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9 10:23 来源:福建炎黄纵横 作者:郑秀杰

穿越时光的孝巷



孝巷的很多房子依古城墙而建

罗源县凤山镇蜿蜒向西的古巷,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孝巷,因宋代孝子林戆孙的宅院位于巷内而得名。古巷如今依然完好地保留着众多明清时期青砖灰瓦的建筑群,是人文与艺术相互交融的瑰宝。

幽深的古巷,仿佛一条被岁月深锁的河流,在悠远绵长的时光中,一直保鲜着那些淡远模糊的身影。它们在宁静的岁月中,代表着良知。当你如约而来,品味着林戆孙、李盛山、陈偕等前辈生前在此演绎的一幕幕“孝感动天”的故事,你会觉得这条千米古巷,与你亲近得无法形容。

孝巷紧邻罗源县城南门和南护城河,中溪横穿而过。当年,这里的水运相当发达。据史料记载,庆历八年(1048年),因孝巷地势较低,易遭水患,县署才由此迁往凤山南侧。今天,当你走过孝巷,目之所及,依然能清晰地感触到巷内曾经留下过的内河网络残迹。

中国儒家孝道自从与封建王朝结缘以后,其内涵与外延在学者和统治者手中不断完备和严密,从而形成了一整套孝道伦理政治体系。它是一个三维的、覆盖社会各个层次的立体式构架,不仅有思想上的纲领,还有教化上的喻劝,再辅以法律上的约束,更有地方上的倡导,从而织就一张无形之网,将人们的身心牢牢控制住。历史上的孝道,宋明时期达到巅峰状态。晚清时,孝治网络则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如:科举考试直接以《孝经》命题,使得学校教学《孝经》蔚然成风。

在孝文化的集结号下,罗源因孝子林戆孙等而有了名闻天下的孝巷,也就不足为奇了。明万历《福州府志》记载:“林戆孙,字达叟,罗源人。少孤,事母笃孝。时邑有山寇,戆孙负母以逃,采拾为养,备历险艰。寇定归家,市薪自给,而供奉必极滋味。乡人名其居曰‘孝巷’”。

家住罗源县西隅里中溪头的林戆孙,出生在贫苦家庭,生前可谓把“孝”这篇文章做到了极致。他早年丧父,为奉养年老体弱的母亲,白天上梅峰砍柴以养家糊口,晚上常通宵达旦苦读经史,人们都叫他“林孝子”。《福州府志》“涉异志”记载:“罗源紫霄岩有二女神,原为烈女。宋时林戆孙入山采樵相遇,告之:‘君以孝闻,今虽贫,不久当贵。’”

山中得此奇遇,林戆孙回家后更加苦读。一日,老母受风寒,病情日笃。戆孙“号泣于天九日夜”。夜出采薪,闻空中天语曰:“赐寿一纪。”回家见母亲果然病愈。这个读书人,不久果然“当贵”,即于宋端平二年(1235年),以“特奏名”登进士第。据清乾隆《福州府志》记载:“元至元二年(1334年),朝廷在登贤村为孝子林戆孙立‘孝巷坊’。”

这样的好结局,并非谁都可以碰到的。与林戆孙有着同样遭际的罗源人李盛山,就没这么幸运。少年时,他也靠砍柴卖钱养活母亲、弟妹,且三餐都让他们先吃,自己总是最后一个用餐。他很讲诚信,其父在世时负债未偿,债主纷纷向其索还,盛山表示“愿勿訾(诋毁)吾先人,容某时日,罄力以还。”其年少时就极力向往孝行,《罗源县志》载:“家居不妄嬉笑,闻人谈忠孝节烈,辄悲歌慷慨。”

后来,李盛山的母亲患了重病,他四处求药施治,最终以“割肝救母”的极端方式,葬送了自己27岁的年轻生命,让人唏嘘不已。

如此极端的孝道方式,后人看法不一。嘉庆十二年(1807年)举人黄铨,先是闻之作诗赞曰:“孝子盛山名际隆,母氏郑荣辉其翁。翁死母在幼弟幼,悬罄一室凄秋风。樵山捞海供母食,孝子瘦绝弟腹充。一朝母病医曰死,昏夜抽刀啼向空。”可当他看过孝子居所后,又马上掉头说:“彼愚孝噫!”

孝,作为中华伦理文化的组成部分,有积极的一面,但绝不是李盛山式的愚孝。

老子早前就发出让人振聋发聩的声音:“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墨子也认为:“天下之为父母者众,而仁者寡,若皆法其父母,此法不仁也。法不仁,不可以为法。”所以,鲁迅先生曾撰文评《二十四孝图》等,深入揭批了礼教的吃人本质和孝道对国民性的巨大危害。他认为“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桔”等尚可仿效,而“卧冰求鲤”就有生命之忧了。对于“郭巨埋儿”,鲁迅更是捏把汗,写道:“我最初实在替孩子捏一把汗,得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家景正在坏下去,常听到父母愁柴米,祖母又老了,倘使我的父亲竟学了郭巨,那么,该埋的不正是我么?”他后来则干脆大声疾呼:“救救孩子”,就是不想看到一个个活蹦乱跳的小生命,那么轻易地被“愚孝”草率地埋葬了吧?

庆幸的是,而今生活在孝巷的人们,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正向着“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生活方式迈进。

孝巷一住户林健,是“林皇藻膏药”

的传人,膏药传承到他的手上已是第9代。