卫着一马平川的广袤大地。山下江河纵横,阡陌相连,村庄星罗棋布。山水相映,秀色如画。

龙山下这块平坦大地因了众山环卫,成了一片丰腴富庶的沃土。粮多菜丰,是福建首屈一指的农业高产之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省委书记叶飞推广的高产样板田——凤港和被誉为“三分土地千斤粮”种田经的杨厝,都位于这片洋上。这里产的蔬菜远近闻名,是供应福州市区主要的“菜篮子”基地。如今闻名省内外的东南汽车城就静静地卧于山脚下,奇瑞、奔驰,厂房成排连片,生产的车辆如同骨牌般排列有序,列阵于前。眼前的村庄,新楼林立,高低错落,街道宽敞,车流如织,一派欣欣向荣景象,一幅农村城镇化的壮丽画卷尽收眼底。

龙山的独特之处还在于环绕山体的村庄历史悠久,处处散发“古早味”。

紧偎山体的宏屿村,宋时属闽县崇善东乡还珠里。是古时福州至莆田古驿道必经之地,千年古桥犹存,“石梁古桥,闽邑为最。通福莆古驿,招过往商旅。”村中尚存宋代古井两口。其中一口叫宏四古井的位于宏屿后山直坑底与古村道交接处,井为圆形,内径0.7米,深约8米,井内用青砖横竖重叠式垒砌,井栏为整石凿空而成,上面阴刻楷书铭文:“龙山比丘居恳义畐共造井阙劝首黄绍章副壬戌岁。”据当地文史爱好者郑天强先生考证,此井为北宋建隆三年(962),由住修龙山的僧侶出资并主导,当地的信士和乡民募资出力配合开凿的。千年古井至今完好,水质清纯,仍可饮用。还有一口宏一古井,凿于宋元符二年(1099),井盖由两块半月形石板拼成,中间凿两圆孔用以提水,坚固考究,至今亦在使用。

                                WPS图片-抠图.png

             宏屿古井

井是人们繁衍生息用水之来源,也是村落的灵魂。两口考究的宋代古井说明当年村庄兴旺。而僧人主导修井,也印证了《三山志》上所记载的这一带“五代两宋,庙宇林立”。据史料记载,这里当年就建有龙山院、报恩堂院、隆兴院、隐峰院等多座寺庙。宋庆历三年(1043),福州地区官方登记的庙宇就达1625座。闽县地区总人口3.7万多人,有僧人2000人,出现了“钟声佛号闻十里,路上行人半是僧”的景象。寺庙拥有的田地占农田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庙宇每年缴纳给政府的税收有一万多贯钱。因此很多僧侣都参与建桥、凿井等民间建设,留下了不少古迹和碑刻。宏屿古井的铭文记载也印证了这一点。

宏屿的宏山吴氏宗祠,历史积淀丰厚,是一处浓缩的文化殿堂。宗祠始建于明代,清道光十七年(1837)重建,占地1300多平方米,内有戏台、天井、大堂厅、后厅楼、神龛等。规模宏伟、布局合理,保留了明代建筑风格。

祠堂大门上方镶着石匾,阴刻明代首辅叶向高题写的“宏山吴氏宗祠”六个大字,左右仪门门额刻有明代丞相林有我写的“出悌”“入孝”几个大字。

宗祠建筑十分考究,戏台的藻井雕镂技艺精细,谯楼两侧栏杆雕饰着“二十四孝”人物图案。神龛雕刻尤为精湛,疏密有致,流丽端庄,神话、传说、故事,图案浮雕线条流畅,人物嵌刻栩栩如生。这方木质神龛是不可多得的民间艺术瑰宝,具有很高的文物和观赏价值,据说是当年聘请三位莆田雕刻高手,闭门三年专心而作方成。

宗祠大堂正面悬挂明首辅叶向高题写的楹联:“临濑水镇宏山二气效灵钟大地,面金奎拥石鼓双峰挺秀拱华堂。”道出了祠堂的方位与气势。清道光壬辰科状元吴钟骏题联“祖让周孙让吴至德传家燕翼贻谋孙继祖,兄武安弟武顺奇勋盖世雁行齐美弟联兄”,也悬挂厅中。还有明丞相林有我等达官名宦留下的珍贵对联,丰富了宗祠文化内涵。

当然,龙山最独特之处,还在于这里深藏着的后土文化文物。

在龙山乾元殿,我们看到了这里出土的“报恩堂梁贞明五年”(919)碑刻和“龙山天公地母,崇宁二年”(1103)石碑以及“后土之神”石碑等五代和北宋文物。还有一个遗存的宋代石香炉和一块长4.1米、宽0.66米、厚0.16米,重一吨多的石横匾,正面刻“拱秀钟祥”,中间浮雕篆刻“凤翙”,背面刻有“彩凤朝阳”。透过这些历史遗存构件加以文献佐证,有关专家认为,龙山是当年弘扬后土文化的一个重要场地。当地文史爱好者郑天强、吴新光为我们解读了这里与后土文化的深厚渊源。

他们说,根据这些文物和当地老人口口相传,龙山宋代时,建有许多庙宇和社坛,龙山之所以密集发现宋代这些文物,说明后土文化信仰那时已在龙山扎下了根。

“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发源于黄土地之上,为我们民族打上了“黄色”烙印,她以黄土地丰腴的胸脯哺育着我们这个黄皮肤的民族。土生万物而不取,孕育万物而不弃,承载万物而不怨。中华儿女对黄色土地从来敬畏、崇敬,感情深笃。用于指代上古时代国家的社稷,就是古代帝王和诸侯所祭祀的土神和谷神。“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也;稷,五谷之长,故立稷而祭之也。”据专家考证,我国自西周时期就开始祭后土,汉武帝时定汾阴(今山西万荣县)祭后土,并建后土祠,这座有史记载中国最早的后土庙,迄今2100多年仍香火不断。后土文化的形成就是农耕文明的体现,后土神灵的产生实际上是农耕文明高度依赖土地的结果,后土文化与土地文化是相伴相生的。龙山的社坛和后土庙是后土文化由北向南传播的一个例证,也说明当年龙山是后土文化信仰的一个重要场地。

土能生万物,地可发千祥。大地如母,养育了万千生物和人类。人的血脉中,都流淌着依恋乡土的文化基因。当前,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如何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尤为重要。因此,弘扬后土文化,唤起“地根意识”,感恩大自然,珍惜绿水青山,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可喜的是,我们在龙山看到,目前宏屿的有识之士正在挖掘后土文化,修复文化遗址,让龙山公园成为一处弘扬土地文化的标志性场所。

本文原载于《闽都文化》202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