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3 16:20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刘志渝

 

一座改变历史的城堡

——“川中锁钥”钓鱼城

刘志渝

“始关门”,城墙建在山崖上,易守难攻。.jpg

“始关门”,城墙建在山崖上,易守难攻。

 

钓鱼城何处,遥望一高原。壮烈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这是陈毅元帅生前凭吊重庆合川钓鱼城写下的著名诗篇,读来让人感慨良多。

站在城墙古炮台垛口向前眺望,嘉陵江水滚滚东去,战争的硝烟已然远去,但这座“川中锁钥”,依然昂首屹立,笑傲风月。

公元1251年,登上汗位的蒙哥汗决心继承先辈遗志,通过战争打出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庞大帝国。他亲率远征军,北至贝加尔湖,西临非洲东岸,横扫千军如卷席。对于曾经的盟友南宋(此前南宋联合蒙古灭金),蒙哥汗更是必欲除之而后快。在选择灭宋的突破口上,他将窝阔台汗“优先攻蜀”的战略决策发展为“重点攻蜀”,于1258年率蒙古精锐兵团发起了进攻四川的战争。其实,早在10多年前,窝阔台就率兵多次攻打四川并占据了四川的不少城镇。但是,有一处城堡却让窝阔台头痛不已,多次攻打都碰得头破血流,止住了进军的步伐。这个城堡,就是合川钓鱼城。

一座建在山上的城堡为何让蒙军屡攻不下?原来这座依山而建的城堡矗立在嘉陵江畔,控扼两江(涪江、渠江),城墙高大坚固,城内兵精粮足,易守难攻。蒙军最初入侵中原时,为了抵御,四川制置使兼知重庆府余玠采纳冉琎、冉璞兄弟“在合州(今重庆合川)钓鱼山筑城,积粟以守,胜于十万之师”的建议,于嘉陵江、涪江、渠江汇合处的钓鱼山修筑城堡,控扼水陆要道,构成一个全面纵深的防御体系,并将政府机构迁至城内,屯兵积粮。这样,既可屏障重庆,又可保障川东航线的畅通。从1243年开始,合川军民在钓鱼城主将王坚、副将张珏的带领下,凭借钓鱼城险峻的地理优势,运用“以攻为守,主动出击”,“耕战结合,坚持抗战”的御敌方针,粉碎了蒙古精锐之师的无数次进攻,实现了“控制交通大动脉——嘉陵江,阻滞蒙军出川通道”的战略目标,在全城军民齐心协力的防守下,城堡固若金汤,让蒙军徒唤奈何。

对于钓鱼城的险固,蒙哥汗早有耳闻,但他根本没把这个小城放在眼里。蒙军从川西向东,一路过关斩将,于12596月陈兵钓鱼城下。蒙哥汗巡视后发现,钓鱼城壁垒悬江,环城十几里均用巨石筑就高大城墙,江边的水师码头泊有战船。从探子口中得知,城内建有内、外两城墙,兵源充足,军粮盈库,饮水无忧。沿山皆有阻障,且有栈道贯通,难以攻伐。于是,派宋降将晋国宝进城劝降,王坚严词拒绝,并欲斩之。晋国宝声辩:“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王坚答曰,“我先视汝为使者故放之,今次要杀的是叛徒、降将”,喝令推出斩首,并把人头悬于城门之上。

蒙哥汗得知晋国宝被杀,怒火中烧,即对钓鱼城展开猛烈攻势,并亲自督战。蒙古士兵冒箭矢、滚木、擂石,沿云梯向上攀爬,但多被击毙。蒙军骁将汪德臣主动请缨,要“建不世之功”,也被城上飞石击中,回营后不治身亡。

一筹莫展的蒙哥汗为了了解城内情况,命人在城外筑一高台,台上再建桥楼,楼上树一桅杆,派人爬上桅杆观察。王坚、张珏发现后,命人抬来数台抛石机,对准桥楼,伺机抛击。1259721日,蒙哥汗登上桥楼观看城内动静,还未攀上桅杆,城内多台抛石机对准桥楼抛击擂石,桥楼被砸中,蒙哥汗受创,被抬回营中。不一会,城内抛出两条各10多斤的鲜鱼和若干面饼并附书信一封,上写:“尔北兵可烹鲜食饼,(城)再守十年,亦不可得也。”身负重伤的蒙哥汗随蒙军撤至金剑山温汤峡养伤,读信后羞愤交加,病情加剧,于当年811日殁于军营,年仅50,临终遗言:“城破之后,杀尽城中军民。”

这场战役,创造了中外战争史上罕见的以少胜多(蒙军10多万,守军仅数万)的光辉战例。小小的钓鱼城被称为“上帝折鞭处”而闻名中外。蒙哥汗去世的消息传到正在湖北作战的其弟忽必烈和进攻湖南的塔察尔,以及正在埃及征战的旭烈兀耳中,他们为争夺汗位匆忙班师。此后,蒙古贵族开始了长期的内部战争,南宋王朝得以苟安,阿拉伯诸国也免除了亡国之患,伊斯兰世界留存至今。所以,阿拉伯人称钓鱼城为“东方的麦加城”。

战后,南宋王朝没有趁蒙古王朝内乱,主动出击收复失地,只满足于保住半壁江山苟延残喘。其时,奸臣贾似道得势,排斥异己,王坚被调离钓鱼城,后郁郁不得志而终。张珏接替主将之位,将钓鱼城加固整修了一番,广蓄粮草,作长期抗战的准备。

忽必烈于1260年登上汗位,1271年建立大元朝,改可汗为皇帝, 1274年发兵攻宋,1276年攻陷临安,南宋王朝投降。1278年,元军兵锋直指钓鱼城。这时,张珏已奉调驻守重庆,在巷战中被俘。押解途中,他解弓弦自经。

继张珏守钓鱼城的是部将王立。面对围困,王立率军民一次次击退元军,但死伤惨重。不久,外城被元军攻破。时值合川两秋大旱,粮草无存,军民易子而食,坚守孤城。城中军民深知危在旦夕,仍同仇敌忾奋勇杀敌,最后守城军士所剩不足千人。面对危局,王立想到放下武器。他对部下说:“某等荷国厚恩,当以死报,然其如十万生灵何?”他是害怕城破后遭元军屠城,殃及百姓。于是,他写下降书,派人送往在成都的元安西王相李德辉帐下,信中要元世祖忽必烈承诺“城降,不得屠杀城中军民”。李德辉将降书呈于忽必烈,忽必烈答应城降后不杀一人。于是,李德辉率军到钓鱼城受降。城降后,包括王立在内的30多名城中守将拔剑自刎殉国。可以告慰英烈的是,事后忽必烈没有屠杀城中军民。钓鱼城中的“忠烈祠”至今仍供奉王坚、张珏、王立等人的牌位和塑像,供后人凭吊、瞻仰。

孙元良题刻.jpg

孙元良题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