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4 15:10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林开炎

 

土楼“申遗”的日子里

——写在福建土楼“申遗”十周年

林开炎

 

联合国专家考察承启楼2.jpg

联合国专家考察承启楼

 

福建土楼“申遗”至今已10个年头了。作为一名曾经为土楼“申遗”工作的我,难忘“申遗”的日日夜夜。虽然我这里说的只限于永定县,但从中可以看到福建土楼申遗的不易。

20073月,我和其他24名永定县直机关工作人员抽调到“申遗办”(在县国税局8楼)工作。

土楼“申遗”的那段日子里,由于时间紧、任务重,“申遗办”工作的同志自动取消了周末和节假日,且每天都紧张工作到晚上21点。我的同事廖永如,干脆把才几个月大的孩子带到办公室和她一起“办公”。为了整修共庆土楼,江灿春爬上十几米高的土楼楼顶帮工,不料踩断中厅枯朽的梁木,从三四米高处摔下受了伤。经过简单处理后,仍然坚持工作。这些同志的忘我工作精神深深感动了我。

20075月,骄阳似火。当时,由我负责“申遗”材料编写文字工作。一次,有一份材料要赶在第二天8点前送到县贵宾楼。一早,我急匆匆地扒了几口饭,立马摊开笔记本,摁动录音机,整理起材料。接着,我和打字员廖凯敏从晚上7点加班直到第二天早上4点,总算将材料校对好、打印好。翌日凌晨,身心疲惫的我伏在办公桌上打个盹,廖凯敏则伏在电脑桌上睡个囫囵觉。8点钟前,我带着材料骑着摩托赶到贵宾楼,将材料呈上。还有一次,为了准备两张幻灯片,我只身一人顶着炎炎烈日赶往申报区,进行拍摄,然后进行精心制作。据不完全统计,我先后10多次深入3个申报乡镇,拍摄了2100多张照片,这过程把一双新拖鞋居然给跑断了,心里想,只要“土楼申遗”成功,我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

联合国专家狄丽玲考察1.jpg

联合国专家狄丽玲考察土楼

 

为了统一土楼“申遗”工作标准,进一步明确环境整治思路和要求,并提前将联合国专家考察评估时的考察线路和接待方案加以优选和确定。427日到53,我随同省“福建土楼”考察组成员一行12人,前往华安、南靖和永定三县考察。根据考察组意见,通往衍香楼的黄泥路要改造为鹅卵石路。当时,天公不作美,连日下雨水,在原洪坑镇党委书记吕生章带领下,在整修路段采用搭简易帐篷遮雨办法,日夜加班,全力确保鹅卵石路如期完成。高头乡江卫祥手工作坊等建筑,有碍观瞻,必须拆除。但业主等人有些抵触情绪,后经五次三番找他们做思想工作,手工作坊才得以拆除。事后,有关农户得到了应有的补偿。得知高头乡承启楼居民江文光在土楼内养猪,影响土楼环境卫生,如果不让养,他家又失去部分经济来源。这时,该乡原党委书记江培太做其思想工作,并在楼外就近为其找了一块养殖区,使这一事情得到妥善解决。

“土楼申遗”之路并不平坦。7月底,下洋初溪的共庆土楼,一户居民的厨房不慎着火。如果不及时扑救后果直接对申遗产生不良影响。火情就是命令。“申遗办”的同仁们闻讯而动,迅速地赶去将火扑灭。并从中吸取教训,进一步加强对住户的消防培训。

2007829日下午至831日上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委派专家狄丽玲教授前来现场评估考察。原以为,按材料向她汇报就可以了,孰料,狄丽玲教授却提出不要照本宣科,而改为座谈会现场提问。狄丽玲教授发问:“土楼保护管理的人员有多少?”“高级、中级的人员有多少? 等等。原省文物局局长郑国珍作了回答。接着,狄丽玲教授来到档案室,看到一排排整齐划一的档案和陈列着土楼居民的口述历史照片、录音等,她连声称赞道:“OkOk﹗”

830日,狄丽玲教授要实地考察土楼。得知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专家前来考察,下洋初溪土楼群万人空巷,居民自发前来欢迎,还放起一长串鞭炮。群众的热情迎候,出乎当地干部的安排。狄丽玲教授兴奋得挥舞双手,与群众热情招呼。当地群众对土楼“申遗”的热切期盼,深深感动了这位远道而来的专家。

“申遗”办工作人员(笔者第二排,左一)3_meitu_5.jpg

永定“申遗办”工作人员(笔者第二排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