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26 16:23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孙福枝

 

话说福州镇海楼

孙福枝

福州镇海楼.jpg

福州镇海楼

 

去年秋冬,笔者登上福州市内屏山,观赏“全闽第一楼”——镇海楼。

登山观楼,从屏山公园入门。门口照壁有八个大字:“超越开闽 镇海通津”。背面镌刻乡贤陈宝琛于清光绪年间所作的《重建镇海楼上梁文》一文,以及明代“闽中十才子”之一的陈亮七律诗《登北城镇海楼》、清代林枫五言律诗《镇海楼晚眺》。

屏山之名,因立于福州城中,如同一座屏风而得来。由于山上建造了“样楼”镇海楼,又得名“样楼山”。当年闽越王故都建于山麓,屏山又称“越王山”。古诗云:“城里三山古越都,楼台相望跨蓬壸,有时细雨微烟罩,便是天然水墨图”。

沿着“和中道”,攀越182级台阶,即登上山顶镇海楼。迎面有一副耀眼的楹联:“八闽雄都,一楼镇海;千秋福地,万树屏山”。镇海楼始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时值倭寇屡屡进犯东南沿海,福州百姓不得安宁。从战乱之中立国的朱元璋,深知城墙防御工事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即指派他的女婿驸马爷王恭主持在被元代统治者推倒的旧城上重建府城工作。王恭在兴建府城时令建城指挥李恵策在屏山之巅建造“样楼”,以作城内要修的七座城楼之样本。样楼有踞高之势,能监控海路交通,因而有了“镇海楼”的美名。有诗为证:“粤王山拥海潮流,山上嵯峨镇海楼”。镇海楼建成后,闽江五虎门海水上涨,进港船只以镇海楼为“准望”(即航标),即可准确找到方向,驶达福州。

镇海楼为土木结构,歇山顶双层城楼,重檐飞角,冲霄凌汉。传说当年建楼时,设计高度是取闽中八卦的五行。按此推算,八八六十四,高度为六丈四尺,后忌太滿,不吉利,故降低一尺为六丈三尺,宽四丈八尺,进深十三丈七尺,四周垒筑厚度五尺三寸的围墙。如果按现行的长度制式换算,其高度大约为21米,深24米,宽45.6米,城墙厚1.73米。楼阁立于福州城中轴线之北端制高点,是当年福州全城最髙的楼宇。规模之巨,气派之大,不仅省内罕见,国内也屈指可数。它与杭州吴山、广州越秀山的镇海楼并驾齐驱,构成全国同名的“三大名楼”。清代文学家谢章铤《重建镇海楼碑记》云:“且夫楼以镇海为名,意在楼,实在海。嗟呼!海风叫嘨,海水飞扬,登斯楼也,其忍负中流砥柱之心哉!”闽越人有对蛇的崇拜,故王恭在兴建府城时,设计建造白塔、乌塔,意让蛇长角变成龙,而在“龙首”山头建造镇海楼,意为福州之龙加冕。这样,镇海楼被视为福州百姓的风水楼,列入褔州西湖外八景之一。

镇海楼从明洪武四年(1371年)建成至1970年最后一次被拆除,几经磨难。据记载,先后大修九次毁了九次。其中三次遭雷击、两次火灾、一次风毁,还有两次可能是因年久失修而坍塌。值得一提的是,淸咸丰十年(1860年)楼遭雷击之后数月重建,由于资金紧缺,宽度缩减了三尺,楼成之后仅30余年便坍塌,算是镇海楼史上最短命的一回。抗战胜利之后,闽籍议员倡议将它改造为“林森纪念堂”,1946年由萨镇冰主持改建,历时三年建成。“文革”期间,镇海楼被人为拆除,仅留下一些残垣遗迹。2005年,福州十邑同乡会发起重建倡议,得到了爱国爱乡的福州十邑海外乡亲们的积极响应,主动献计献策、慷慨解嚢捐资,交给福州市政府重建。2006年11月动工,历时两年多,2008年4月28日完成,2009年1月24日正式对外开放。

重建的镇海楼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楼体由基座层、台基层及二层楼阁组成,总高为32.56米,其中,台基高10.26米,楼高22.3米。台基层、楼阁一层作为展厅,二层作为观景休闲厅。楼身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双层楼阁,形制仿原来模样,楼髙、进深、面宽均严格按古建筑的尺寸。设计使用100年,能抗七级地震。台基选用城墻砖,首层地面用金砖铺就,边上设置汉白玉护栏,屋顶盖上陶制简瓦和板瓦,露面的明梁明柱均用实木作外饰。基座层之下还有地宫,存放着重修镇海楼的铜雕,还收藏了田黄石等福州特色奇珍异宝。楼内有众多楹联,名人书画,古色古香,颇为雅致。楼前的山坡地上,还设置用六根小石柱围起来的七口陀螺形石缸,人称“七星缸”。它象征北斗七星按天象排列组合,寓意可防火灾。

如今,站在镇海楼上凭栏俯瞰,四面来风,福州城一片欣欣向荣。它的巍峨,它的壮观,在福州人民心中竖起了“镇守会城”的形象,为榕城增添一处永不消逝的独特风景。

“威镇海疆,江山永固”的镇海楼,以特有雄姿和巍岸,走进新时代。它留给了历史,留给了现今,也留给了未来。

镇海楼夜景.jpg

镇海楼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