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3 16:19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林正德

 

山水含清晖

——岭南四大名园之首顺德清晖园游记

林正德

 

山水含清辉.jpg

飞虎队员龙启明把清晖园的地契房证

捐给当地政府。下为清晖园全景。

 

清晖园乃岭南四大名园之首,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镇清晖路,地处市中心。始建于嘉庆五年(1800年),是明代万历状元、礼部尚书、大学士黄士俊所建黄家祠、天章阁、灵阿之阁旧址。后黄家衰落,转卖给大良进士龙应时。龙应时对园子加以修葺扩建,因园子有山有水,又感于南朝诗人谢灵运的名句:“昏旦变气候,山水含清晖”,取名“清晖”。1817年,其子龙元任请了同榜进士、江苏书法家李兆洛,在园正门书写了“清晖园”三字。

清晖园经龙氏五代人多次修建,逐渐形成格局完整而又富有特色的岭南园林。抗日战争期间,龙家后代龙启明先生满怀救国之志,考入“美国航空训练班”赴美培训,1943年3月,参加陈纳德将军美国援华航空队,成为“飞虎队”一名华人队员,在“驼峰航线”(从印度经缅甸到昆明)运输战略物资飞行2100小时。1949年11月他又参加震惊中外的“两航起义”,1950年调入天津民航总局、西南航空局,参加中央领导的专机飞行任务。

清晖园正门.jpg

清晖园正门

 

2011年,龙启明88岁时,携龙氏家族近30人回到顺德清晖园,把他保存的清晖园地契、房契以及极有历史价值的飞虎队抗战历史资料无偿捐献给国家。

2014年10月1日,龙启明先生在重庆去世,享年91岁。

1959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陶铸视察顺德,对清晖园修缮高度关注,指示重点保护。上世纪九十年代,顺德政府二次拨款修复扩建清晖园,如今,占地22500平方米的清晖园与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东莞可园并称广东清代四大名园。

1984年1月29日,邓小平首次南巡路过顺德,在清晖园停歇,陪同的有王震、杨尚昆和广东省省长梁灵光。那天邓小平带着他的孙女,一边在园中漫步,一边听顺德的领导对清晖园的介绍。邓小平还鼓励顺德发展经济,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和水能解决大问题,全国对山的利用比较好,但对水的利用比较少,(顺德)要充分利用起来!”

清晖园整体布局匠心独运,既有江南园林风格,又有华南亚热带景物特点,构筑精巧,布局紧凑。在庭院前右方有一个多边形的水池,池中有假山,我们穿过假山来到了“竹苑”。这是一个长形庭院,正门为圆形的月宫洞门,左右两侧有对联:“风过有声留竹韵,明月无处不花香。”它是一个园中园,地面由麻石板铺就,平整洁净,通道两旁种植丛丛翠竹,那长长的竹子挡住强烈的阳光,形成惬意的竹荫通道。

竹苑通道尽头有“笔生花馆”,乃岭南书法家秦咢生先生补题。据传,唐代诗人李白小时候睡觉,曾梦见所用的笔头开了花,后来成为一代诗人。

穿过笔生花馆,有一短廊连接归寄庐与小蓬瀛,前面有个小花园,栽满了不知名的花卉草木,一年四季,葱茏满目。右侧还有一座假山,下有一小洞,仅容一人穿过,故名“斗洞”。

从一四方形兰台拾级而上,来到了留芬阁。它是全园最高的建筑,门梁横匾书写“留芬”二字,门墙挂着对联:“玉树留芬春晖永驻,芳园涉趣清韵徐来。”出自广东著名学者刘逸生的手笔。据说园主为明朝状元黄士俊,历任礼部、户部尚书。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殿试中,皇上出上联:“扫叶烹茶,宝鼎烟中浮蟹眼”,黄士俊以“倚松酹酒,金杯影里动龙鳞”对之,博得龙颜大悦,一举夺魁。后明覆灭,黄士俊将他的奏章和著作全部烧毁,蛰居留芬阁顶层,不肯下楼,足不触地,以示尽忠明室,不踏清朝土地。

随后,我们来到沐英涧景区,门两侧挂着一副对联:“柳影绿围三亩宅,藕花红度半塘秋。”这个园由游廊、小桥、花径、假山、荷塘、水榭结合组成,中间有一座玲珑别致的玲珑榭,亭顶呈八角形,室内八面全是雕刻精致的木制玻璃窗格,窗门上镶着八块清代的红色玻璃。亭柱上有对联:“清晖园内细品奇石紫藤荷塘月影,八角亭中笑谈五洲四海世事人生”。

邓小平参观清晖园(网络图片).jpg

1984年邓小平参观清晖园  (网络图片)

 

景区内布满了形态各异的怪石,有产自安徽灵壁市的“灵壁石”、山东沂蒙的“龟纹石”、广东英德的英石、广西的钟乳石等,或竖立于花墙脚、或兀现于花台上、或盘突于围池石条边,每块石头都是一本打开的书,足够你慢慢品读鉴赏。

过石桥左拐是一条走廊,尽头是一座观瀑亭,靠门口有一幅灰塑,是按李白《望庐山瀑布》意境的观瀑图,另一面灰塑题为“秦时明月,汉国山河,高山流水,琴瑟长鸣”,描写晋代大诗人、“竹林七贤”之嵇康、刘伶洒脱生活的奏乐进酒图。这里是整个园区最热闹、游客最集中的地方,亭边池中聚集着数量最多的锦鲤,招惹好些小孩游客蹲下来想同它们近距离接触。此处与凤老峰的瀑布距离最近,有块踏石一直通向瀑布边,许多游客争相在踏石上摄影留念。

笔生花馆.jpg

笔生花馆

再往前走,进入了读云轩,它分前厅、中厅和后厅,各以廊庑相连,厅内摆设着酸枝古老家私,门窗、屏门全是以花、鸟、虫、鱼、果为题材的潮州木雕,体现了当年龙家豪宅的气派。走出厅外的一小门,这是清晖园现今保存最古老的门,建于清代嘉庆年间,门匾额上“清晖园”三字是按李兆洛的真迹拓片。

随后,即到荷花池。时值中秋,池中不见荷花,残存稀疏的一些荷叶残枝。水中仍见许多锦鲤闪耀着红鳞,如一团团红色的火焰在明净的水中波动,还有几只黑颈白羽的鸭子在水中游弋。那时,我因为走得精疲力竭,不太想再拍照了,一位本地居民对我说:“你们还不在这里拍照?邓小平都在这里拍照过。”

听此一说,我赶紧转身回到池边,拍起照来。

荷花池的对面是澄漪亭,实际上是一座伸入池中的水榭,临水架起平台,平台部分架在岸上,部分伸入水中。檐角翘得高高的,似展翅欲飞之态,亭子两侧各有一扇木雕漏窗。其后右侧还有船厅——小姐楼,这是模仿苏州寄畅园的船厅式样,又参照珠江的紫洞艇而建成的一座两层楼舫。传说当年园主有位如花似玉的千金小姐,视若掌上明珠,特建此小姐闺阁,故别称“小姐楼”。

我们像刘姥姥游大观园一样在清晖园转来转去。对建造者运用小中见大、虚实相济、园中设园等手段,营造出这般美景,十分佩服。记得郭沫若1965年游览清晖园,曾写下《七律·游清晖园》,现不妨抄录于后:“弹指经过廿五年,人来重到凤凰园。蔷薇馥郁红逾火,芒果茏葱碧入天。千顷鱼塘千顷蔗,万家桑土万家弦。缘何篁竹犹垂泪?为喜乾坤已转旋。”

半月亭.jpg

半月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