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5 07:07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哈 雷



排排山下“花之谷”

 

 

 

 

这些年流行这么一句话:生活不仅仅有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但人们却忘记了还有这么一句话:不要因为忙着追逐远方的风景,而忽略了身边的美丽。

多少人为了诗和远方,不惜用一个长假,千里风尘,奔赴到外省、周边国家甚至到非洲、拉美、欧洲等国,每天两眼一抹黑就被叫醒,快速洗漱,快速收拾行李,快速吃完早餐,然后赶着上路,像行军打战。旅游成了一种苦行,被旅行车载着在街区的各个景点中倒腾来倒腾去,在导游的介绍声中昏昏欲睡,身心俱疲。怪不得人们戏称出国旅游就是“上车睡觉,下车尿尿,睁开眼睛忙着拍照”,回国后问他哪些印象最深?竟然一脸茫然回答说:“不知道”!

已故诗人汪国真说,“凡是遥远的地方,对于我们都有一种诱惑,不是诱惑于美丽,就是诱惑于传说,即使远方的风景,并不尽人意,我们也无需在乎,因为这实在是一个迷人的错。”人,总是喜欢把追寻的目光投向远方,却也无可厚非。但我要说的是随着中国美丽乡村的发展,曾经落后破败的乡野村落也开始旧貌换新颜,特色农业,一村一品,生态建设,农家乐园,环境更清洁漂亮,农民也更有情趣地生活。要看薰衣草,你不必风尘仆仆去法国的普罗旺斯;要看格桑花,也不要千山万水登上西藏拉萨高原;行走樱花道,更不要舍近求远去日本的京都奈良;你甚至不必羡慕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只要周末带上三五个亲朋好友,驱车十多分钟到达闽侯白沙孔元村,你就会收获到一份来自这座美丽乡村带给你的发现和惊喜。

是啊,当我们静下心来驻足留意一下周围的风景,原来身边最是熟悉的风景,恰恰最能滋养我们的身心;就像那个最爱你的人一样,其实一直都在身边默默地守护着你。

 

 

白沙镇被誉为“福州市美丽的后花园”,闽江流经这里变得开阔迟缓,仿佛流连于两岸旖旎的景色,浩浩汤汤地经过白沙湾家门口这座“山水江城”。

孔元村位于闽侯县白沙镇东北部,距闽侯县城13公里、距福州市区仅25公里,京台高速公路互通口出来100米即可抵达。全村253户约930人。有小溪穿村而过,土地水源丰富、土壤肥沃,拥有耕地1000多亩,山林地8850亩。村民主要以种植水稻、蔬菜、瓜果、食用菌、龙眼、橄榄、枇杷、脐橙等作物为主,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生态村。

排排山是孔元村的最高山峰,海拔700多米,孔元村隐匿在排排山的怀抱里,虽未能得到闽江直接的亲昵和滋养,但江河的云雾带来温润与潮湿的气息,让这里的草木葳蕤,花果飘香,风光旖旎。但凡到此之人,都抱着一颗闲适之心,眼前的鸟语花香,青山绿水,瓦舍草堂,阡陌蓑衣……恍惚进入唐诗宋词的意境。我近年来寻美山水之间,足迹踏遍八闽大地,走过不少的美丽山村,留下数十万字的墨迹,却忽略了距我家最近的闽侯还有一个清宁秀丽的村庄。好在今生并未与孔元缘悭一面,只要寻美的热情还在,该见的还是会见到,此番走进闽侯采风幸获此题,让我想起当年王羲之说的一句话——我卒当以乐死。

已过深秋,南方温润的天气驱使各色的花儿肆意开在静谧的山间。步入园区,首先扑入眼帘是一小片蓝紫色的花田。带我来采访的是白沙镇社会事务办主任潘小平,一年前他还是这个村的支部书记,孔元村的一草一木他都熟稔亲切。他告诉我这种花被唤做“翠芦莉”,也可叫兰花草,小巧的花儿呈深浅蓝紫色绽放着,花姿优美,花谢花开,日日可见,生命力极为顽强。

在路两旁开放的“翠芦莉”只是迎宾者,一路欢迎我们走到了轰轰烈烈的格桑花场。这些曾经在西藏高原誉为“美好幸福”的花儿,如今在孔元大地上开得肆意奔放,也成就了孔元村的这一片花海。花朵延绵在一起,似繁星却又多了色彩。当风吹来,它们便摇曳成浪,海一样荡漾……

走进定睛细看,它们或齐膝高或攀上腰,黄绿色的花茎柔软而有韧性,各色花朵点缀其上,不时有蝴蝶和蜜蜂前来寻芳。小小的昆虫或忙碌地打转飞扬,或短暂地停驻“歇脚”,它们仿佛也陶醉在美景中忙碌地觅蜜寻芳。

“现在还不是格桑花开得最盛之时,如果早一个月来赏花是最好的了。”潘小平热情地介绍道,语气中有点遗憾。花海里,有年轻姑娘拍照的身影,她们三三两两在花海中的小路上嬉闹,也把自己成为风景的一部分。而凑近花儿追求细节的摄影爱好者们,为了寻求一个美丽的画面,在田垄间小心地挪动脚步,既怕踩着细嫩的花茎花朵,又怕惊动了花上轻轻停驻的蝴蝶……

潘小平深情地说,这是一片四季花海,春天的“满天星”是花海最美的季节,风吹摇曳,群群簇簇沿着波地向下,飘飘欲仙,荡着梦幻般的色泽,人们将这里称为“来自星星的故乡”。

这些年孔元村变得更加和谐宜居,往日破旧的房屋经过修旧如旧的改造,散发出浓郁的乡村气息;村内还种植了500多棵的小叶紫薇、1000多棵的桂花树、3000多棵的日本晚樱,棵棵枝繁叶茂、一片葱绿;经过整治后的孔元溪,流水清澈,小桥流水,白鹭翻飞;溪畔铺着两公里长的红砖休闲慢道,伴着乡村歌谣,是这里的百姓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有时在我的梦里,会出现一幅画面:村头老树下的老人吸着旱烟,下着似乎永远下不完的一盘棋;田埂上一阵轻风吹来,吹乱了穿着花色衣裳的村姑的头发;几只黄狗在夏日午后吐着舌头,孩子们在卵石的河滩上追逐嬉闹……放眼望去,青山环抱,溪水门前,小小村庄浓淡相宜。我想,我是去过这个村庄的,否则为何梦里如此清晰?

这一切都在孔元村真实地浮现了出来。

 

 

村口一块大石上刻着“孔源”二字,娴雅流逸,这是孔元村乡贤、福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吴昌钢所书。他从小受叔叔的影响喜欢上书法,从唐楷进入书法殿堂。后来他意识到唐楷的规矩深严,与他比较自由的天性不合,在继攻唐楷的同时,始学行草书,而今以一手高华渊雅之行草书名世。他有个目标,想在家乡建一座书院。由他所题的《故乡四题》,来自心声,出自自然,可吟可读。虽然写于几个阶段,气韵贯通,犹如一气呵成:

故宅门前半亩池,曾呼鹅鸭泛涟漪;牧声早已随风去,芦荻依然伴竹篱。

幽居伴水树参天,雨后烟云绕屋前;偶有蝉声过半夜,吴郎心事寄童年。

松涛万顷与天连,人在山巅远俗缘;丽日空中无限暖,一群白鹭觅田边。

千尺飞流非梦幻,疏枝初日霭如烟;涧中踏石佳人伴,回首山禽细草前。

石块边上有一个观景台,视野极佳,整个村子尽收眼底:民居沿山脚而立,形成一道优美的圆弧,参差散落山野,融于自然环境中;远远望去,四面群峰环绕,青草绿树之中一片开阔之地,种满稻谷和各种观赏性的鲜花,一条潺潺的孔元溪流从中穿过,溪水清澈见底,小虾与小鱼在鹅卵石间尽情嬉戏。溪的两旁刚修好的步道在杨柳的轻拂下,更显得曼妙绵延,几座青瓦房上飘着袅袅的青烟——一幅富有动感的绝妙乡村画卷随之展示在眼前。

走近一看,才发现这座小小的村庄竟然还有两条溪流,呈Y状的小溪穿村而过,水量充沛,溪水清澈。潘小平兴致勃勃讲起孔元村过去的历史。原来40多年前这里进驻三个省级单位,数万名人员,是省农科院桑蚕研究所,省第三监狱,福建人民警察学校,再加上三四千名知青在此下乡,可以想见那个年月的热闹与辉煌……我走着,听着,感觉到他娓娓道来的声音时近时远,脑子里掠过一幅幅过往的旧图片,那个贫困年代的淳朴、真诚和美好的自然和人心。而今美丽乡村的建设不就是要让我们找回这样一种的淳朴、真诚和美好的自然和人心么?!正想着,路边的小音箱响起了乡村歌谣,使我们漫步和欣赏田园风光时,又多了一份的浪漫。

这里还有水上乐园,是孩子们嬉戏的乐园;还有休闲驿站,是老人们讲古论今的好地方;还有草屋、玻璃木屋,可以亲手种植跨季节的花木;可以亲手采摘当季水果,体验农活乐趣;可以租借多人骑自行车,迎着清风穿行,饱览乡野风光。三五好友若想小聚烧烤,农家乐可提供场所和器具;在孔元花世界旅游公司的商品展示区,可以购买鲜花和各种鲜花制作成香精的产品。

潘小平说,孔元村水源丰富、土壤肥沃,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生态村。一年四季都能看到各色花景,月月都能吃上新鲜的农家瓜果。目前,台湾一家规划公司正对孔元村“量身定制”提升发展规划,拟将孔元村规划成一个“花之谷”。花之谷划分为百花田、花果山、花树绿廊、花墙民宿、水花园、花心休闲园区等区域,以“四季有花看,四季有果吃”为主题,打造出一条完整的乡村旅游线路,届时孔元村都能领略到四季不同的田园风光。

潘小平说,过去,因为农业生产效益低,青壮年大多外出务工谋生,村里基本上只留下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有些田地常年撂荒。“若要建设精品示范村,必须得有特色产业的支撑。”他表示,孔元村将建设成农家乐乡村旅游度假区,不仅是希望吸引福州周边游客,更想让青壮年们看到乡村的“商机”,回归农村共同建设家乡。

闽侯县投资500多万元,深化对孔元精品村建设,开始建设2000多米登山步道、4000平方米停车场并对其进行村庄绿化。年还将继续投入200万元,建设污水处理站及管网设施。不久的将来孔元村将成为福州近郊的“世外桃源”

 

 

2012年开始,孔元村开始运作乡村游项目。短短4年,乡村游项目历经迅速爆红、复归沉寂和酝酿复兴三个阶段,堪称福州乡村游项目曲折发展的一个样本。它因何而兴,因何沉寂,又因何复兴?曾经吸引不少媒体的关注,这次采访我也想入村探个究竟。

潘小平说,村庄虽美,但养在深闺人不识。2014年春天满天星盛开时,近万名游客涌向这个小山村,最高时一天有2万多人,车辆从白沙镇堵到了竹岐大桥。吃饭的游客20多桌,排成长队,大大超过了接待能力。村里老马菜馆老板、回乡创业大学生马青煌说。一时间,被游客们惊呼为“福州的普罗旺斯”,迅速爆红。孔元村获评“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是福州唯一获此殊荣的村庄,从此拉开了孔元村乡村游美丽的大幕。

然而好景不长,仅仅一年的繁华期,孔元村迅速归于沉寂。2015年上半年游客数量剧减。即使是京台高速公路孔元互通通车后,也并未带来多少人流量。当时有福州记者在孔元村采访时看到,正是中午饭点时间,偌大的孔元街上人烟稀少,只有四五名游客正在逛街,许多店铺大门紧闭。

潘小平说,花是村里旅游业的生命力,没有资金、技术优势,不懂营销。“村民并不擅长种花,如波斯菊夏冬两季种植期就不同,这些技术村民并不掌握,资金也捉襟见肘,说是四季有花,主要还是在春秋两季。”此外,也面临着同城化和同质化竞争,周边永泰、连江等同质化项目遍地开花。众多游客过了新鲜劲,认为仅仅赏赏花、吃吃土菜并无多少吸引力。

“原本周末村里日接待游客量约三至五千人,4月19日天气晴好,突然涌来两三万游客。突然来这么游客让村里措手不及,不仅是停车、餐饮等基础设施跟不上,我们的维护和服务人员也远远不够,声誉受损。”潘小平不断“检讨”,是村里辜负了游客的青睐。

福建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教授郑耀星说,孔元村的兴衰是乡村游典型案例,产品单一化,服务简单化,模式同质化,不能满足游客四季游的需求。“旅游业已经走过了‘卖概念’阶段,进入‘卖产品’阶段,卖概念并不能长久,应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创造令人心动的有效供给,必须在有限的资源要素中深耕,提升景区的综合产出功能。”

2015年10月,闽侯孔元花世界旅游有限公司接手该村旅游项目。公司、合作社和村委会三方合作。公司总经理陈勇明说,公司以花卉生态旅游为主,集花卉种植、特色美食、休闲娱乐于一体,在省内开发了武夷山花世界、翠屏湖花世界等项目,孔元村因花出名,因此公司可以和孔元村无缝对接,项目取名“孔元花之谷”。

让村民惊讶的不仅是种花的技术,还有乡村游全新理念的冲击。

陈勇明说,孔元村的优势在交通和生态,没有文化承载的乡村游项目形不成品牌,花海项目必须根植于乡土特色。昔日孔元村的问题在于项目太单一,公司从供给侧改革出发,针对自驾游、周边游的目标群体,基于差异化的战略,运作赏花、吃花、花宿等全产业链。

“所有项目与村里的田园范相吻合,凸显乡土气息。”花海规划面积为400亩,种植玫瑰、马鞭草、百日草、波斯菊等,一年四季有花,现在已经开发200亩,建设花海栈道,让游客徜徉在花海中;开发食用玫瑰等20多道菜品,游客也可手工制作鲜花饼、手工皂等,还有园艺鲜花展示区,供游客参观购买;花海上有悬空而建的30栋新材料木屋,提供亲临花海不一样的体验,从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上进行全方面的改善,设计个性化的产品。

柳暗花明又一村。自从花世界公司进驻,第一期种了玫瑰花等品种后,村里旅游业慢慢复苏,月均游客3000多人。老马菜馆又开始忙碌起来,“花世界来了,我们也学到了不少,投资内容应从单一产品向多业态、多类型产品拓展,餐饮加民宿才是老马菜馆未来发展的目标。”马青煌喜形于色地说。

在这个秋去冬来之季,格桑花海和紫红色“香彩雀”还依然层层叠叠绚烂多彩,依然在妆点着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让我看到排排山下“花之谷”的美好远景。

 

 

未来孔元村发展将融入福州大都市30分钟慢生活圈,做好“田、游、村、人”四篇文章。村里引进一些培训机构和绿色发展项目,提升美丽乡村的经济发展实力。

自诩为“温婉、智慧、美丽、高雅”,追求愉悦视觉感受,倾听心灵旋律,自然美和心境美完全融合的华窈美容机构培训中心入住孔元村。

潘小平带着我走进一个建在一片山地里的海水养殖珊瑚和热带鱼工厂。各种色彩斑斓的海洋珊瑚和热带鱼养殖在工厂化的车间大棚里,让我感受到来自马尔代夫的气息,就像海洋世界搬进了山里。

潘小平说,为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科技含量,村两委四处寻找别人没有的高科技项目。当大家走进省外一家海洋馆,看到色彩缤纷的海洋生物时,大家决定引进这个项目。2015年8月,福建珊瑚海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在孔元村成立,总投资2000万元,生产基地占地30亩,建立现代化智能化海水养殖工厂,采用全球领先的海洋生物链模拟技术,用人工调配出“海水”,通过智能化中心自动控制养殖系统,经过数月繁育、培养、驯化、稳定,使每一个独立的生态海景能形成与海洋相同的生物体过滤体系。今年1月,基地用自产的海水珊瑚和热带鱼产品,在市中心东二环泰禾广场开设了全市第一家“珊瑚海”体验馆。

孔元村还引进了一家全国首屈一指的网络销售鲜花上市公司,主打玫瑰花种植,企业计划投资5000万元建立大棚种植基地,扭转土地200亩,目前该企业正在建设200平方米的玫瑰种植展示平台。希望通过科技企业带动转变以往的粗放种植模式,让农村经济向科技化、规模化、创新化方向发展。

孔元村是老知青基地,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这里是福建规模最大的知青农场——白沙五四农场的场部所在地,曾汇集了来自福建各地的三四千名知青。潘小平带我走过村头,来到一条荒草遮蔽的小路,看到了这栋隐藏在一大片的芦草丛中的知青办公楼。这栋俄式风格建筑具有一定年代感,大门两侧各立着一根直径约为60厘米的水泥圆柱,楼外的围墙上标语栏只剩下个轮廓,仍然依稀可见原先的庄严宏伟的模样。旁边一排宿舍房屋,就是当年部分知青的宿舍。

潘小平告诉我,规划里有设计原貌恢复“知青办公楼”,把此处设置成一个以知青文化为主题的怀旧景点,让大家不要遗忘那个知青波澜壮阔的时代。

走了一圈,我们来到了有伦花田,这是一家有伦果蔬专业合作社基地,由三个大学生负责种植和经营,他们既是股东,又是农民。蔬菜长势良好,菜畦整齐排列,有一些自动喷水的设备,面积约有40亩左右。在田头上我和一位戴着眼镜的小伙子攀谈起来,得知他叫魏永焘,毕业于福建农大农学专业,是这家有伦生态农业平台的创业者和小股东,专业种植能手,算得上是孔元村新一代的农民。对于蔬菜种植的绿色要求很高,达到有机水平,绝不用化肥和农药,采取生物农药杀虫和生物化肥,产量很低,出产率比一般的要低上三分之二。合作社实行“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的模式,把有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市场优势与合作社的组织优势有效结合起来,现有农户会员两千多家,菜地装上无死角监控器,24小时监控,由农户按照有伦公司的指导进行规范化种植,有伦公司负责配送。

孔元村现有村民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广播室,村民白天“书屋读书”,晚上“广场跳舞”。实现了“零犯罪、零吸毒、零暴力、零赌博、零盗窃”的“五零村”目标。而今,排排山下的“花之谷”更加美丽地绽放着,并成为以“四季花海、观光采摘、农事体验、知青文化”为主题的美丽乡村,让游客充分感受到“如画的村庄、如诗的田园、如歌的生态”。

本文原载于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省作协“走进八闽”文化采风系列之《走进闽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