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8 16:27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翁得禄


晏海楼古今

翁得禄

远眺晏海楼.jpg

远眺晏海楼

 

《登晏海楼》:“飞盖移樽逐胜游,凉生衣带已深秋。月明倒映江如月,楼尽遥连蜃作楼。埤堄风前横短笛,烟波天外有归舟。凭栏转觉机心息,安稳平沙卧白鸥。”这首诗是明代举人张燮登晏海楼时吟唱的,对其雄伟壮观的景色作了淋漓尽致的描述。

晏海楼,建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位于今龙海市海澄镇大众北路东侧海澄天后宫文化园之内,为八角棱体塔状建筑,俗称“八卦楼”,高四层,底层垒石为基,东南方向开有铳孔,安置一口火铳,南侧则辟有一条地道,地道口前檐用四根并排的六方形石柱支撑而起。石柱中间的楹联为“同时游汗漫,奕世仰安澜”,两旁的楹联是“举头疑近三山路,拭目欣看片石碑”,横眉为“沧涓水奠”四个篆书雕刻。

晏海楼最早是明朝的军事瞭望台。它与海澄县的港口城、中权关、溪尾铳城、大泥铳城、镇远楼等互为犄角,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防御系统。楼内的地道,阴凉且潮湿,斑驳的石壁长着嫩草和点点青苔,直通当时的海澄县衙(今龙海党校食堂)。如今,地道已所剩无几,洞顶悬挂着灯泡,灯光昏暗。顺着地道的阶梯而上,便到达晏海楼的第二层。这一层的下半截墙体砌石而就,上半截与三、四层则为砖混结构,外环围廊建有护栏。艳红色的琉璃瓦楼檐,八条戗脊向楼顶中心攒集,并装饰上一个钛金葫芦,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金光。晏海楼南门正中的石匾额上刻“晏海楼”三个遒劲的楷书红字。顶层系砖木结构,设有护栏。?凭栏眺望,近处民居,远处海天,尽在视野中。无论是倭寇或是其他来犯之敌都难逃法眼。可以说,晏海楼起到了很好的军事瞭望台作用。

从明万历十年由海澄县知县翟寅始建以来,晏海楼经历几毁几修。清朝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知县陈世仪重修。乾隆二年(1737年),知县严暻重建,楼层亦增高至四层。民国八年(1919年)及新中国成立后的1958年整修。1997年,海澄镇人民政府再次大规模翻修。将古典与现代融合起来,风格突显,成为镶嵌在美丽的九龙江畔一颗璀璨的明珠。

登临晏海楼,放眼远望,公园、田野、厂房和高低不一的建筑尽在视野中。尤其,远眺海澄县的月港,宛如一弯新月,跃然眼帘!立足楼前,抬头仰望楼顶,薄雾轻飘,似悬浮于空中的楼阁。如今的晏海楼是一个怀古与旅游的好去处。

 

晏海楼古碑.jpg

晏海楼古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